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数十年来,这一节日让更多的民众了解并走进博物馆。今年5月18日,以“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为主题的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在各国展开。  相似文献   

2.
2008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促进社会变化发展的力量”,围绕这一主题,全市博物馆、纪念馆开展了“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市文管委组织全市60家主要的博物馆、纪念馆于5月17~18日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并在5月16日的解放日报、文汇报刊登专题彩版,详细公示了各项活动内容,以吸引更多的社会人群走进博物馆、解读博物馆、支持博物馆。  相似文献   

3.
《中外文化交流》2014,(7):34-35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全国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拉近博物馆与民众的距离,让“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63-264
2011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与记忆”,上海市文物局同绕主题,组织全市的博物馆、纪念馆在5月18日开展了系列宣传活动。5月18日上午,由上海市文物局、杨浦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主办的“博物馆与记忆——2011年上海市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杨浦区国歌纪念广场举行。  相似文献   

5.
国际博物馆协会(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简称ICOM)成立于1946年,是国际上规模最大的非政府性博物馆专业组织。它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支持和帮助各类博物馆机构,组织博物馆各领域的专业合作。中国是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时最早发表声明表示支持的27个国家之一,后因历史原因未能加入该组织。1983年,经文化部和外交部批准,中国博物馆学会宣布加入国际博物馆协会,并于同年建立了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国际博物馆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每3年召开一次的会员代表大会,大会历来受到博物馆业界、  相似文献   

6.
文博     
《上海文化年鉴》2011,(1):279-305
文博综述 2010年上海地区文物博物馆事业以“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在上海召开、“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在上海举行为契机,对国内外著名博物馆广泛联系、沟通,商借各馆珍藏精品文物;对国内外著名文物收藏家进行专业交流,深入开展学术探讨;全市文博单位和上海市收藏协会,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迎世博活动,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之际,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西安市人民政府和中国文物报社联合承办的第七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揭晓,首都博物馆的《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被评为“最佳制作奖”。[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上海地区文物博物馆工作,紧贴时代主旋律,开展了全市文物普查,组织了上海2008华人收藏家大会,实施了博物馆免费开放,结合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以及迎奥运、名人纪念等,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有力地促进、推动了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综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出现了文物保护有成果,考古发掘有收获,文物利用有效益,文物监管有力度,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中外文化交流》2007,(6):92-96
陈可之油画《远古三峡风》登陆北京,“大未来画廊”在京开幕,行为艺术家段英梅在科隆艺博会,《紫泥清韵-故宫博物院宜兴紫砂展》,故宫博物院5·18国际博物馆日新举措,《纽约三人行》在北京,台湾“北京新时代画廊”开展,法国艺术家黑玉祺作品展。  相似文献   

10.
国际博物馆协会第十一届大会《章程》明确规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教育和欣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一年一度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在熙熙春风中翩翩而至。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快速发展,吸引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联合国教  相似文献   

12.
文化延续之命脉——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今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世界各国以“博物馆与非物质遗产”为题举办了各种纪念活动。无独有偶,在国内持续的“遗产热”中,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制作了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占很大比例的长达6小时的节目,并在当天重复播放了3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热点话题成为“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的亮点,中央电视台还将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中国昆曲和古琴再度重点介绍,使观众在回味这两朵艺术奇葩风采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教科文组织通过实施“代表作”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情况。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有…  相似文献   

13.
武汉博物馆于"5.18国际博物馆日"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特别推出《名家国画、油画精品展》、《武汉古代历史陈列》、《翡翠艺术展》,并组织文物鉴定专家为市民免费鉴宝,同时现场发放300余册《武汉文博》、展览简介等文物资料,播放文物法规录音等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4.
<正>为响应武汉市委、市政府建设"文化五城"的号召,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拉近博物馆与广大青少年之间的距离,2014年度"童心飞扬、绽放武博——小志愿者暑期体验活动"再次启动!该活动是武汉博物馆青少年活动的品牌,经过历年的成功举办,赢得了极佳的社会口碑,也形成了武汉博物馆较为稳定的小志愿者队伍。2014年7月初,武汉博物馆通过官网、微博和相关媒体面向社会招募小志愿者,通过海选的形式在报名的青少年中择优挑选出30名,于7月9日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出"要系统梳理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习总书记首先就提到文物,说明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博物馆藏品利用、展示、科研的高度关注。201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体现了国际博协对博物馆藏品的高度重视。我国对博物馆评估定级,博物馆"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就是其中极具分量的评判条件之一。当前,我国很多博物馆偏重于藏品收集、轻视于藏品研究的现象十分突出,一味追求藏品的数量和质量,以充实藏品库房为第一职能,对博物馆藏品除了保护、展示等基础性工作之外,如何加强对藏品的科学研究与内涵挖掘,充实藏品的信息量,让藏品真正成为博物馆与社会大众之间交流的纽带,已成为当前博物馆界必须认真解答的一项重要课题,而且迫在眉睫,时不我待。  相似文献   

16.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特展》题写序言。此展自2014年4月11日开幕以来,广受群众热捧,展出作品虽然不多,但都是跨法国艺术500年历史的精品。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在上海博物馆做了“历史与艺术并重”的主题讲座,从《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说起,讲述国家博物馆近年的展览策划与运作等内容。现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许多著名的博物馆内,展示着各种各样充满历史记忆的文物和艺术品。然而,这些珍品大都是殖民地时期统治国从别国那里运回本国的。如今作为"人类共同财产"的博物馆,已经开始应文物"归还原来的土地"的呼声有所行动。  相似文献   

18.
2010年5月28日,第十届"相约北京"联欢活动在56个民族欢快歌声的旋律中,落下了帷幕。自4月27~5月28日整整的1个月中,超过150场演出,由来自英、法、美、西班牙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艺术家、30多个艺术团体,共同奉献的这场文化盛宴,使脍炙人口的"相约北京"联欢活动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五彩平台。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6月30日至7月3日,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丰富博物馆活动内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汉革命博物馆连续四天举办丰富多彩的庆"七一"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省市党史专家彭晓保、卢小平、汪连天和曾成贵坐镇武昌农讲所大教室,每天一个讲座,从"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铁血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春节期间,武汉博物馆联合共青团汉阳区委员会、汉阳区青少年教育办公室举办的“博物馆奇妙日体验行”寒假户外体验营活动在武博举行。汉阳区外来务工子女和贫困家庭青少年近五十人来到武汉博物馆做客。孩子们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探寻武汉城市起源,通过“青铜器对对碰”、制作纹饰拓片等互动游戏,了解盘龙城国宝级文物背后的故事。在“乡间画记”木版年画展厅,孩子们聆听了“年”的故事,亲手张贴“门神”“年画”“春联”,亲身感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