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刘艳凤 《青年记者》2007,(18):48-48
从1995年开始,一种不同于《望》等传统期刊的新闻类期刊在国内悄然兴起,如北京的《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广州的《新周刊》、《南风窗》、上海的《新民周刊》等。但是,相对于《读者》、《知音》、《家庭》等文摘类与生活类期刊,上述新型新闻类期刊还远非其对手;甚至相对于如《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历史悠久的文学期刊,上述新闻类期刊同样不能匹敌。到目前为此,中国几乎没有一份真正能影响主流阶层的新闻类期刊杂志。市场呼唤新闻类期刊,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新闻类期刊业发展,笔者试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新闻时政期刊核心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丹 《新闻前哨》2004,(12):47-48
与《瞭望》和《半月谈》等传统体制内的新闻时政期刊不同,现在主流媒体创办的新闻时政期刊萌发于市场,既然是面对市场、参与竞争,就必须具备“核心竞争力”,这是市场竞争中最基本的元素。新闻传媒的核心竞争力是指该传媒在经营和发展中胜过竞争对手的核心的资源和能力的总称。具体地说,它是该传媒以其主体业务为核心形成的能够赢得受众、占领市场、获得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毛晓东 《新闻传播》2009,(10):84-8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媒体也逐步走向了市场化的竞争,各级电视台和电视频道为争夺本地观众.正在上演一场新闻大战。在南京,《南京零距离》、《绝对现场》、《1860新闻眼》、《直播南京》群雄并起:在杭州,《阿六头说新闻》、《1818黄金眼》、《新闻天天说》相互对擂:在郑州,《民生大参考》、《新都市报道》、《直播郑州》同室操戈:在长春,《守望都市》、《最近新闻》、《直播吉林》、《城市速递》并驾齐驱:还有上海的《新闻坊》、安徽的《第一时间》、湖南的《都市一时间》、福建的《现场》等栏目相继推出,  相似文献   

4.
撰写新闻业务论文,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课题。笔者从1984年3月《邵阳日报》创办时首批进报社至今,十分注重紧密联系新闻实践进行学术研究,把自己的认知和感悟撰写成新闻业务论文,发表在《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记者》、《新闻战线》、《中国报业》、《中国地市报人》等报刊杂志上,总结其做法写成此文,仅供新闻媒体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照 《新闻前哨》2012,(10):94-94
一、民生新闻提升的背景民生新闻出现之后大放异彩,各大电视媒体竞相开设民生新闻栏目,仅江苏卫视就先后开设了《南京零距离》、《1860新闻眼》、《直播南京》、《服务到家》、《法制现场》、《标点》等民生节目。此外,热播的还有安徽卫视的《第一时间》、河南电视台的《都市报道》、广西卫视的《新闻在线》等。这些民生新闻频道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普通民众的收视需求,赢得了民众的广泛好评。然而,在热播背后民生新闻的“媚俗化、低品位、琐碎化”也开始被人诟病。普通民众对民生新闻过分报道一些“芝麻小事”,过度批评一些负面事件开始不满,对民生新闻的关注度也不似刚开播时热情。在这种情形下,民生新闻开始寻求更适合的发展道路,把报道视野放大放远,注重报道题材的多样化、报道内容的深刻化以及报道手法的多样化,同时关注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力争为社会民众构建一个公开化的平台,成为沟通政府和民众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季苓 《青年记者》2009,(18):54-55
新闻杂志是报道、解释国内外重大时事新闻的杂志,形式以深度报道和评论为主。封面相当于新闻杂志的“头版”,是新闻杂志的“门面”。一些世界知名的新闻杂志,如美国的《时代》、《新闻周刊》,德国的《明镜》,英国的《经济学家》等,都很重视杂志封面的设计制作。在我国,一些新闻杂志也在借鉴国外新闻杂志封面设计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的模式,体现出不同于其他新闻杂志的个性。  相似文献   

7.
新闻链接     
《新闻世界》2006,(11):21-21
《记档案》作为国内推出的惟一一档以记为嘉宾的人物谈话类节目,自2002年10月创办以来,一直坚持彰显镜头背后的镜头,凸现视角之外的视角,感动了多少电视观众与专家学,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中华新闻报》、《汇报》、《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世界》等报刊先后做了大篇的专访和报道,中国三大门户网站之一的“新浪网”还将《记档案》评为“2003年度中最有特色栏目”。在全国性评奖中,《记档案》也屡屡中彩:2002年度荣获“安徽新闻一等奖和中国新闻三等奖”,2003年度荣获“安徽广播电视新闻奖十佳栏目奖”。  相似文献   

8.
李昌平 《新闻前哨》2005,(10):47-48
创新是推进新闻事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是新闻的生命之源。中国的电视新闻,相比较而言,恐怕没有哪一个时期像现在这样--创新步伐如此之快。当理论界还在不知疲倦地研究《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访谈类节目,还在多层面回味“伊拉克战事直播”的时候,新生代的、以江苏台《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大型民生新闻栏目正如火如荼地风靡全国。在湖北,一场民生新闻的硝烟也开始点燃。2004年11月8号,湖北电视台推出了《现在直播》、同年12月18号,湖北经视推出了《经视直播》,2005年9月6号,武汉电视台也推出了一档一个小时题为《百姓连线》的大型民生新闻栏目。这些新闻栏目以一种崭新的播报形式和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羁绊为电视新闻的创新之路树起“标杆”。  相似文献   

