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2011年国内报纸中有关"富二代"的新闻报道进行系统的、定量的分析。研究发现,"富二代"在当下中国语境中,被赋予众多含义,媒体则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公众"仇富"心态,接二连三地披露"富二代"问题,用倾向性和定义性的修辞,着重刻画少数"富二代"身上存在的劣迹,给"富二代"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上贴上了一张负面的标签。  相似文献   

2.
杨方 《传媒观察》2012,(2):20-22
"富二代"群体是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也屡受公众责骂的一个特殊群体。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与"富二代"相关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研究了大众传媒对"富二代"形象的建构方式。  相似文献   

3.
“富二代”媒介形象建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莉 《新闻记者》2012,(2):47-52
杭州飙车案和药家鑫杀人案等让我们在媒体报道中不断关注"富二代"这一特殊群体。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大众传媒新闻报道中"富二代"的形象建构进行了研究,并发现大部分新闻对"富二代"这一形象进行了负面报道。本文也进一步归纳了负面报道的倾向类型、形成原因和社会影响,对深层社会原因和纠正方式等进行了定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雯谦  杨惠林 《新闻世界》2011,(5):188-189,218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报纸中有关"富二代"的新闻报道进行系统的、定量的分析,从而得出大众媒介在"富二代"问题上的关注点以及所持有的评价倾向;其次,针对大众媒介的普遍认识和看法,通过分析具有典型性新闻报道得出"富二代"媒介形象的特点,以证明媒介对"富二代"的认识评价是不尽全面和有失公允的。  相似文献   

5.
媒体新闻报道中的负面新闻往往更能吸引公众。为了便于受众对报道内容进行归类和接受,负面新闻常常采用标签化的策略。媒体制作的标签和泛化的群体或个人全面评价之间的关系凝固僵化,形成对报道对象的污名化。从标签的制作过程来看,报道者一般先以"概念化"的思维方式对报道对象的属性进行定性,然后用非常精炼的结构、固定的话语叙述出来,完成标签的制作。标签完成后经过媒体的报道成为社会集体记忆和刻板印象,也成为了社会认知报道对象的框架。社会不同阶层和不同群体之间互相"标签化"导致互相"污名化"。同时,以标签去思考,妨碍了受众理性探讨和深入思考,进而丧失理性判断。因此,媒体应该全面系统地呈现事件信息,不要轻易"贴标签";同时负面新闻的报道对象应积极应对,将真实正面信息告知公众。  相似文献   

6.
沈莲莲  楼文高 《新闻世界》2011,(10):167-168
本文以三份上海城市报纸2009年3月1日至2011年8月28日共两年半时间内有关"富二代"的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表明:作为大众媒介的城市报纸所构建的拟态环境,对公众对于"富二代"群体形象负面认知的构建具有重要影响。论文对城市报纸如何更好的发挥其传播功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真实、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但有些记者或媒体在报道时容易充当"裁判员"的角色,戴着有色眼镜或者带有感情色彩,导致报道有失偏颇甚至真实性受到冲击、舆论导向偏激。尤其是对"富二代"、"官二代"等社会特殊群体的报道,容易陷入标签新闻的误区,用抨击性或嘲讽性的标题吸引眼球,却忽视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其后果严重的会煽动社会不满情绪,影响社会稳定。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重视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记者和媒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增强新闻专业主义。  相似文献   

8.
郭蓓 《报刊之友》2014,(9):54-55
通过对老人摔倒的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文章论述了新闻媒体对摔倒老人的标签化建构,发现新闻媒体在对摔倒老人的报道中戴着有色眼镜,给摔倒老人贴上了“碰瓷”、“讹诈”等标签,从而使公众对这一群体的认识带有偏见。这种潜意识成为了“老外撞倒大妈”事件引起逆转性报道的内在依据。文章解析了新闻报道对摔倒老人标签化建构的过程与影响,提出去标签化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污名化和标签理论为研究视角,发现媒体在对"扶老人"事件的报道中,通过戏剧化的处理报道情节,热衷描绘故事,夸大卖点噱头等方式,给"扶老人"事件贴上了"被讹"、"炫富"等标签,以此形成了对"扶老人"以及老年群体的污名化建构。本文解析新闻报道对这一媒介话语的原初意涵和演变过程,管窥媒介话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并提出去污名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网络社交媒介经常会不经核实地随意将"富二代"的标签贴到一些人身上,引咎和妄断事件的缘由与"富"的关系,网络用户如果不加甄别的盲从,无形中会加剧社会不同阶层的对抗情绪。所以,网络社交媒介应发挥其社会的联结功能,协调与沟通各种社会关系,而不是为赢得点击率和眼球而打着舆论监督的旗号曲解事实本身。这种不经查证的"富二代"标签行为不仅伤害了标签当事人,破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有关"复旦大学投毒案"的新闻报道,发现媒体基于媒介责任,在报道该案过程中不断对媒介审判进行自我修正,以达到向公众传递新闻事实的目的。研究发现在报道司法案件过程中,报纸媒体和网络媒体都存在相似的自我修正过程,均能够更加理性客观地对待司法审判,该结果对此前大多数研究批评媒体过度进行媒介审判、干预司法的传统理念进行了补充和反驳。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时代,公众往往通过媒介感知外部世界。本文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搜狐新闻、新浪新闻、网易新闻的客户端官方微博中发布的有关"山西"的新闻报道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发现,媒介对有关山西的新闻报道主题单一化—不够全面客观,使得山西的媒介形象负面化。  相似文献   

