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数学是培养和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门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精确性和运用性等特点。幼儿因年龄小,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缺乏兴趣。幼儿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是幼儿最重要的活动。数学游戏化可以把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与有趣、具体的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将数学知识渗透到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热爱数学,并快乐地学习。  相似文献   

2.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够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且体会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我们要让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要使数学变得有趣、易学。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就必须在教学中合理运用玩教具。利用玩教具辅助数学教学活动,不仅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有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还能进一  相似文献   

3.
《纲要》指出,要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兴趣能促使幼儿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引领幼儿积极思考。在实践中,我们的体会是,从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运用生动有趣的学习形式,有利于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幼儿阶段要加强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联系生活实际、感知学习趣味、加强实践体验等方面多加关注,在培养幼儿数学兴趣及能力时不断发掘应注意的问题,并要采用借助游戏活动,建构数学知识;结合操作活动,提升数学能力;营造角色氛围,促进自主学习等恰当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数学知识,训练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5.
教师要培养幼儿在孩童时期能感受数学的乐趣,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将数学内容寓于故事、游戏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教师要善于运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并将其贯穿幼儿学习始终,可以使数学有趣生动,增强幼儿学习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6.
在幼儿数学教育活动中,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运用玩教具,让幼儿在趣味中学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让幼儿学中乐,玩中学,乐中学!  相似文献   

7.
幼儿是在游戏中生活、在游戏中成长的.教学纲要十分强调游戏对于幼儿的作用,幼儿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时期不需灌输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幼儿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去体验快乐,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生命赋予的活力和乐趣.我在幼儿游戏中穿插了一些简单数学知识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所以激起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成了关键.怎样才能激起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8.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将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明确定位于:"能够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且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我在数学教学中,不仅仅把数学生活化,还运用了多种游戏化的教学手段,促进了幼儿的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提高了幼儿学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幼儿的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由此可见,生动、有趣、具有情境的数学教学活动能使幼儿更好更快地达到预设目标,它要求数学学习由原来枯燥乏味的被动学习变为新颖、有趣、互动性强的主动学习,从而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在幼儿园进行数学教学应注重让幼儿从探索中发现,从发现中提升。但由于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注意力极不稳定,很容易转移。因此,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改变枯燥单调的数学教学形式,以尊重的态度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兴趣,让他们喜欢数学,爱上数学。  相似文献   

10.
数学作为一门本质上以抽象为核心的学科,其完整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让幼儿很多时候感到枯燥无味,而有趣的数学游戏活动能够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及为幼儿数学概念的建构积累丰富的经验基础。另外,幼儿在游戏中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可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游戏还存在很多问题,只有选择合适的教材,教学设计和游戏互相融合,让孩子真正乐在其中,才能在游戏过程中帮助幼儿建立符合自己发展水平的概念体系,让幼儿有能力和兴趣解决生活中和数学相关的问题,进而迁移到其逻辑思维的有序建构,帮助幼儿用"数学眼"看待生活中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