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闫伟 《青年记者》2007,(3):84-85
羊枣原名杨潮,又名杨廉政,是我党优秀的革命活动家、名的国际问题专家、军事评论家。1900年出生于湖北省仙桃市垓城镇一个封建大家庭里。1933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年秋经周扬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抗战初期便在上海的(《导报》、(《神州日报》经常发表时评章。在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先后在《星岛日报》、《世界知识》、《广西日报》、《大刚报》和《国际时事研究周刊》等报刊上发表军事论。他的章富有远见,笔犀利,对国际时事局势有独到见解,史沫莱特曾评价他为“世界一流的军事评论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孟彦  樊剑英 《军事记者》2010,(11):47-48
在全球化时代,国际舆论主导权操纵在谁的手里?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经研究分析,得出结论:西方三大通讯社(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五大电视网(ABC、NBC、CBS、CNN、FOX)和6大新闻报刊(《时代》、《新闻周刊》、《经济学家》、《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构成全球国际新闻主要供应高。也就是说,这些西方主流媒体,通过对国际问题设置议程和舆论宣传,控制着国际舆论的主导权。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与“原则声明”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1961年,IFLA在巴黎召开的国际编目原则会议通过了《原则声明》。根据国际编目规则第四次专家会议的要求,对《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和《原则声明》的"一般资料标识"、"连续性资源"、"多卷/多部分资料"、"个人名称"、"团体名称"、"统一题名"等进行比较,并对《国际编目原则声明(草案)》提出评估。  相似文献   

4.
《新闻导刊》2006,(6):59-59
拇指轻轻一按,新闻尽在“掌”握。这是近日开通的“新华手机报”为4.4亿手机用户带来的全新读报体验。“新华手机报”汇集了由新华社主办的《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经济参考报》、《电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现代快报》、《国际先驱导报》和《瞭望》、《半月谈》等一批在眉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影响力均报纸、杂志的精彩内容,集中了新华社和新垂羚网晦新闻报道精品、并根据手机的特点进行了摘选和浓缩。  相似文献   

5.
黄金报型也就是业内通常说的“瘦报”,最初起源于美国。《今日美国》是美国最瘦的报纸,宽度只有31厘米多。美国发行量最大的《纽约时报》,自1976年9月7日起,将坚持了63年的8栏改为6栏。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的一些报纸也先后采用了“瘦报”的形式。在内地,《北京青年报》、《新闻晚报》、《华夏时报》等,也都先后采用了这种国际报业流行款式。  相似文献   

6.
赵新法 《青年记者》2006,(17):12-13
黄金报型也就是业内通常说的“瘦报”,最初起源于美国。《今日美国》是美国最瘦的报纸,宽度只有31厘米多。美国发行量最大的《纽约时报》,自1976年9月7日起,将坚持了63年的8栏改为6栏。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的一些报纸也先后采用了“瘦报”的形式。在内地,《北京青年报》.《新闻晚报》.《华夏时报》等,也都先后采用了这种国际报业流行款式。  相似文献   

7.
近年,章子怡一直走红。前不久,章子怡又作为亚洲惟一的颁奖嘉宾出席第77届奥斯卡盛典,知名度跨越国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卧虎藏龙》、成龙的《尖峰时刻》、张艺谋的《英雄》和《十面埋伏》、香港众星群集的《2046》,以及日本、韩国等巨额投资影片都邀她担纲主演,她由邻家小妹一下子成了国际影星。但在成功的背后,章子怡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惨痛的,比如演武打几乎被毁容,周身的伤痛至今未愈等等。  相似文献   

8.
杨继锋 《编辑科技》2000,12(2):30-34
通过对国际本行业期刊《管与管道技术》和《焊管》在办刊内容、形式、广告、发行及行业地位等方面的对比,对国际一流科技期刊进行了解剖分析,看出走向国际的行业类技术期刊的发展情况.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为我国技术类期刊,办出具有国际品牌的科技期刊,提供了切实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外报道是中国在国际传播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重要渠道。近年来,中国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对外报道体系,中央级的对外报道组织包括两社:新华社和中新社;两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和《中国日报》(《China Daily》);三台:中央4台、9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一局:外文出版局,下辖《中国画报》、《中国报道》等多种对外刊物;  相似文献   

10.
电视谈话节目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在我国,上海东方电视台1993年1月开播的《东方直播室》,是对这种节目形式的最早尝试。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热潮的兴起,则是1996年3月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实话实说》获得空前成功之后。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湖北卫视的《往事》、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北京卫视的《国际双行线》等。  相似文献   