9.
如何对待新闻事实,是检验新闻人能力素质的试金石。有些人面对一大堆新闻素材,往往因不得要领而无从下手,而有些人则善于提炼出最能反映新闻主题的典型新闻事实的材料,迅速写出一篇新闻佳作。作为一名新闻人,要不断提高提练新闻素材的能力,在用典型新闻事实说话上下功夫。刊登于2013年2月26日《前卫报》二版头条位置的消息《履新40天装备练过关》,就是一篇善于用典型新闻事实说话的范文。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曾被称为职务最高的新闻记者和评论员。他一生中在不同时期为《红色中华》、《新中华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和新华社提供过大量消息等新闻稿件。还亲自撰写了许多优秀评论。笔者最近系统地学习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和《毛泽东选集》中的新闻作品.认为毛泽东的新闻评论作品特别是他后期撰写的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11.
范敬宜是我国当代著名报人,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中文系,1951年投身新闻事业,历任《辽宁日报》副总编辑、《经济日报》和《人民日报》总编辑等职,2002年4月被清华大学聘为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从事新闻工作长达半个多世纪,他的新闻作品生动地记录和反映了新中国历史的变动,其中很多评论作品是中国社会特别是农村的真实写照,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改革、社会发展的脉络。在新闻实践中,范敬宜逐步形成了其独特的新闻观。笔者从如何发现和采访新闻、如何写新闻,如何提高记者的素养等方面,把范敬宜的新闻观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陈臣 《新闻爱好者》2008,(12):38-39
一提到民生新闻,大家最先想到的是2002年元旦开播的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大型新闻直播栏目《南京零距离》。后来又有江苏卫视的《1860新闻眼》、安徽经视的《第一时间》、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等。贴近性、本地化、原生态是它最为突出的特征。用原生态的语言也就是老百姓的语言解读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先后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新华日报》、《中国乡镇企业报》、《南通日报》等中央和省、市级报纸上发表头版头条新闻近120篇。今天回眸这120篇头版头条新闻的采写过程,体会颇深。头版头条是报纸的“眼睛”,那么什么样的新闻才能成为头版头条呢?在选择重大新闻题材时我注意把握以下4个方面:一是抓好基层党委在贯彻落实党中央方针政策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题材。所谓重大题材,是指新闻作品的内容在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乃至在全国有很大影响,为社会所关注。地方党委、政府在贯彻落实党中央方针政策的过程中出现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各地方电视台新闻栏目异军突起,成为我国电视新闻领域的义一道靓丽风景,例如:江苏台的《南京零距离》、北京台的《第七日》、湖南台的《晚间新闻》、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杭州台的《明珠新闻》、陕西台的《都市快报》等,都以挖掘本地民生新闻、创新新闻播报方式,冲破电视剧和各类娱乐节目的重重包围,获得了其他自办栏目难以望其项背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15.
薛蕾 《新闻通讯》2012,(2):60-61
受众需要什么样的民生新闻,在民生话题热度居高的当下.依旧是很多媒体人在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从《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南方日报》等全国和省级大报,到《无锡日报》等各地方党报,都出现了做“大民生”新闻的趋势,各级党报越来越重视新闻的民生视角,传统的时政新闻和经济新闻等主流新闻板块都在花大力气发掘自身题材中的民生元素,呈现出越来越鲜明的民生化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来的民生新闻板块面临着两种选择,一种是淹没在诸多新闻板块民生化的大潮中。逐渐失去特色,越来越边缘化;另一种就是坚持自身的报道方向,打造属于自己的主流影响力。近年来,无锡日报坚持了后一种选择,在“大民生”的新闻趋势中,坚持塑造民生新闻独特的表达体系.反映不同于其他新闻板块的民生诉求,以民生新闻特有的竞争力打造主流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自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开播以来,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重庆电视台《天天630》、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杭州西湖明珠电视台《阿六头说新闻》等一批民生新闻栏目,都受到观众的空前欢迎,成为当地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新闻栏目。电视民生新闻为什么一问世就广受欢迎,电视民生新闻的优势在哪里?  相似文献   

17.
(一) 《新闻之友》是西安日报社的一个小小的别致的窗口,它创刊于1993年,是研究新闻业务的专业刊物,刚创刊时,名叫《记者之友》,后来因为该刊名面对的读者和作者群似乎有局限才更名为现名的吧。 这是个内部刊物,正因为内部,才显出它的独特。它为编辑、记者以及报界同仁和广大通讯员提供了一个探索新闻改革、研究新闻业务、交流编采经验、了解国内外传媒动态的阵地。它曾发表过省内外新闻界许多朋友的有理论深度、有独到见解的文章,它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专业新闻工作者和广大通讯员的工作和生活。它不但开设了许多斑斓多彩的小栏…  相似文献   

18.
新闻学是一门应用学科,新闻业务作为新闻学中的骨干课程,是培养学生新闻素养、动手能力以及新闻业务水平的关键性课程。新闻业务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及新闻评论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将书本知识实践化、技能化,  相似文献   

19.
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深入民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波 《新闻三昧》2006,(7):23-25
近年来,以北京电视台《特别关注》、《第七日》、《生活面对面》、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等节目为代表的一批关注和反映百姓生活的电视民生新闻类节目脱颖而出,并在收视率、社会反响和公信力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些新闻栏目在各台长期稳居收视率前五位。一时间,无论是电视媒体还是纸媒体刮起了一股民生新闻热,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民生新闻之所以深受欢迎,赢得民众的关注,这是媒体市场化竞争加剧、大家开始意识到要加强对受众感兴趣内容的报道的结果,并为其在民众中树立了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和《中国新闻周刊》这四家新闻类期刊占据了目前中国新闻期刊市场的大头,而新秀《南方人物周刊》则在创刊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发行量飙升至30万份,显露出新闻类期刊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