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麦套花生高密化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证明麦套花生在喷施100μg/gP333(多效唑)的化控条件下,适宜的栽培密度是12000穴/667m^2-13000穴/667m^2。产量可达350-375kg/667m^2。在花生花期后喷施多效唑能显著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作者以黄淮海平原典型的小麦玉米两熟农作制为案例,进行了水氮耦合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施氮水平上,麦玉产量随着灌水量增加而增加,灌2水比灌1水,产量增加幅度是2.60%~14.45%,浇水3次的麦玉产量与灌水2次的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因此,以小麦灌2水处理最好;在同一水处理上,麦玉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增加到22.5kg/667m^2时产量达到最高,施氮水平增加到30.kg/667m^2时,有所下降。因此,以单位耕地施氮22.5kg/667m^2最佳。水分利用效率与麦玉产量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所以,以小麦灌2水,单位耕地施氮22.5kg/667m^2时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好,此时对小麦而言可节水50m^3/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3.
高肥力条件下,施用钾肥比不施钾肥的强筋小麦的产量可以提高11.1%~16.5%。钾肥量(K2O)为9kg/667m^2时产量最高,可达476.2kg/667m^2。粗蛋白含量,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但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氮肥用量及施用期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底施氮肥对强筋小麦新麦19苗期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对获得冬前壮苗很有必要。施用氮肥能够明显提高新麦19籽粒角质率,但肥的不同施用量和底追比例对籽粒角质率没有明显影响;施用氮肥对籽粒黑胚率和秕籽率没有明显影响。从产量和品质综合来看,施底氮6kg/667m^2、拔节期追N6kg/667m^2的施肥模式产量高、品质好、最经济。总氮用量超过18kg/667m^2时,不利于高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杂交玉米品种、667m^2密度,氮肥,磷肥、钾肥的正交试验,得出最优的配置是:绵单1号品种,667m^2密度为2800-330株,施N量10-15kg,P2O5量8-11kg,K2O量5.0-7.5kg.  相似文献   

6.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糯玉米皖单5号高产栽培的三项主要农艺措施进行田间试验。对数据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得出数学栽培模式,并建立了模拟优化密度、氮肥和磷肥实施方案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皖单5号种植密度为4408株/667m^2;尿素为33.83kg/667m^2;磷酸二铵为14.62kg/667m^2,可获得258.37kg/667m^2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100 g/L虫螨腈悬浮剂防治甘蓝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浓度的虫螨腈悬浮剂、50%丁醚脲悬浮剂和4.5%高效氯氰菊酯对甘蓝小菜蛾的药效试验,结果得出:在小菜蛾幼虫2~3龄前,使用100g/L虫螨腈悬浮剂30-50ml/667m^2效果最佳且无药害现象。  相似文献   

8.
播期施氮量对优质小麦产量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优503小麦品种在10月5日至11月5日范围内播种越早产量越高,每晚播1天,减产4.4kg/666.7m^2。施氮量应视播期早晚不同酌情增减,在10~19kg/666.7m^2纯氮范围内,播期越早.施氮量应少,随着播期的推迟,施氮量随之增加。各处理组合的产量,以A1B4和A1B3的领先,即10月5日播种、施纯氮10~15kg/666.7m^2的产量均超过500kg/666.7m^2.其他各处理组合均显著减产。  相似文献   

9.
不同钾肥品种及用量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菜农对大棚蔬菜钾肥施用存在的问题,施用氯化钾、硫酸钾,研究其对番茄的增产作用.结果表明:大棚种植番茄,施钾肥有增产作用,氯化钾用量为K:015kg/667m^2增产效果最显著,增产幅度29.0%.而用量为K2O 30kg/667m^2增产作用不显著,说明已过量.在施钾量相同情况下氯化钾的增产效果好于硫酸钾.  相似文献   

10.
这次小浪底水库进行的调水调沙生产运行,自6月9日开始,下泄流量在1500m^3/s基础上开始逐渐增大,6月10日为2000m^3/s,6月11日为1500m^3/s,6月13日为2500m^3/s左右,7月1日结束,整个调水调沙生产运行在范县河道历时16天。  相似文献   