13.
郑德胜 《东南传播》2013,(6):115-116
本文将龙岩电视台2012年有关长汀"走转改"的新闻报道与传统的"正面报道"分析比对,发现新闻的主角发生了变化,非典型的"小人物"成为"走转改"新闻报道的主人公。这是报道选题上的创新,报道方式上的突破,报道文风上的提升。在"走转改"中的新闻报道注重百姓视角,突出民生情怀,凸显"三贴近",受到观众好评。  相似文献   

14.
微博参与法制新闻报道日渐成为趋势,并对公众产生了深远影响。"法制日报V"作为细分化的法制新闻媒体官方微博,既有时效性、专业性、教育性和规范性的特色,也存在报道碎片化、互动匮乏、多媒体运用过少等缺陷。本文通过分析微博内容,从传受关系角度探讨微博法制新闻报道的特点,并对微博平台在法制新闻报道中的作用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关于领导人的新闻报道就是将有关领导人的资讯,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进行传播,让公众得知各国领导人的情况。这种对领导人的报道,作为国际信息传播的一部分,关系着国际关系,更有可能会影响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和国际文化等方方面面。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和美国的领导人的新闻报道,分析了报道思想、报道内容、报道数量等方面的异同,剖析了新闻价值观、思维方式、文化差异等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6.
融合新闻报道机制不同于传统新闻的话语生成.本文以《人民日报》疫情期间在其新媒体矩阵中"小人物"的抗疫报道为例,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抓取其微信、微博、抖音平台中的报道内容,使用内容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对"小人物"报道展开研究.研究表明,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小人物"的事迹报道能够让公众感同身受,更能激活社会共同情感,引导舆论正向发...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8,(12)
本研究以"Alpha Go对战李世石事件"为研究议题,综合采用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法,针对以传统媒体为代表的垂直媒体以及以社会化媒体为代表的水平媒体进行第三级议程设置效果研究。研究结果明确了媒体的第三级议程设置能够影响公众外显认知,但其作用机制为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生产要素进行深度精细加工,建立属性要素间的逻辑关联,且水平媒体报道的议程设置影响效果更为显著。我国媒体的新闻报道实践亦可以从第三级议程设置理论有关"联系"的观点中获得启发,由为公众设置"态度意见"转为设置"思维逻辑",培养公众理性客观的思考问题方式,并结合水平媒体的中介化作用,实现新闻报道主体思想的有效传达。  相似文献   

18.
闫艳 《中国传媒科技》2012,(12):209-210
环境新闻报道宣传的受众是广大社会群体,其受众面广的特点使得环境新闻对环保工作的宣传与报道起到重要的作用,新闻报道作为保护环境、传递环境文化的重要载体,主要是对有关环境保护的方式方法、法律政策以及如何有效动员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等内容进行宣传,将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等的环保意识与环保行动渗透到公民的思想理念中,不断引导公众参与环保工作,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9.
郑芬 《东南传播》2015,(1):127-128
微信公众订阅号的阅读点击量显示,传统媒体上被认为"僵化"、"八股"的时政类新闻,在新媒体式文风的改造下,可以成为用户热捧的新闻。新媒体成为改革时政新闻报道模式的试验田。时政新闻如何摈弃传统套路,用全新的语态和报道思路,在新媒介平台上赢得传播的生命力?本文以新晋上线的微信公众订阅号"福建新闻联播"的文风改革为例,探讨时政报道在新媒体上的转型突破。  相似文献   

20.
翻开最近的报纸杂志,不难发现新闻的主角总是所谓的“富二代”、“农民工”、“90后”之类带有明显身份标签的人物. 谈到“富二代”,人们总是想到飙车、炫富、纨绔子弟;谈到农民工,大家的印象是文化素质低等;谈到“90后”,无外乎非主流、个性张扬等.这就是他们通过媒体呈现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已经形成固定思维,很难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