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1年11月8日是我国第12个记者节。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中国军网记者频道自2011年8月1日开通上线.至今刚好运行整整100天。放之于历史的长河.100天实在太短.短到甚至不足以让记者频道称之为“蹒跚学步的孩子”.但面对席天卷地的信息大潮.面对挑战重重的全媒体时代.军报记者把加快报网融合的冲动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在互联网上发出了历史性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自去年8月开始.笔者在编辑军报《读者之友》专版的同时负责维护中国军网读者频道.触“网”已逾300天,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3.
今年1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解放军报社考察,祝贺军报创刊50周年。胡锦涛等军委领导听取了军报负责同志的工作汇报后,首先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中国军网。在创办已经6年的中国军网,胡锦涛与年轻编辑一一握手,然后坐到电脑前,熟练地操作鼠标上网。看到“军味”浓郁的页面设计,他亲自查询了我军36位军事家的资料,还仔细观看了中国军网“国防论坛”、英文版和数据库的演示,并询问了有关情况。这一历史性时刻成为中国军网最大的光荣,中国军网有幸成为胡锦涛主席视察的首个媒体网络。中国军网是经国家和军队有…  相似文献   

4.
《传媒》2017,(17):7-7
8月1日,由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与解放军报社联合主办的“国防在线”客户端正式上线。“国防在线”客户端还嵌入了《解放军报》、军报子报子刊以及中国军网、国防部网、国防动员网、解放军报客户端、军报记者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能够一端在手,全面浏览。  相似文献   

5.
张弛 《军事记者》2014,(6):12-13
军报法人微博“@军报记者”元旦改版上线,不到4个月,在新浪、腾讯、人民、新华四大网站的粉丝总数突破1000万。这是军报贯彻习主席“8·19”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报网融合的新成果。在军报发展史上值得记载一笔。  相似文献   

6.
导十分重视中国军网的发展,曾在刊登“2006年中国军网十件大事”的《解放军报》“军事网友”专版上批示:中国军网是我军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是军报在互联网上的重要平台,是不通过邮局发行,世界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的《解放军报》。一定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网络宣传的地位和作用,强化网络宣  相似文献   

7.
韦伟 《军事记者》2011,(8):16-17
以纪念建党90周年宣传为契机,《解放军报》、国防部网、中国军网联合举办的“红色足迹万里行”大型采访活动,既是一次集中宣传党史和军史、坚定爱党、信党、跟党走信念的重要宣传战役,又是一次军报人应对全媒体时代挑战,  相似文献   

8.
孙继炼  张晓祺  宣琦  孙学宝  牟可双 《军事记者》2011,(8):F0002-F0002,I0001,I0002
为纪念建党90周年,由《解放军报》、国防部网与中国军网联合举办的“红色足迹万里行”大型采访活动,从4月30日开始启动,历时57天,途径16个省、直辖市,踏访数十个红色旧址,行程1.2万多公里,圆满完成各项报道任务,开创了军报报网融合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李鹏  张锋 《军事记者》2012,(3):17-18
当“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传统媒体带来一股新风之时.以整合见长的网络媒体。应该如何融入其中。实现自身的“走转改”?在全程参与中国军网“新春走军营”采访活动中,记者到边防、赴海岛、住连队.与官兵一起守岁吃年夜饭.和新战友一起进行野营拉练,有了许多收获和感悟。  相似文献   

10.
2014年被业界称为媒体融合元年,许多传统媒体也纷纷将微信公众号的开通作为吸引更多受众关注的一种途径.解放军报的微信公众号“军报记者”开通以来的几个活动策划如“中国军校巡礼”、“舌尖上的军校”等,让越来越多的人在转发之余关注到了“军报记者”这个公众平台.笔者对微信公众号“军报记者”进行分析,探讨军队媒体如何参与全媒体时代的传播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由《解放军报》、国防部网、中国军网组织的“纪念建党90周年——红色足迹万里行”大型采访活动,自5月7日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启动以来,跨越16个省、直辖市,行程1.2万多公里,6月25日在京举行凯旋仪式。此次大型采访活动是解放军报社推动报网融合的一次大探索.是军报塑造全媒体记者的一次大练兵.是树立军事媒体旗舰品牌的一次大展演。  相似文献   

