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爱父母,是人类的一种最古老的情感。《尔雅&;#183;释训》说:“善父母为孝”。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长大了要以一片孝心报答父母的恩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2.
“孝”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美德,这种美德一直轻轻地荡漾在我家。 我爷爷84岁了,奶奶74岁。他们的牙齿都只剩下两三颗,脸上布满皱纹,如同一条条小鱼。爷爷走起路来颤颤巍巍,需要靠轮椅做帮手。爷爷奶奶有三子一女:大伯、二伯、姑姑和我爸。平时,除了大伯,其余的子女都不在爷爷奶奶身边,但他们都牵挂着自己的父母。  相似文献   

3.
“欲求人人成才,先求人人成人。”而如何才能成“人”呢?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给人们指出了一个成才与做人的标准。这“五常”包含了为人处世应该具备的美德,并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下来。到今天,面对新的实际情况,如何把这种美德流传下去,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探讨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引导学生懂得关爱父母,我在任教的两个班的110名学生中布置了一次特殊的家庭作业:为父母洗一次脚,并把洗脚的经过和感受写下来,希望父母签上他们的感受。学生听了目瞪口呆,引用学生作文中的话来说便是:“听到这个作业时,我不禁笑出声来,太可笑了,怎么是给父母洗脚呢?老师怎么会布置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作业呢?”另一个同学则写道:天啊!老师有没有搞错呀!是父母给我们洗脚吧!第二天给学生批阅作业时,我被这份特殊的作业感动了。学生作文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滴滴真情,透出儿女一份份诚挚的孝…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有着对国家忠诚、对父母孝顺的美德。从“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陆游,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再到“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的邓小平,忠于祖国、热爱祖国之情一脉相承;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孟子,到“谁言芳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孟郊,再到“只要有时间就一定会在母亲床前尽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朱德,始终贯穿着一条“百行之首,以孝为先”的红线。为什么人们会对听母亲话、“精忠报国”的岳飞肃然起敬?就是因为在这位民族英雄的身上体现出“忠”“孝”两全的美德。  相似文献   

6.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这种传统美德正面临被丢弃的严重局面时,我认为社会上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教育好下一代珍视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如何让学生学会“理解”和“感恩”?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7.
“欲求人人成才,先求人人成人。”而如何才能成“人”呢?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给人们指出了一个成才与做人的标准。这“五常”包含了为人处世应该具备的美德,并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下来。到今天,面对新的实际情况,如何把这种美德流传下去,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探讨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孝化是关于孝的观念、规范以及孝的行为方式的总称。传统上,孝化即指孝道,它所涉及的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家庭伦理关系的处理问题。既有理念上的又有实践上如何具体操作的方式。《孝经》的说法“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行则要“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  相似文献   

9.
高中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当今在高中阶段出现的援交、自杀、不尊重师长等现象与我们只注重高考,而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做人教育这一现象正相关。那么作为一个历史教师,怎样从立足历史课堂,渗透德育特别是孝文化教育,发挥历史课堂的美育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孝"文化的考点渗透。1.商代的"孝"。"孝"在甲骨文中原义为"奉先思孝"。"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吻合,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  相似文献   

10.
百善孝为先     
孝,这个古老而又现实的话题,今天已越来越被提起。人人都有父母长辈,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千千万万龙的传人奉行了数千年,可是,欲说“孝”字,还真不容易!想说“孝”字不容易,是因为这个神圣的字眼多少年被一个“左”  相似文献   

11.
尊重长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诗经》上有一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感叹和赞美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唐朝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表达了孝敬父母的渴望。而“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的古训,则督促后辈履行对父母的赡养和孝敬。可以说,以爱护幼儿和孝敬长辈为核心的家庭美德,几千年来代代相传,形成了中华民族伦理观念和道德品质的精华部分。新世纪的家庭教育,应该更加重视孩子的孝敬教育。我们培养的是现代社会的文明人,对于精神文明有着极高的要求。不难理解,一个不懂得孝敬父母、不具备起码道…  相似文献   

12.
“孝”曾是中国传统教育、社会教化产生的根源。正如孔子所说:“夫孝,道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但是在当今,有不少家庭不是要求孩子孝敬父母,倒是对孩子娇生惯养,百依百顺;有不少学校,孝敬父母的教育未被纳人到育人的工作中。事实上,独生子女不孝敬父母所致的诸多问题正日益显现,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为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我校制定出小学生孝敬父母品德量化测查评价标准,共10条。这10条标准是:①关心父母的饮食起居、身体健康,主动帮长辈做事。②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  相似文献   