11.
《出版史料》已经发表了李传新同志的《“世界图书”——读者向往的一扇窗》、魏龙泉同志的《也谈“世界图书”前身和出版背景》(以下简称魏文)以及孙艳同志的《关于“世界图书”A、B辑》(以下简称孙文)。这些文章详细地、系统地介绍了《世界图书》及其前身《国际图书通讯》、《进口业务通讯》、“前《国外书讯》”(1958~1960年)、《参考文摘》、《国外科技书讯》和“后《国外书讯》”(1973~1979年9月)等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电子报热潮中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义兰 《传媒》2006,(8):66-66
《解放日报》全球首推电子报、实现无纸化阅读;比利时的著名财经类报纸《时报》(DeTijd),已经开始了电子报纸版本的测试;《国际先驱论坛报》在进行相关谈判,它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发行与DeTijd使用技术相同的电子报纸;法国著名经济报刊《回声报》(LesEchos),德国的国际报业与传媒商业科技协会(IFRA)以及美国的《纽约时报》,都计划在今年开始大规模地试用阅读器;索尼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自己的电子报纸设备,它能够下载图书、报纸、播客,价格约为400美元.这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向世人展示着电子报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13.
用香与推动用香 早在先秦时期,香文化尚在萌芽状态时,文人就给予了多方推助。当时所用虽仅兰蕙椒桂等品类有限的香草香木,但君子士大夫们亲之近之的态度已有清晰的展示。可见于《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周礼》、《论语》、《孟子》、《苟子》、《楚辞》等诸多典籍。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编目条例》及其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俄罗斯文献编目条例的历史回顾以及《俄罗斯编目条例》形成及现状的介绍和分析,加深对《俄罗斯编目条例》的了解,理顺《俄罗斯编目条例》与新国际编目原则、《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英美编目规则》的关系,促进国家图书馆《俄文图书编目手册》的编制。  相似文献   

15.
名刊要览     
美国《新闻周刊》竞争开始;英国《经济学家》不要招惹俄罗斯;德国《明镜周刊》国际巨头的贪婪;美国《时代》年度人物:你;日本《朝日时代》方便与危险共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档案与建设》2006,(10):1-1
[本刊讯]9月13日,中外档案期刊工作研讨会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举行。研讨会开幕时,上海市档案局局长吴辰致欢迎词,副局长仓大放主持会议。来自国际档案理事会、国际档案理事会《逗号》杂志编委会、瑞典马尔默市档案馆、俄罗斯联邦档案署外事处、美国密歇根大学本特利图书馆,和中国国家档案局、中国档案学会、上海市档案局馆以及《中国档案》、《档案学研究》、《档案学通讯》、《历史档案》、《民国档案》、《浙江档案》、《档案与建设》、《档案春秋》等杂志社的档案期刊工作者和档案学者代表出席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从主题范围、分类程度、标记制度、类目的设立和划分、类目的组合等 5个方面,对《中图法》和《国际专利分类表》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楚天都市报记者苏永华在美国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学习。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担任访问学者期间,除旁听《融合报道》、《媒介销售》、《报纸运营》课程外,还先后走访了《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芝加哥论坛报》、《圣路易斯邮报》、《四城时报》、《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6家报社和李氏报业集团、斯克里普斯公司、论坛公司、芝加哥太阳时报集团4家报业集团,并在《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实习两周。为了介绍国际传媒的运作经验,开阔编辑记者的办报办刊思路,拓展传媒业发展的国际视野,本刊特开辟《走进国际传媒》专栏,约请苏永华同志结合个人的访问和观察,撰写相关稿件。我们也欢迎其他传媒人提供稿件。  相似文献   

19.
娜拉 《出版参考》2007,(11S):I0008-I0008
叶匿政小档案: 诗人,出版人,文化批评人。现任北京合德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著有诗集《城市书》、《小说馆》等,曾获中国大陆10多种诗歌奖及中国台湾第一届双子星国际新诗奖。编过《孙中山在说》、《日本格调》等书。主编有“华语新经典文库”、“非主流文学典藏”等多种丛书,其中莫言《冰雪美人》、刘索拉《女贞汤》、残雪《五香街》、林贤治《鲁迅的最后十年》等书有较大反响。诗人叶匡政在投身出版业之前,做过装饰业和广告业,他说那种浓重的商业气息让他感到难过和厌烦,而在出版工作中每天可以接触各种类型的文字作品,这令他兴奋而愉快,做到如今,他说出版已经与诗歌一样,不是谋生手段,而是他生命中的必须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郭依足 《传媒观察》2005,(11):27-29
近年来,随着都市报市场竞争的目益激烈,一个城市、一个区域同时存在多家都市类报纸贴身肉搏,改版战、广告战、发行战一波接一波。在北京,《新京报》、《京华时报》、《北京娱乐信报》等后来者与《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等元老激烈角逐;在南京,《现代快报》、《金陵晚报》、《南京晨报》试图通过种种形武建立自己的市场强势地位;在广州,《南方都市报》、《新快报》、《信息时报》发力都市报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