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8):I0007-I0008
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仙女座大星系是银河系的近邻,科学家已经在该星系中发现了26个很可能是新黑洞的神秘天体,这意味仙女座大星系中隐藏着更多的“宇宙陷阱”。黑洞是一类拥有强大引力的天体,几乎不会发出可见光,只有当物质落入黑洞中时,会形成强大的.x射线喷流,大多数星系中央都拥有超大质量黑洞,它们就如同星系的“马达”,通过强大的引力场控制着整个星系,并以一定的速度旋转。超大质量黑洞较为容易被发现,而恒星级黑洞却是难以发现的“宇宙陷阱”。  相似文献   

2.
人们早就知道,天空中那点点繁星实际上是大大小小如太阳那样的发光天体。后来人们又发现,这众多的恒星并非均匀地散布在宇宙空间中。它们构成了各式各样由大量恒星形成的一个个星系。我们所在的太阳系就处在一个大约包含有1000亿颗恒星所组成的银河系内。宇宙中还存在相当数量的由几百个到上千个星系形成的星系团。星系和星系团中除恒星外还有各种状态下的气体物质存在。这类气体也会发射出各种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天文学家通过对这  相似文献   

3.
从地面向上看,天空中布满了星星。稍有天文常识的人都知道、实际上这些恒星并非遍布整个宇宙,而是都集中在星系中。星系可以说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最大天体了,而宇宙中类似银河系的星系不计其数,这些星系仿佛黑暗的宇宙大海中的岛屿。我们的银河系体型在星系中只算普通,直径也有几万光年。虽然宇宙中还有更大的结构,例如星系团等,但这些也不过是星系们通过引力相互凑在一起罢了。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在天文观测当中,看到越远的天体,意味着它在时间上距离我们也越古老,也就是离宇宙大爆炸的起点越近。那些距离地球最远的星系,也就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后不久刚刚诞生的幼年星系。 ■光芒微弱的幼年星系 幼年星系很少被看见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星系在早期发育时,只能发射非常微弱的光。根据现在的星系演化理论,在星系规模还很小的时期,最初的恒星的形  相似文献   

5.
《科学中国人》2009,(3):42-42
一个宇宙再游离过程,被认为是在宇宙足够冷却、以允许第一代恒星形成之后开始的。人们是通过观测在大爆炸之后不到10亿年形成的天体来研究这一时期的。红移值z=6.42的类星体SDSS J114816.64+525150.3的宿主星系就是这样一个星系.现在研究人员已用很好的空间分辨率对其进行了威像,显示了一个存在强烈恒星形成过程的巨大区域。  相似文献   

6.
正浩瀚的宇宙空间充满未知的秘密,各类天体上演着湮灭与重生的传奇,望远镜拓展了人类的视野,让我们将目光可以追溯到宇宙创生之初。通过光学望远镜,我们能够看到137亿年前的宇宙恢宏图景,但是可见光的波段范围有限,利用光学望眼镜看到的星系只占很小一部分。在可见光之外,还有大量射线是人类的肉眼无法看到的,其中就包括"硬X射线"。  相似文献   

7.
迷你太阳系     
卫星绕着行星公转,行星绕着恒星公转,这就是宇宙中最典型的类太阳系天体模式。但是,最近发现的一种微型“太阳系”显示,中心部位可以不再是恒星,而是一颗冷冷的棕矮星,并且从它的质量来看,这个肩负“太阳”职责的星体甚至就在行星级别之列。从这个星系上面,天学家己经了解了一个新的秘密,那就是一颗比行星稍微大一点的天体也可以充当母星,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网罗住一批另外的行星,甚至可以拥有像木星和地球这样的成员,组成一个很小但是依然具有可供生命居住地带的侏儒星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中心王俊贤教授和他的同事王挺贵教授、周宏岩副教授等人使用欧洲空间局XMM-牛顿X射线卫星,在X波段探测到一类特殊的星系核——极向外流宽吸收线类星体。这一发现改变了天体物理学家对类星体外流的认识,有助于人们更清楚的理解巨型黑洞如何吞噬和抛射气体。该研究结果发表在今年4月出版的美国《天体物理快报》上。欧洲空间局4月7日以“宇宙引擎给XMM-牛顿卫星带来惊喜”为题报道了该项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河外星系,简称为星系,是位于银河系之外、由几十亿至几千亿颗恒星、星云和星际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目前已发现大约10亿个河外星系。银河系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星系。人们估计河外星系的总数在千亿个以上,它们如同辽阔海洋中星罗棋布的岛屿,故也被称为“宇宙岛”。  相似文献   

10.
夜幕降临,当我们仰望夜空,满天的繁星在闪烁。实际上,那些能够被肉眼捕捉到的星体,只是浩淼的宇宙中所有天体中很小的一部分,绝大多数的天体只能依靠仪器的观测才能够被我们发现。这些天体中有恒星、星云、星系等等,它们都在天穹中占据着自己的位置。在那些暗淡的天体中,有一类天体具有非常神奇的特性,这就是类星体。发现类星体类星体,被认为是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类星体中速度较慢的也能够达到光速的六分之一左右)在宇宙的边缘处朝我们退行而去。在飞速离去的过程中,星体内部释放出来惊人的能量,相当于200个星系能量的总和,或20万个太阳的能…  相似文献   