13.
一、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感恩教育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中,第一项就是“仁爱孝悌”,这也是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其中“孝悌”是根本,其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孝”是我们中华民族从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中提炼出来的传承人性文明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14.
【主题解读】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终生难以报答。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一切美德之首,是做人的根本。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代百里负米,弃官寻母的故事(当然,诸如埋儿奉母的故事还是要辩证去看的),让人唏嘘不已;当今捐肾救母,退学为母的故事,同样令我们感动万分。  相似文献   

15.
《诗经》中有这么一段话:“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孝”字解释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从字面上来看“孝”这个字很有意思,上“老”下“子”就是“孝”。由这个“孝”字可以联想到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我们每个人都是“子”,又都将会是“老”。当我们是“子”的时候,“老”人教育我们,抚养我们,直到我们成人、立业、成家;当我们成长起来的那天,“老”人的后半生就要靠我们去搀扶、去关心、照料,所以“孝”字里的“老”是没有下一半的,那一半里是“子”的关心、搀扶;而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老”,我们也要去教育、抚养我们的下一代人。“老”与“子”就是这样的循环,血脉、情理、道理,民族的文化都在这样的轮回中生生不息。我们常说的家庭教育其实都只不过是生活中的点滴行为的影响,为人“子”的时候也是在为人“老”,我们想自己的“子”如何对待我们这个“老”,就要先对我们的“老”做出我们这个“子”该做的事。道家的“道”是轮回不止、生生不息的,“孝”也是这样的,我们常说的“孝道”其实就是这个意思。曾子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在古人看来,最基本的孝是在物质上奉养父母,再往上是为父母争光,最高境界是尊敬父母,二十四孝便是极致。事实上,在儒家的思想体系里,孝者,不仅仅是对父母的赡养、敬重,还包括对死去先人的祭祀——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祭”文化的滥觞。那么,现代人对孝的理解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发现,养亲、敬亲、悦亲,对孝的这三点基本价值和基本精神的理解,现代和古代是一脉相承的。新的24孝正成为现代人对孝的新诠释。  相似文献   

16.
今人所言“孝敬”、“孝顺”等词,内中积淀有丰富的儒学内涵,需要我们细加体味。《说文》云:“孝,善事父母者。”言简而意赅,切中“孝”的两大要件:“孝”的对象——父母及“孝”所应持的情感态度——“善事”(很好的侍奉)。至于如何“善事”,一言以蔽之,  相似文献   

17.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核心的范畴之一。经过数千年之演进,“孝”无论是内容(孝道)还是形式(孝行)都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起源上看,“孝”的主要内容包括:“尊祖敬宗”、“事奉父母”、“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等,它都是含有强烈的社会意义。经过了“社会源起”、“家庭转向”两个阶段,现代意义上的“孝”则正向“社会回归”。“孝”在不同阶段中表现出不同的侧重点和特点。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变革而带来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东阳二中在全国首开“孝敬课”的做法,经《人民日报》、新华社、仲国教育报》等新闻媒体宣传后,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在全党、全社会抓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小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就中小学如何开好“孝敬课”这一课题做一番理性的思考,有其重要现实意义。一、要开好“孝敬课”,首先必须赋于“孝”字以新的内涵和时代意义“重孝”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孝从老省,从于,予承老也。”意思是说,做儿子的善事父母,谓之孝。这是天下的至理,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把此理发扬光大,形成一种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9.
“忠、孝、礼、义、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校的德育特色。去年,我校高二A(3)班面向全校和家长举行了以“孝”为中心的德育主题班会:“亲情润我心,孝心显我情”。作为班主任,身临其境,我被班会浓浓的情意感染了,大家也都流着感动的泪。作为教育工作者,由此,我深深地懂得育人育德来不得半点伪饰和生硬,它呼唤的是率真和生动。  相似文献   

20.
杨海凤 《现代语文》2006,(11):57-58
“孝”是中国传统中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孝经·开宗明义》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①孝最原始的内容就是亲亲,即孝敬父母。到后来,孝在政治方面进行了演延,古人将君臣关系比作父子关系,“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②“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③孝渐渐有了另一个方面的内容,即对君主、国家的孝,也可以理解为忠。从古至今,孝文化对人们产生了至深的影响,对武侠小说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父母、师父被人所害,自己不能替他们报仇,在古代被视为不孝,往往就因为报仇而展开了一段快意恩仇的故事。本文所关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