12.
<正> “中国税网”背景和目标 “中国税网”是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由中国税务报社主办的财税专业型门户网站,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中国税网具有新闻刊载资格。“中国税网”www.ctaxnews.com.cn建立于2003年。中国税网下设新闻、税务、企业、数据库四个专业频道,其中新闻频道为免费频道,税务、企业、数据库频道为收费频道,依托中国税务报及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和精心建设的财税数据库(有效数据在30万条以上),力  相似文献   

13.
传媒观察     
新版国防部网与新版中国军网同时亮相 经过近两年试运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网于今年8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创建近12年的中国军网.在进行大规模改版后也于当日全新亮相。国防部网目前开通中文简体版、中文繁体版和英文版,共设置25个频道169个栏目.凸显权威性和服务性两大特色。全新改版的中国军网,信息量和新闻纵深大幅增加。军事特色更加鲜明。首页由4屏增加到8屏、频道由13个扩展到85个、栏目由325个增加到1233个。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语 当下的中国新闻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时代潮流。传统主流媒体要在新的媒介环境中生存与发展,能够在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两个主战场发挥舆论影响力,就必须与新媒体联姻,合作共赢。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中央军委机关报的《解放军报》法人微博“@军报记者”今年元旦正式开通上线。不到4个月,军报法人微博在新浪、腾讯、人民、新华四大网站的粉丝总数突破1000万。这是军报贯彻习主席“8·19”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报网融合的新成果,在军报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5.
“嫦娥一号”——一颗翱翔在38万公里奔月“天路”上的“中国星”,在2007年的金色秋天里,无疑是万里长空中耀眼的星辰。 “嫦娥一号”10月24日从彝海凉山峡谷中腾飞,11月26日从月球轨道传回第一张照片。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解放军报》记者始终在追寻着“嫦娥”的翩翩身影,共采写出消息、见闻、通讯、评论、专访等新闻稿件近百篇,策划组织“探月专号”专版7个,还依托“中国军网”进行了网络直播访谈,受到读者广泛好评。 本文记录了军报记者在这段时间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相似文献   

16.
一、“军报记者”微信基本情况 “军报记者”微信公众账号每日向订阅用户推送一期包含4—5条原创消息为主,结合图文、视频等多种表达方式的资讯。截至5月13日,订阅用户总数为13369人,图文转化率(阅读人数/送达人数)稳定在20%-30%。最高值为116%(见4月24日的《中国军校巡礼:南京政治学院》)。推送给12551人,有14592人阅读。  相似文献   

17.
2012年两会期间,国防部网、中国军网以图文和视频全媒体形式全方位报道会议盛况。前方报道组与后方编辑部大力配合,记者、编辑、技术保障力量和部队基层报道人员共同发力,在继承前些年两会报道成功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用辛勤努力为广大网友奉献了一大批精品佳作.很好地贯彻了“走转改”精神.开创了“两网”两会宣传报道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和频繁不断的世界战事吸引了众多的军事爱好者,刺激了人们对国防知识的求知欲望。军事爱好者迫切希望从互联网上获取更丰富、更翔实的军事信息,这种潜在需求推动了军事类网站的发展和繁荣。在数量可观的军事类网站中,《解放军报》创办的中国军网以其及时、准确、全面的军事新闻报道.被誉为军事类网站中的“航空母舰”。中国军网以“新定位、新内容、新视觉、新秩序”为切入点,打造网站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军事类网站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9.
今年的“两会”宣传报道,中国军网主动走出编辑部,首次进入解放军代表团驻地,在京西宾馆建起网络直播室,先后组织了20次嘉宾访谈,邀请了33位军队人大代表走进中国军网“两会会客厅”。“两会”期间,中国军网实时滚动发布新闻,总发稿量达到4597篇。其中发布文字稿3156篇,发布图片报道1400组,发布视频报道41条。网络新闻专题变以往只制作一个综合专题为以综合专题为主、多个短平快专题紧密配合,先后推出了6个中英文网络新闻专题。  相似文献   

20.
摄影“平民化”时代的到来,使人们更多地通过影像来认知世界。影像以其真实、直观及其对视觉的强烈冲击,对人产生更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已成为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传播的主流。中国军网图片频道7月17日改版亮相100天,日点击量由改版前的9万直线上升,破300万大关,超过两年前中国军网的日点击量,受到业内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