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思维方式、表现手法和文化展示三个方面论述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对中国新时期小说的影响,并描绘出中国新时期小说园地因而具有的一道奇异风景线。  相似文献   

2.
智利小说在现代尤其是二十世纪涌现出很多在拉美和欧洲享有较高声誉的卓越的作家作品,然而因为智利诗歌比小说更为悠久的历史和两位诗人曾先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智利小说总是掩映在诗歌的光辉之下。揭开智利文学的面纱,将智利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以小说作家为纲,对其所属流派、写作手法、主要作品和中国对其研究情况进行综述,通过梳理智利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作家作品及中国对这些作品的译介和研究,旨在充实我国的国别文学研究,将千里之外的智利小说系统地介绍给中国的读者和学者。  相似文献   

3.
自"五四"以来,中国现代小说就普遍存在着一种"散文化"现象,"散文化小说"便是其中之一.它意味着小说创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它呈现出与中国传统小说几乎完全不同的审美形态和思维模式,显示出"散文化"的思维特征.而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对当代小说的写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小说的民族文化形式的理论探讨长期停留在语言的表层,缺乏对于语言的内核即思维方式的深度挖掘。当代小说理论建构经历了借鉴苏联、西方的两个时期,苏联模式的高度理性、西方模式的极端非理性的思维方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形式并未真正对接。而整合了理性与非理性的思维方式,才是中国传统小说思维方式的待色,而这又符合世界文学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新派武侠小说与哥特小说,一个属于古老的东方民族,一个来自于遥远的西方世界,但在题材、人物塑造、环境描写等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6.
拉美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中国藏族作家阿来的《尘埃落定》同为20世纪后半期的获奖小说。中国与拉美文学创作交相辉映,在世界文坛上影响巨大。《百年孤独》是一种"隐喻或讽喻",《尘埃落定》是一种"政治寓言"。两部小说透过各民族的历史嬗变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建立起历史反思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当代苏州小巷风情小说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小说,其小说中的地域色调,不单指其所描绘的苏州秀丽的自然风光、古老的民俗风情,更主要的是指一种更加内在和深层的东西。它是现代苏州人身上深层次地受到地域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的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它是渗透在苏州这一地域的人的心态结构中的某种精神气质特征。  相似文献   

8.
从现代小说创作来看,比陡转逆折的结尾方法更为艺术的是小说的诗化结尾.它以淡化情节、回归生活、字里行同饱蕴余味为特征,它包括空白与开放、含蓄与象征两种.前者蕴藏着审美潜能和艺术张力,可以给读者"空"出一片天地,开放出一个巨大的思维空间,使小说充满浓郁的诗意和非凡的魅力.后者扩展了小说的境界,给小说带来浓郁的诗味,委婉含蓄,余波荡漾,引起读者渺远的怀想或幽深的情思.  相似文献   

9.
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文体,是最能充分表现中华民族的地域特色、生活特色与民族精神特色,也是最能反映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与审美方式并最富民族欣赏习惯的艺术形式.它以自己浓郁的民族特性呼应着世界、人类的进步潮流与文化发展进程,融人世界文学之林,为丰富世界文学做出自己的贡献.就我国的优秀古典小说名著来说,它所体现的我国民族特性可以说是最充分的了,而且大多带有普遍意义,成为我们民族文学的可贵艺术传统,即便在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我们民族文学的根本性心理特征与审美机制.我们就试以我国优秀古典小说名著为蓝本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时期的小说,是中国小说发展中陷入低潮期的产物,在一百多年里,小说的思想倾向严重地向封建性一边倾斜,充当着粉饰太平,稳定封建秩序的角色.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文学史现象,也是古典小学研究中较省涉及的负值面.此文从小说史的角度,历史地对这一时期小说进行分类考察,探索它产生的社会原因,为中国小说研究提出新的论析.此外,在近几年,这时期小说特别为一些出版社所青睐,他们以各种理由,大多不作负责的评介,就广为出版,此文对引导读者正确地对待和认识它,也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恨水小说创作是张恨水对现代中国民族文化认同的一种文学表达,是对民族文化现代化的一种文学实践,它展示了现代中国民族文化身份的一种自我认同。因此,无论是作为现代中国民族文化叙事,还是作为对民族文化认同的文学实践,张恨水小说创作与民族文化认同有着深刻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英雄悲剧小说的美学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英雄悲剧小说的美学追求刘新生新时期的英雄悲剧小说是悲剧小说领域里的一朵奇葩。它对生活的表现饱含着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在文学领域的积极探索追求,它透视出一个民族真实、坚强的心灵,体现出生命意识冷静与镇定的理性自审。从美学角度鸟瞰新时期英雄悲剧小...  相似文献   

