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汽车设计的进化与迭代随着新能源、共享经济、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高速发展,世界汽车产业因时而变,积极回应技术变革浪潮。从业务布局角度,世界各大汽车厂商纷纷从传统汽车制造商转型为出行服务供应商乃至人工智能机器人公司。从产品属性来看,汽车从传统意义上单纯用于协助人、物流通的移动工具转变为具备“网络流量入口”“智能座舱”等多重属性的移动型智能终端。汽车产业正在持续从传统制造业向科技业转型的维度升级。  相似文献   

2.
王毅  黄宇嘉  安红 《未来与发展》2023,(6):77-82+50
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不断深度融合,教师专业发展倍受人工智能影响。为明晰人工智能如何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并利用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对90篇中文核心文献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深刻影响教师专业态度、教师专业知识、教师专业能力以及教师角色4个方面。为加强在人工智能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可从强化数据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廓清技术伦理,发挥教师主体作用;规避智能鸿沟,关注教师均衡发展3个维度加以突破。  相似文献   

3.
潘教峰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11):1177-1184
从大历史观角度来看,文明进步、发展模式、世界格局、科技创新、中国发展都处在重大转折期。全球创新活动进入一个新的密集期,绿色、健康、智能引领创新方向,人工智能、新能源技术、新生物技术等多点突破、交叉汇聚,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新科技革命加速产业变革。以人为本的人机物三元融合社会孕育兴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伙伴关系;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将改变人与机器的关系,可能使机器从人类的工具和从属,逐步上升为伙伴。雄安新区因疏解而生、应创新而起、逐智能而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雄安新区建设最大的变量和增量,在未来建设中,应采取"国家创新特区"的体制,充分用好新科技革命的成果,积极探索人机物三元融合社会下的未来城市新形态。  相似文献   

4.
当前,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智慧安防、智能家居等应用案例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中,但人工智能技术仍处于语音、图像、文字识别的感知智能阶段,是依赖模型构建的弱人工智能时期.未来技术趋势将朝着认知智能、类脑智能方向发展,实现因果推理、关联记忆、场景融合,并由人机协同走向人机交互.随着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不再局限于语音和文字识别,如何让现实世界与虚拟视界进行友好、高效、自然的交互,成为人工智能发展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1,(11)
鉴于人工智能的强劲发展,应鼓励利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潜力和大量数据促进边检管控工作创新和信息化,但同时,这也将带来许多实际挑战收集、应用、分析、管理和交换边检管控的大量数据。因此,很有必要结合边检工作实际,从思想保障、应用平台、技术援助和智力支持四个维度,探讨有效利用智能开发边检信息的措施。将不断提高人工智能在边检信息生产中的使用质量和效率,推动智能技术在边境管制信息领域的深入应用,推动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边境线向数字化、电脑化方向发展,边检在新形势下发生了成功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0,(17)
近些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和理论的不断突破,人工智能也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当前的热点之一。人工智能是通过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来代替或帮助人们完成各种工作的一项新兴技术。人工智能也是计算机科学分支下的一门学科,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方法、理论、技术及应用系统的技术科学。本文首先概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然后从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这三个技术层面展开了分析与说明,同时对人工智能常见的四个应用领域进行了总结说明。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德温特创新索引数据库,对人工智能专利全球地理分布、主要国家PCT布局、技术热点、未来趋势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目前人工智能专利主要分布在北美、东亚和西欧地区;中国专利数量已赶超美国,但大部分集中于技术应用层面,存在结构不均衡问题;人工智能领域的跨国巨头均重视专利全球化布局,国外机构在中国申请的专利已近中国专利总数的50%;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人机交互等是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热点技术;智能机器人、智能医疗、智能金融、智能安防、智能教育、智能驾驶6个方面的新兴技术主题,与人工智能热点技术存在较强的交叉关联,创新机构需对上述热点与新兴技术加以重点关注。本研究可为中国相关企业与政府机构进行人工智能技术前瞻性布局与创新引导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从人工智能未来对战争形态、无人作战、智能协同作战、战场智能态势感知的影响和在军事领域应用的风险和应对措施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9.
基于第232期"双清论坛",本文分析了我国全维度数据与智能诊疗发展的前沿和趋势,从大规模人群队列建设、生物标志物挖掘和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三个方面总结了近年主要研究进展,提出了下一步发展机遇和挑战,探讨了未来全维度数据与智能诊疗多学科交叉发展目标和科学基金重点资助方向。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是当今最具战略性和颠覆性的技术。光电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呈交叉融合、集成微型、高效低耗、开源开放、催变生新等特点。光电技术的集成化、微型化、低功耗化、多功能化和智能化发展,有助于构建人工智能生态体系,更好地为智能世界赋能。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为助力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实现核心技术突破,构建识别人工智能领域核心技术的方法并分析其现状。以智慧芽专利数据库收录的2000—2020年人工智能领域专利为数据源,从地域、申请人和国际专利分类号(IPC)层面分析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的分布和发展情况;构建涵盖技术、法律和经济三维度的核心专利识别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AHP)-熵权法的核心识别模型进行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技术识别。结果发现:世界人工智能技术正处于快速增长期,逐渐形成以企业主导技术创新模式;中国在体量和应用多元化上有所突破,但发展不均衡,核心技术研发存在一定短板;识别得到的14项核心技术均为美国持有,集中在语音识别、通信传输、电数据处理、图像分析技术领域,美国在人工智能产业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技术研发重心逐渐扩散,已经涉及医疗、交通、物流以及金融、工业等各个产业领域。所筛选出的核心专利符合世界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发展现状,证明基于专利属性特征构建的三维核心技术识别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后基于研究结论,从政府、企业和研发方向等方面对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但它不是人的智能,可以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但是这种会自我思考的高级人工智能还需要科学理论和工程上的突破研究。从诞生以来,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在教育、交通、医疗、移动设备、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欢迎。  相似文献   

