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情知教学"的课堂实施结构应是"立体结构",其核心是"最大限度给表现的机会"。基于此,实施"情知教学"的可采取:学生学习行为前移策略:将学生阅读教材前移,将学生确定目标前移,将学生提出问题前移,将学生相互交流前移,将学生概括知识前移,将学生运用知识前移,将学生学习评价前移。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特定场景中的行为表现,是其内在的关系意义的表达。经验和前见使得教师往往受对学生行为情势评估之支配而常常忽略学生行为的关系意义,仅专注于学生的行为表现,致使教育出发点选择发生谬误,导致教育的无效或低效。有效的教育实践需要教师准确地理解学生行为的关系意义,重构学生行为由以发生的背景、处境、意图与决定之关系。为此,教师应该采取以质问方式而显现的对话方法,借此解除教师对于学生的理解之蔽。  相似文献   

3.
青年学生群体性行为倾向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年学生群体与社会其他群体不同,应属于常规群体的范畴,其群体行为具有自身的特点。青年学生群体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意向性、社会性、偶发性、爱国性、涉外性群体性行为。青年学生群体行为的诱发因素较多,要注意采取积极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宽容和关爱     
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给一些有学习困难和行为过失的学生戴上一些"坏帽子","笨蛋"、"调皮捣乱"、"道德败坏"等帽子,其结果往往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学校中,存在学生不良行为频繁发生的情况,这个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学校、教师对学生行为管理不当所造成的。本文主要通过探讨夸美纽斯关于学校纪律和学生行为管理的思想,从而在总结其思想精华的同时,从方法论的层面分析教师如何进行学生行为管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村学生问题行为的形成,对其成长极为不利,也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和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加强对农村学生问题行为的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农村学生问题行为的成因,提出了若干干预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前,学生行为失范主要表现为一般失范、严重失范等,其主要诱胁是教育价值失衡、社会位移偏差、同辈群体消极作用、文化审美观错位等,对行为失范学生的控制与矫正,应提高学生行为失范成本、创新学校教育价值观、发挥积极的正面引导作用,以及提升行为失范学生的心理素质等。  相似文献   

8.
付元恒 《甘肃教育》2008,(21):11-12
一、违抗命令在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做某些事情,有时却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学生直截了当地拒绝了。当这种情况发生时,老师首先不能发火,态度必须从容,行为要果断。对于年龄小的学生,老师可以轻拍他的手臂或头,让其冷静下来。对于年龄大的学生,老师要避免与他们进行身体接触,尽量客气地重复一下要求或命令,但不要提高声音。如果学生做出妥协,  相似文献   

9.
特殊学生的行为问题是影响其融入主流群体的主要障碍之一,也是普校教师最为头痛的问题。正确认识特殊学生的行为问题,掌握特殊学生行为管理的基本原则对普校教师而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学生行为守则》是规范学生在校行为、协助教师教学行为及学校管理行为的重要文件.《学生行为守则》在美国中小学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法律效用.美国中小学《学生行为守则》体现程序正义原则和规范导向特点,以学生的权利和责任为法律依据,对学生的违规行为进行分类、分级界定,并明确规定了各种违规行为导致的相应惩罚.其教育惩罚措施具有灵活性、可选择性、系统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学生诚信行为的文献进行整理,以识别出学者们研究学生诚信行为概念界定、缺失原因、影响因素、塑造途径等理论关注点,在分析其研究特点的基础上,展望未来学生诚信行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学生评教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生在评教过程中存在评教行为偏差,主要表现为引致评教、恶意评教、随意评教和放弃评教.其直接原因在于高校在学生评教管理中的若干强制规定和院系对学生评教的不当引导;根本原因则是由学生评教定位偏差以及学生评教运作无关学生利益造成的.因此,高校需要科学定位学生评教,极力完善学生评教的制度设计,构建学生评教和学生利益紧密关联的基点,以便促成教师根据学生评教改进教学和服务学生、满足学生学习需要这一根本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何伟雪 《广西教育》2007,(10A):44-44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其作用是其他人不能取代的。班主任和学生接触最多,是学生效仿、学习的对象,其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白春燕 《青海教育》2014,(12):26-26
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思考发现、探索和创新提供广阔的空间。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为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行为搭建平台呢?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职卫生院校学生的阅读活动和阅读倾向,同时也为了改进和完善图书馆的各方面工作,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作用,本文调查了高职卫生院校学生的阅读取向,根据读者的阅读行为表现,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养成教育的基本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芬 《湖北教育》2002,(11):20-21
养成教育主要是指青少年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行为习惯形成的教育,其目的是为了促使青少年学生增长知识,加强思想修养,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具备良好的公民素质。养成教育是青少年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在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和教师的关系融洽了,学生才愿意听教师的教诲,才愿意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给老师。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教育。赏识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  相似文献   

18.
一、教师行为对学生的传导性分析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中,成长阶段的个体其行为习惯的养成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学生身边、与学生接触频繁,同时又是学生敬佩的对象,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最直接、也最深刻。  相似文献   

19.
教育管理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同的管理方式,对学生有着不同的影响,管理效果也大大不同。班主任作为学生接触相对较多的人,其工作能力、道德标准、性格特点都对学生行为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学生问题行为状况,采用青少年品行问题行为倾向问卷(CPTI-A)对520名初中生进行评定。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学生行为问题在违规倾向、成瘾倾向、攻击倾向和总分上都存在显著差异(p<0.0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学生行为问题在违规倾向、成瘾倾向、攻击倾向和总分上都存在显著差异(p<0.01);初一年级与初二年级的学生行为问题在违规倾向、成瘾倾向、攻击倾向和总分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初二年级学生在违规倾向、成瘾倾向、攻击倾向和总分上都高于初一年级;不同学校的学生行为问题在违规倾向、成瘾倾向和攻击倾向上都具有显著差异。因而应该关注学生的行为问题,了解社会对其的影响,进行早期干预,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