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传统型的新闻人才已经不能适应媒体高速发展的需求,复合型人才成为媒体市场的抢手货。越来越多的媒体用人单位在照收人员时倾向于具有其他专业背景,同时又通晓新闻业务的人才,新闻专业毕业生在与其他专业毕业生的竞争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5,(A2):162-163
信息时代,媒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使媒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新媒体的迅速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新挑战,在这种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媒体对人才需求有了新的方向,民办高校新闻专业主要为社会培养新闻专业人才,当前新闻类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很多新闻类职位需求量已经达到饱和,而且有些媒体招聘人才时已经不限于只招收新闻类专业的毕业生,这样的状况令新闻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更令人担忧。本文通过分析新闻专业发展概况及新闻专业人才就业现状,从多元化就业渠道对新闻专业人才的就业前景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魏云  顾斌 《教育与职业》2006,(25):78-79
新闻(传媒)专业的毕业生长期以来都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很多人甚至认为只要考上了新闻(传媒)专业.就等于一只脚跨进了新闻单位的大门。但是,在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甚至走向白热化的今天,各媒体对新闻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热门专业的背后.存在着深深的就业隐忧。  相似文献   

4.
目前全国新闻院校在校生人数可能在10万人以上,而大多数受访的新闻单位都表示,一般的采编人员已经饱和,毕业生供大于求的情况十分明显。由于近年来各院校纷纷开设新闻类专业,导致毕业生数量大量增加。近两年,中国新闻教育学会访问了近40个新闻单位,大多数单位表示一般的采编人员已经饱和,他们现在需要的是一来就能马上顶用的高质量人才;需要既懂新闻又懂经济的媒介经营管理人才;需要除新闻专业外,还掌握另一门学科基本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新闻院校在校生10万 传媒人才供大于求$天津热线  相似文献   

5.
一、非新闻专业学生新闻成才现状新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一般为新闻媒介机构、机关事业单位或企业的宣传或公关部门。但是在不少高校,新闻专业的毕业生从事对口工作的比例并不高,在媒体单位就业情况不景气。与此同时,有一批非新闻专业学生,通过大学四年的历练,出版了个人新闻作品集,获得了不少新闻媒体、党政单位、知名国企的青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所面临的问题,是蓬勃发展的传媒专业与毕业生就业渠道的日趋狭窄形成了一对矛盾,社会各界要求改进新闻教育方式和课程内容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新闻传播专业开设广告学课程意义的探讨,说明新闻传播专业开设广告学课程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策划人才、媒体经营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拓宽传媒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7.
当越来越多民办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活跃在新闻媒体第一线的时候,当越来越多民办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成为各大企业的骨干人才的时候,民办新闻专业与公办新闻专业的PK较量便不可避免地拉开了帷幕。而成立于2000年6月的西安欧亚学院人文学院新闻传播系正是凭借着这种不断接受挑战,不断进取的生存姿态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该院新闻传播系的刘山河主任来逐一破解他们一步步从边缘逐渐走向主流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8.
巴山蜀水育英才预备役专业毕业生杨文丰追踪王介福四川省南汇县小河职业中学预备役专业1994届毕业生杨文丰最近在部队小有名气了:他撰写的200余篇诗歌、散文、杂文、新闻被中央、省、市报刊、电台采用;他成才的过程启示着不少人。杨文丰出生于大巴山深处的一个温...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学教育要大力增强四个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媒体机构对刚走出校门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一些毕业生颇多微词。电视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后首次进入电视台的比例始终不是很高。这就暴露出广播电视新闻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醒有关学校在构建电视新闻学知识和价值体系时,务必增强新闻意识、受众意识、媒介素养意识以及电视新闻的实战意识。  相似文献   

10.
现代大部分的毕业生都面临着就业问题,特别是音乐专业的学生,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随着我国经济的飞快发展,高校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大部分的高校都在扩招学生,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是人们十分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媒介融合趋势下我国专业新闻教育的时代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web2.0网络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新媒体的介入,新旧媒介之间的融合越来越多,媒介融合被许多学者称为媒介的必然归宿.目前,专业新闻教育已经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在媒介融合视域中专业新闻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局限,这要求新闻从业者、新闻教育者在媒介生态转型下积极适应"大新闻、大传播"的时代要求,进一步加强媒介融合或者融合媒介.这是我国专业新闻教育的时代走向.  相似文献   

12.
现今,随着开设新闻学专业的高校雨后春笋般涌现,随着新闻学专业学生成批量地“生产”,越来越多的学校在新闻教学中疏于对学生必备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应地,许多新闻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水平也愈来愈受到用人单位的质疑。鉴此,如何适应媒体需要,在新闻专业教学中完善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是新闻教学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新闻专业对口就业率低,原因有两条:一是毕业生数量供大于求;二是毕业生质量不高,专业技能不过硬,没有特色,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从根本上讲,新闻专业教学缺乏实用性,理论多、实践少,学生很难提高动手能力以满足社会需求。本文试图从高职院校新闻专业的教学与就业现状入手,分析新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为提高高职院校新闻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和就业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纪树仁 《时代教育》2012,(13):197+199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职业型实际应用人才,高职院校的新闻教学培养目标,主要是为新闻媒体单位输送适合于新闻工作一线的编、采、写人员。但是我国高职教育的新闻专业尚存在着教学环节不健全、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教材建设不配套、缺乏"双师型"师资等问题,使得新闻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适应新时期新闻传播岗位的需要。我们必须要面对新闻媒体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探索,在教学上加以实施改革,真正培养出实际应用型的新闻人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工作现状的实证调查,分析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的社会效果.发现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越来越宽,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类型越来越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越来越宽泛.更加侧重于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新闻传播学教育应当注重专业化教育与通才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知识灌输与能力培养三者的结合.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传媒迅猛发展和高校大规模扩招的有力推动下,我国高校新闻教育蓬勃发展。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提供的最新数据,我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已达661个,在校生超过13万人,每年毕业生达3万余众,面临着就业的严峻形势。而在全国有新闻传播学科及专业的300多家高校中,地方本科院校所占的比例不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被冠以不会写新闻的帽子而被传媒单位排斥,这表明新闻传媒业结构、形态、体制和功能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更表明新闻教育与业界需求脱节了。文章根据"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的教改经验,认为可以通过精讲案例、观摩新闻和课外实训来提升学生的新闻敏感和采写水平,形成新闻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高校新闻教育中学生临近毕业学年到单位实习的传统模式无法满足新闻专业的实践性要求。"四年实习法"的提出将最大限度地改变高校新闻教育与就业相脱离的问题,客观上缩短新闻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职业技术》2005,(3):13-13
日前召开的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新闻发布会上的信息显示,2004年黑龙江省高校各专业毕业生就业冷热不均,境遇迥异。  相似文献   

20.
当前新闻类专业的人才就业情况并不十分乐观,高职新闻专业毕业生要想在将来的就业中拥有一席之地,其基础能力方面的教育应有待加强.同时要注意提高学生对基础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