13.
新科技革命对产业变革影响还存在不确定性,当前各国普遍存在政策焦虑,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不足,对新科技革命的认知还存在误区。通过政策分析和文献综述,提出要正确理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本质,尤其要把促进新通用目的技术的扩散作为驱动经济动能转换的关键。对于正在发生的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如能在核心技术尤其通用目的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就能赢得新兴产业发展的先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和广泛应用将形成这次工业革命的高潮,并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重塑制造业的发展要素、生产体系、商业模式,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然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还存在不少问题与障碍,融合实践进展缓慢。需要找准新一代通用目的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的关键,选择合适的发展范式和战略路径,积极推动两者融合发展。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等多种不同的竞争性范式中,智能制造范式最具有包容性,工业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支撑智能制造的发展,以实体经济或者制造业为实施载体,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等为核心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与制造业发生深度融合,彻底改变制造产品、过程、装备、模式、业态等,促使制造业发展步入智能化阶段。智能制造范式代表了未来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主要发展方向,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等是推动新科技变革的通用目的技术,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重要载体之一,融合的关键在于将新一代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于制造业所有发展阶段、全生命周期,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并联发展、同步发展。制造业企业、技术提供商和互联网企业是参与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主要角色,从分工来看,对于制造业企业,积极实施数字化技术改造;对于集成方案供应商,主动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对于互联网企业,帮助制造企业实施云平台布局。全球制造业正面临着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强烈愿望,我国要不断挖掘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通用目的属性,打造新一代智能制造模式,并发挥国内市场优势尽早形成主导应用。推进智能制造发展,需要保持高度战略定力,明确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的目标、方针和路径;通过推广示范工程和示范项目建设,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实体经济的渗透及其融合;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制定相关行业标准,补齐行业短板,打造工业互联网体系;探索数据信息规范监管,规范网络平台治理问题,以及强化人文学科等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4.
浅析人工智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锦  彭玮 《科教文汇》2010,(36):83-83,106
人工智能技术被称为本世纪三大科技成就之一,本文从人工智能的定义进行探讨,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历史发展及研究领域,并简单地对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进行了分析。人工智能作为一门研究机器智能的学科,其主要目的是要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研制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仿延伸、扩展人的智能。因此,它是人类迈向信息社会、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所必须具备的一项核心技术。人工智能学科的研究虽然还有不少困难、问题和挑战,但前进和发展毕竟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5.
为定量衡量公交企业当前自身调度技术的智能化水平,并为其今后智能化升级方向提供指导准则,结合人工智能理论和公交智能调度技术的要求分析公交调度智能化的内涵,运用文献分析法初步选定公交调度技术智能化水平评价指标,再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和主成分分析法定量筛选指标,然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并确定指标权重,最终建立包含智能感知、智能思维、智能行为3个维度共15个测量指标的公交调度技术智能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得出结论:公交调度智能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和结构效度良好,验证了理论假设模型;智能感知、智能思维、智能行为3个维度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公交调度智能化的发展应同时考虑此3个维度的相关因素;公交调度智能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拟合度较好,其中智能感知的评价相对于其他指标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分析国内人工智能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运用Vosviewer与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1992-2020年国内人工智能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作者共现图谱、关键词共现标签视图、关键词时区图谱.在此基础,对人工智能在过去二十多年间的研究主题演化、内容分支、跨学科融合等问题进行介绍;换言之,我国人工智能研究正经历着从工程技术领域向人文社会领域的融合发展,从单一智能技术向智能应用社会化的"泛智"发展;打破学科知识藩篱,"智能+"时代的人工智能将会带来持续性涌现的创新发展模式以及颠覆性认知.  相似文献   

