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分析智能仪器课程设计现状的基础上,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背景,基于成果导向教育,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智能仪器课程设计进行教学改革。设计了基于能力要素的课程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和成果导向的课程设计实施过程、评价方法,包括指导教师、答辩组以及学生团队的自评价,并在实践中验证了教学改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基于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进行了教学改革。根据自动化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制定了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项目教学法,题目的设计分为课题分析和方案论证、方案设计、方案实现和总结及成果展示4个阶段来组织教学,将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课程考核以学习产出为导向,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为标准。实践表明,基于产出导向理念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使学生得到了综合的工程训练和素质培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对于加强工程教育与工业界 的紧密结合、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具有很好的推进作用。本文阐 述基于成果导向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内涵, 分析了如何建立成果导向的学生能力达成与评 价方法体系,强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过程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评价结果用于专业的持续改进 中,而持续改进的效果是通过学生成果来体现的。  相似文献   

4.
从实践出发,结合OBE教育理念、机械专业生产实习要求,论述在机械专业生产实习过程中,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课教学改革方法。该方法基于OBE教育理念,将机械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相结合,并应用于机械专业生产实习整个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工程实践素养。  相似文献   

5.
从实践出发,结合OBE教育理念、机械专业生产实习要求,论述在机械专业生产实习过程中,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课教学改革方法。该方法基于OBE教育理念,将机械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相结合,并应用于机械专业生产实习整个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工程实践素养。  相似文献   

6.
徐伟  王亿 《知识文库》2023,(8):157-160
<正>为了深化改革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提升其专业建设内涵、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水平,使教学过程和培养质量与国际接轨,可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来实现。其中悉尼协议认证倡导以成果导向理念来进行课程开发和设计,使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以期达到学生毕业时具备专业的培养目标对应和能力指标,并持续改进。本文基于黑龙江职业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悉尼协议认证过程中对学习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说明在悉尼协议范式下,依据OBE成果导向理念的课程设置来完善“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评价体系,以期提供借鉴视角。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成果导向的工程教育理念、反向设计的教学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持续改进的教学评价理念等方面,对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十年实践进行了回顾与反思,指出了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今后应该坚持和强化什么。这一回顾与反思,不仅对进一步做好专业认证工作,而且对深化工程教育专业教学改革,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传统教育模式分析,确定将成果导向理念引入教学改革实践的必要,提出了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的教学改革思路,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践行了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方法、考核方式、成绩评价的改革,探索了达成度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社会产业升级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而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成果导向教育是以预期学习产出为中心来组织、实施和评价人才培养。呼伦贝尔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来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以学习产出结果为衡量依据,以核心能力为主轴,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教学策略、学习产出成果评价进行精心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利用三级项目驱动的方式对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设计,利用三位一体的评价机制开展学习产出成果评价。实践表明,基于OBE理念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可有效提高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为培养高水平工程应用型人才提供可操作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ABET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分析,从3个方面阐述了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以培养成果为导向,突出创新能力培养;注重对学生成果的支撑与评价,建立有效的持续改进机制。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国内首个通过ABET认证并获得最长有效期的工程专业,其实践经验可为工程类专业开展国际化认证或工程教育国际化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