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修辞学视倒喻为一种本体和喻体次序颠倒的修辞格。本文梳理前人有关倒喻的(reverse metaphor)研究,结合镜像修辞理论,认为人们对倒喻中本体与喻体关系的认知类似于镜像理论中的"他者"对"自我"的影响。倒喻的"倒"不在于本体和喻体位置之颠倒,而在于语言形式与人们观念及心理上的理解存在偏差。从认知角度对倒喻的语用效果进行理解与阐释,可以丰富倒喻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重要的常用的修辞手法,矛盾修辞法常被运用于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其运用能够对表达的观点起到强调,烘托气氛和深化主题的作用。本文将介绍修辞法的含义﹑分类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店名研究已成为社会语言学的重要课题。"前景化"是近年研究文学语言的一个新的视野与角度,店铺命名本质上是一种语言艺术,"前景化"修辞同样适用对社会语言的阐释。徐州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商贾云集,店名棋布。笔者实地考察了徐州市区主干道商业街并用笔和相机忠实记录了600余店铺名称,梳理其中的文字信息,从"前景化"角度探讨其修辞特点、效果、动因及语用策略。"前景化"策略具体有"偏离"和"平行"两种形式:命名者一是通过字型、语音、语义的偏离颠覆传统;二是运用对等原则,在语音、词语、书写三个层面使用"平行"手段。徐州店铺名称"前景化"修辞运作动因主要有语用动因、认知动因及语义动因。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潜性"词语的生成很可能一时无法穷尽;新的名物词的生成有时会成为词语"空符号"。修辞要求"立其诚",然社会生活中语言交流之场合、情境纷纭复杂,致修辞"立诚"甚为不易。语言创新难,故"句样"有着强大的艺术生命力。诗文作品的隐喻性往往会导致对作品的修辞性误读,误读也会带来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不能割裂;而是应该遵守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情境的"五不离"原则.  相似文献   

6.
当今的修辞研究常把孔子在《周易·乾·文言》中提出的"修辞立其诚"作为修辞学科的学术态度。辨析每个语义单位的意义,理清"修辞"和"立诚"的语义关系十分重要。修辞,包含修饰言辞、经营内容两个方面。立其"诚",道德层面的"诚"与"修辞"的"诚",这二者相辅相成。"立其诚"被认为是修辞的出发点与原则,作为修辞的目的也是要遵守的。  相似文献   

7.
"改字"是一种通过故意写错字或形体怪异之字来暗示寓意的修辞方法.作为修辞现象至今未见有人专门研究,却有人否认"改字"是一种修辞现象.改字与拆字同属于谜语中"体目文字"一类.表现形式的特点大同小异,寓意特点本质相同,理应有同样的修辞资格和修辞地位.忽视乃至不认为"改字"是一种修辞现象,不仅是不恰当的,而且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8.
成语中比喻的修辞艺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比喻修辞的文化选择:首先是寓言故事的丰富文化内涵;其次是喻体的选择带着鲜明的文化色彩;再是庄重、典雅的"四字格"形式符合汉文化的审美要求;二、比喻修辞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较喻、扩喻、倒喻等。三、善用动植物、自然现象作喻体。  相似文献   

9.
周俊海 《海外英语》2014,(13):236-237
该文从现代西方修辞学的视角,将商务谈判活动视为一个修辞过程,运用西方新修辞学的"修辞情境"理论来研究情境对商务谈判效果的影响。将修辞情境分为急需、受众、限制、时机等四个要素,并结合修辞情境的四要素对商务谈判实例进行分析。该文认为修辞情境理论及其研究成果对商务谈判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香椿树街"是苏童小说颇具特色的修辞幻象,其逐步生成的轨迹表现为:文本系列化的修辞选择--推动"香椿树街"修辞幻象生成;"少年人"--赋予"香椿树街"修辞幻象以生命;词语制造悬念--渲染"香椿树街"修辞幻象的神秘氛围;叙述形式独特--产生"香椿树街"修辞幻象真实感的动因.  相似文献   