17.
<正>《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及《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对人工智能场景与技术的深度体系化建设提供了系统性指导,强调了在深入发展人工智能场景化技术下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重要社会经济价值与效益。从上述领域的专利保护趋势来看,全球范围内各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对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及相应的技术结合专利申请,具有一定基础规范,大量专利技术研讨依然针对人工智能技术本身,但对人工智能领域的重点技术的专利布局,  相似文献   

18.
<正>人类主宰地球并演化发展到今天,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已经没有任何对手能与人竞争了,但是,还是有一种对手会让人从骨子里感到畏惧和忧虑,那就是人类不甘寂寞而创造的人工智能(AI)。智能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综合能力,人工智能则是人创造的类似于自己智能的智能,表现为两种。一是弱人工智能,只要机器、软件表现得像人一样就可以算作有智能,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芯片领域的技术瓶颈制约着产业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国家安全。人工智能芯片的兴起将为我国突破传统芯片领域中的“卡脖子”问题带来机遇。鉴于此,本文采用扎根理论和深度访谈结合的方法,遵循创新生态系统的行动者A(Actor)-创新活动A(Active)-位置P(Position)-链接L(Link)模型,对中国情境下人工智能芯片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从行动者维度人工智能应用企业从应用需求、政府产业政策支持、高校科研机构研发的基础研究改造现有生态系统的机会,即行动者对传统芯片产业生态系统的改造;从创新活动维度发现合理的产业投资、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知识产出能有效促进创新生态系统成长,归纳为加快创新生态系统“新陈代谢”;从创新生态系统位置维度,人工智能应用端企业、互联网企业和半导体产业链中向产业链上游、下游发展获取发展机遇,将此归纳为移动在创新生态系统的位置;从创新生态系统链接维度,优化基础研究到产业化、从科技成果到高价值知识产权,归纳为优化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链接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分析全球人工智能PCT专利申请情况,重点研究走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浪潮前端的美中日三国PCT专利的差异,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技术更好的发展提供信息参考。根据PCT专利数据,从PCT专利申请的整体情况、IPC重点技术领域以及创新主体等方面来比较分析美中日三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总的来说,美中日三国的人工智能产业都处于发展阶段。从产业发展过程来看,美国、日本人工智能产业起步比中国早,但中国发展快、潜力大、空间足。从技术发展过程来看,三个国家的发展方向相对一致,美国、日本在一些新兴领域的发展领先中国。从创新主体来看,美国、日本更注重以企业为主,在中国,高校占有一定分量。最后,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的发展提出了4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