13.
前草原小说的十七年 ,蒙古民族的现代意义上的小说家出现在这个时期 ,当代蒙古民族小说历史也开始于这个时期。它记录了蒙古民族在党的领导下为翻身解放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和解放后的新生活 ;创造并最终形成了当代蒙古族小说的一些基本特点和传统。但由于狭隘的“工具论”、“从属论”等政治观念的框范 ,前草原小说也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前草原小说不是孤立的 ,它与中国文学的总体状况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贵州小说创作和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因其强烈的地域意识和丰厚的民族文化,形成一个独特中国现代文学叙事,它的批评路径是从社会学论述到文化人类学、叙事学的阐释.通过批评史的爬梳,可以检验贵州小说是否经得起无限解读的可能性,从而考量小说研究的视角、方法与现实意义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对古老的桂西北大地上人生苦难的悲壮抵抗,构成黄佩华小说文化精神的全部丰富性与复杂性。我们透过纷繁的文本,找到基本的故事内核,即他的小说实质上讲述了一个关于河流、家族和民族的总故事。黄佩华的小说散发着一种深沉的文化精神,他以家乡的红水河和驮娘河为背景,追忆着家族的古老记忆,营造出古老、神秘、潮湿的壮族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的小说不仅与“十七年”时期的小说有所不同,而且与新时期开始那几年有了不小的差别。文学是语言艺术,一个作家成功与否和他是否找到了得心应手的最适合表现他的有着特定文化背景之韵味的那种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那些“文化失范”的岁月里,小说园地流派众多,风云变幻。我们在十余年的时间里浏览了西方一百年的思想成就和文学成果,我们知道了黑塞、纪德、塞林杰、荒诞派、意识流、黑色幽默、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乃至后现代主义的实验小说等等。  相似文献   

17.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拉美文学爆炸的推动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文学界备受推崇,虽然诸多作家均有尝试,但如"西藏新小说"作家群体那样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魔幻现实主义作为文学创作方向的却十分少见。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文学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西藏文学及文化的传统、内蕴和所处环境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存在某些共性。但需注意的是,"西藏新小说"具有显而易见的个性,使得此类小说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并非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简单翻版。  相似文献   

18.
京派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鲜明的艺术追求和创作个性的小说流派。它的发生、运演从一个方面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总体风貌。京派作家多学贯中西,但他们更多地继承了中国文学传统,在小说创作中,较多地借鉴民族文学的传统艺术技巧,追求和谐、圆润、完美的艺术境界。作品圆润精美,情感蕴藉、含蓄,语言古朴、简约。  相似文献   

19.
谢肇淛的小说理论主要存在于<五杂组>和为几部小说所写的序跋里,其中不乏精辟之论.最重要的当数关于小说创作的艺术虚构问题和有关<金瓶梅>一书的资料与评估.至于其小说创作,目前已知的仅有文言短篇集<麈馀>四卷,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作者理论主张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从文化角度探讨中国古代小说批评是一种尝试。文化概念的极其宽泛和广度包容使我们在涉及民族文化时只能大略指出,其表层可以是风俗习惯、行为方式,里层可以是思想观念、科技文艺,深层则是心理定势、思维模式。在传统文化这一背景上考察中国古代小说批评,显然不大可能将传统文化分类后到古代小说批评中去寻找例证,因为这样做不利于古代小说批评本身的探讨。最好是能将文化分类与批评体系结合起来,一一对应,然而这又为历史的具体性所不允许。我们所能做的是从古代小说批评基本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