11.
西方修辞批评的繁荣是20世纪西方修辞学发展的一大重要标志,也是当代西方修辞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修辞批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已经与修辞理论交织在一起,成为修辞理论与实践之间不可或缺的研究领域。本文从定义、范畴、对象、目的等侧面,主要探讨修辞批评的内涵,特别是修辞与修辞批评之间、文学批评与修辞批评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消除误解,加深对于修辞批评的理解,对于建构修辞批评的体系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修辞学角度出发,对"门"的本义、空间意蕴及其空间转喻进行了分析,并运用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对"门"的范畴化与再概念化予以了阐释,试图勾勒出其认知图景。最后本文讨论了"X门"修辞结构的修辞动因。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修辞学的角度论述了孔子的“辞达”与“辞巧”观,认为“辞达”与“辞巧”具有辩证统一性,“达”与“巧”的对应关系是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之间的关系,最后文章还指出“修辞立其诚”是“辞达”与“辞巧”的大前提。  相似文献   

14.
汉语修辞艺术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重视审美"距离"的正确营构和解读。"距离",本是中外美学、文艺理论中一个常用的术语,将其引入汉语修辞艺术中,旨在丰富汉语修辞艺术理论体系,为科学的建构和解读汉语修辞艺术提供帮助。在解读其内涵的基础上,又从外延上,即时空距离、心理距离、逻辑距离、情感距离等四个方面进行大胆阐释。"距离"是汉语修辞艺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概念",距离"在汉语修辞艺术中的运用无处不在,使用中尤其要把握好度。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公”与“私”的形义系统,分析了它们对立的修辞关系;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对其中所蕴含的关于“公”与“私”对立统一的人格修辞意义进行了阐释;从经济体制的层面,分析了公私合一的政治修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春燕 《快乐阅读》2011,(27):83-83
很多学生在平时已积累了不少的作文素材,练笔文章也写了不少,然而一到真枪实战时还是会没有章法,写不出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的高分作文来。作文的语言是文章的肌肤,语言贵在修辞。一、妙用"比喻"比喻是汉语运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花儿"不仅注重言语符号本身的建构,更注重这种话语形式所产生的表达效果,透过这种修辞文本往往可以窥见其深层情感的体悟等。使用人本主义层次理论、格式塔异质同构理论、心理补偿功能与机制等心理学理论,解读"花儿"修辞文本,发现"花儿"修辞文本表现心理世界,心理世界影响"花儿"修辞文本。  相似文献   

18.
王希杰先生将语言世界、物理世界、文化世界、心理世界统称为"四个世界"。它以语言世界为轴心,结合物理世界、心理世界、文化世界及"四个世界"之间的层次关系,探讨并完成"四个世界"理论对汉语修辞的思想观念上的革新、研究方式方法上的突破,并以此为切入点,着重研究解释汉语修辞的发生原理、运作机制,从而反映修辞的本质和规律。用"四个世界"理论阐述汉语修辞现象,理解起来简单明了,把握实质轻松自如,具有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精神内涵。利用"四个世界"理论,可以使我们从更为广泛更为宏观的方面理解修辞,更为简便更为明了地掌握修辞,更为恰当地发挥修辞的语用功能,从而超越以语言为本位的狭义的微观的传统修辞观念。  相似文献   

19.
唐宋时代兴起的“活法”,不仅涉及到学创作的问题,而且还触及到汉语修辞的问题。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活法”是汉语修辞所特有的语言的语法与言语的修辞、固定性修辞规则与临时性修辞策略的辩证统一。它反映了中国人善于在言语与语境的普遍联系中感受和认识修辞意义的修辞传统,是中国古代修辞方法阴阳并用、正反对待的基本模式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伯克的"同一"修辞理论出发,通过法庭开庭和总结陈词英语演说的实例,从四种主要的手段即比较类比、比喻、修辞问句和重复排比来说明"同一"理论的三种策略即"同情"、"对立"和"无意识"策略在法庭演说中的表现方式及其作用,揭示了有效的同一修辞策略的最高境界是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