11.
不同追氮时期追氮量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强筋小麦在基肥和追肥比例为5:5,施氮量以15kgN/667m^2为宜;以拔节 孕穗期分期追施效果最好。不同追氮时期和追氮量也显著影响小麦的产量性状和角质率。  相似文献   

12.
对钙镁肥不同用量及配比对番茄果实产量和收益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吉林省长春草甸黑土上,当钙肥用量在20.0/m^2,镁肥用量在5.0g/m^2,即钙肥和镁肥用量比为4:1时,可获得番茄最高产量11.55g/m^2,增加收益1.735元/m^2.  相似文献   

13.
物理量是描述物理现象的一定的量.这些量是有单位的,物理量中绝大部分单位是组合单位.例如,速度一“米/秒(盯l,s1”,密度-“千克/米^3(kg/m^3)”,力-“牛顿(N)”(1N=lkg·m/s^2)。压强-“帕(斯卡)(Pa)”(1Pa=1N/m^2)等等。各种物理量的单位,规定用国际单位制(SI)的单位,因而伴随有它的倍数(或分数)单位,在我国还有常用的法定单位(见下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在对河南省引黄灌区水资源现状、开发利用现状及2020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后得知,河南省引黄灌区将缺水达24.15亿m^2,并且缺水也会成为本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实行井渠结合,地上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是解决引黄灌区水资源紧张、实现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根据优化配置方案,在中等干旱年,自流灌区平均引黄水量为6646m^3/hm^2,比现状用水量10968m^3/hm^2,节约用水量4320m^3/hm^2,黄河可供水量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和田地区于田县,设计5892m3/hm^2、6714m^2/hm^2、7916m^3/hm^2、9353m^3/hm^2等四个灌水定额,针对滴灌葡萄进行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土壤水分分布规律、葡萄耗水规律以及葡萄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当灌水定额为573m^2/hm^2时葡萄一行两管布置模式土壤剖面含水量分布最优;葡萄的耗水高峰在果实膨大期,日均耗水量都在15mm左右.灌水量为5892m3/hm2时葡萄受到明显的水分胁迫,葡萄生育期提前.灌水量7916m^3/hm^2时葡萄产量最大,达到18450kg/hm^2且葡萄水分生产效率最大,回归分析分析表明当灌水量为8727.5m^3/hm^2时.葡萄产量最高.研究结论可以为极端干旱区葡萄节水灌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例1为使飞机的质量减少104kg,设计师决定用部分铝合金代替钢材.已知铝合金的密度是2.7×10^3kg/m^3,钢的密度是7.9×10^3kg/m^3.求所需铝合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五因素二次旋转组合设计田间试验测得的数据.建立了以产量及产量因素为目标函数的试验因子效应系列回归模型。根据产量目标方程,采用模拟仿真,因素取值的频率分析.得出产量650kg/666.7m^2的农艺措施组合决策为秧田播量27.77~29.50kg/666.7m^2、秧龄40.96~42.74d、插秧密度1.55~1.87万穴/666.7m^2、施纯氮16.47~17.43kg/666.7m^2、9.1~9.3叶龄时喷施多效唑,并求得其高产最佳产量结构及对单因素、两因素互作效应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8.
《治黄科技信息》2006,(4):16-17
经过黄委上下的精心准备和提前5天的预泄,2006年黄河调水调沙6月15日正式开始。按照黄河防总的调度方案,小浪底水利枢纽15日上午9时下泄流量增至3300m^3/s,整个调水调沙过程按照黄河花园口水文站3500m^3/s进行控制,较去年的调水调沙流量略有增加,为历年来黄河调水调沙的最大流量,以期达到更好的冲刷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黄蜀葵在海南水稻田和坡地的栽培情况,采用水稻田起高畦种植,干湿交替排灌水,坡地开沟种植,定期喷水等方法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为水稻田产量高,平均每667 m^2(亩)产鲜花达954.2 kg;坡地产量低,平均每667 m^2(亩)产鲜花仅269.7 kg.结论为黄蜀葵在海南栽培宜选用水稻田,田间水分管理最关键.  相似文献   

20.
原题 在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下,某市的商品房成交价由今年3月份的14000元/m^2下降到5月份的12600元/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