11.
钱德拉深场是河外X射线巡天中的佼佼者,在多波段观测的有效补充下,对于我们深刻认识0.5~8keV宇宙X射线背景辐射源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这些源主要是遥远的活动星系核、星暴和正常星系。本综述(1)提供了钱德拉深场的背景信息;(2)概括了X射线巡天观测近20年来的一些重大研究进展;(3)重点介绍了来自钱德拉深场的一系列令人兴奋的最新科学成果,包括发现首例双中子星并合形成的磁星所驱动的X射线暂现源、活动星系核光变、物理和统计、星系和超大质量黑洞协同演化、星系X射线双星辐射演化以及星系群普查等;(4)总结了一些重要的开放性问题与未来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中国》2006,(6):15-15
密苏里州的ST.LOUIS巡天是目前最深度最灵敏的空间探测器,天文学家曾经试着用它揭示了宇宙深处存在异常明亮的X射线源。这些引人注目的X射线源正是超大质量黑洞,而并非其他已经被预言的任何天体。这还算不上是最惊奇的,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个结论证明:几乎所有称之为宇宙灯塔的令人炫目的类星体,都仅仅存在于那些最古老的星系中。  相似文献   

13.
<正>走在晴朗的夜空下,我们会发现,天空中四面八方都点缀着星星。其实,我们所处的银河系中的恒星分布并非球形,而是扁平的盘状,大量的恒星组成了星系盘。25年前天文学家发现,从银河系恒星密集的星系盘方向,有神秘的X射线辐射到达地球,而且这种射线能量很高,又似乎弥散在银河系中,十分常见。可是,天文学家却一直难以确定这种X射线到底是什么天体发出的,因为看上去,射线的来源似乎有很多,可是追踪过去,又似乎没有明确的天体。  相似文献   

14.
想像一下你开着车出门,发现街道上行驶的车辆中,一半以上都有被撞的痕迹,你会不会觉得这个世界很荒唐?会不会为自己的车子担心?还是先别为车子担心的了,该担心的是我们的银河系。天文学家发现,宇宙中的星系有53%都曾经发生过“撞车”事故!这说明,我们周围的宇宙并不太平,到处都曾发生过“交通事故”。需要说明的是,一个星系遭受了另外星系的撞击,并不一定意味着星系中的恒星与恒星之间的直接撞击,星系碰撞应该会对于恒星形成速率和星系形状产生强烈的影响。此外,星系碰撞并没有像科学家理论推测的那样,产生出新的恒星组合形式。天文学家目前…  相似文献   

15.
<正>经过无数挫折、近30年的发展、100亿美元的巨额花费以及150万公里的危险太空之旅,新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JWST)终于打开了它的金色红外眼,以令人惊叹的、前所未有的细节瞥见了宇宙以及它深不可测的过去。然而,与其前身哈勃空间望远镜不同,JWST聚焦于红外波段,包括从第一批恒星和星系发出的光。在2022年6月下旬上天后很短的时间内,研究人员开始发现数千个比以前记录的任何星系都更遥远、更古老的新星系,其中一些可能比哈勃望远镜发现的最古老的星系早5千万到1亿多年。更重要的是,JWST能够从天体(从诞生的恒星到系外行星)收集足够的光线,以揭示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以及它们如何形成演化的。这些数据已开始非常详细地揭示距离地球数百光年的行星的大气成分,为研究它们支持生命的能力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星系簇是由多个距离较近的星系组成的更大的天体系统.最近,天文学家在研究宇宙中的星系簇时,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在地球上能看到的银河系的恒星,估计只占它全部的0.000003%。银河系的直径有10万光年左右,一共有2千亿到4千亿颗恒星,其中许多恒星都有自己的行星系统。但是它在宇宙中只是中等规模的星系,宇宙中大约有三分之二、数百亿个这样结构相同的星系——螺旋星系。其中有一些被称为棒旋星系,就像我们的银河系。除此之外,在宇宙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星系,有个头小的超小型矮星系(如M60 UCD1,直径约为160光年),也有巨无霸型的椭圆星系(IC 1101,直径约400万光年)。它们分散在宇宙各处,组成了耀眼的星空。  相似文献   

18.
1750年,英国天文学家赖特(T.Wright)提出,全天的恒星和银河共同构成一个巨大的“磨盘”状的天体系统,它的直径比它的厚度大得多。1755年,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I.Kant)指出,人们所见的恒星都在以银河为基本平面的两边集中,只有少数恒星远离这个平面,所有这些恒星共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天体系统(现称银河系),在这之外还有无数个类似这样的天体系统。康德还认为,看去呈“云雾状”的星云很可能正是像后者这样的天体系统(现称河外星系或星系)。  相似文献   

19.
宇宙有大小     
宇宙是由许多大大小小的星系及其中所含的一些暗物质、暗能量所组成的。它的起点是宇宙大爆炸。既然宇宙是由一个有限的点物质通过爆炸而来的,那么就不能说宇宙是无限的,恒星等天体的数量是无限的。那些天体都是实际存在的,对于暗物质、暗能量,只能说是因为现代科技观测较为困难,它存在的数量或状态模糊。有限的个体相加如何得出无限?所以"数不清的星星"也仅  相似文献   

20.
据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报导,科学家借助"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等一系列观测设施,在遥远的宇宙中发现了一个异常罕见的星系,该星系内每年新形成1000颗到4000颗恒星,堪称"造星机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