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此概念理解模糊,处理有关摩擦力问题时感到困难.为此,笔者认为摩擦力教学中应抓基础,抓根本,形成明显的思维线索,突出如下教学要点.一、要讲清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学生尚能熟练地背诵什么叫摩擦力,但忽视对摩擦力产生条件的理解,而这恰恰是全面认识摩擦力的关键,我们只有将此讲清楚,才能帮助学生掌握摩擦力概念.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有:(1)物体间直接接触;(2)接触面粗糙;(3)接触面间有弹力存在;(4)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这四个条件…  相似文献   

2.
摩擦力是接触面粗糙的相互挤压的物体间由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它分为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这是高一物理力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摩擦力认识上存在了许多概念性的偏差。应用时模棱两可。心中无底.其实只要把握好摩擦力方向的判定、大小的计算.就能透彻地理解摩擦力.  相似文献   

3.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学中一种常见的重要的力.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但学生在对摩擦力的认识和理解上却常常存在着误区,常见的有以下十种情形.  相似文献   

4.
摩擦力问题是高考的热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学生在分析摩擦力的问题时,常出现以下问题:对摩擦力产生条件中和摩擦力方向中的“相对”二字的含义理解不深刻,常常错误认为“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和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相似文献   

5.
摩擦力是由两物相互接触挤压、接触面粗糙的物体间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而产生的.许多学生对摩擦力的认识往往只限于平面运动情景,往往是一个物体运动而另一个静止的简单问题.对于因转动产生的摩擦力感到很陌生,下面分析几例。  相似文献   

6.
摩擦力的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难点,教学中应力图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摩擦力产生机理;摩擦力方向判别方法;摩擦力作功等方面引导学生加深对摩擦力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7.
摩擦力问题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它变化无常,素有“魔鬼力”之称.学生在平时练习和考试中,凡是有摩擦力问题出现的地方,错误率都比较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是学生对动、静摩擦力不分,乱套公式,摩擦力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难以判断.本文对摩擦力问题的易错点进行归纳分析,供初学者学习摩擦力时时参考,帮助学生顺利渡过难关  相似文献   

8.
摩擦力做功的教学,尽管在教学大纲中属较低层次的要求(A层次),但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却频繁考查.在教学中,学生都比较容易理解“摩擦力做功”的内容,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却常出错,或者对问题束手无策.由此可知,摩擦力做功是一个教学难点,由于摩擦力总是成对出现的,遇到实际问题时不少学生对摩擦力做功感到困惑,对此,笔者通过具体实例对摩擦力做功浅谈两点教学体会,以助学生理解摩擦力和掌握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摩擦力的教与学.始终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由于不正确的生活经验和错误前概念的影响,导致学生对摩擦力的认识产生了许多误区。本文笔者结合指导学生反思性学习实践的研究和教学体会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例举了高中生在学习中常见的几个误区.并提出了纠误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0.
张玉成 《物理教师》2004,25(2):5-5,7
高中物理教材中讲述摩擦力的产生机理,篇幅极少,对此学生有很多疑问.根据笔者的体会,认为摩擦力的教学中要讲清以下三个问题,以解释学生的疑问,开阔学生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在“摩擦力”教学中,笔者常常发现学生对“摩擦力”这个物理概念理解不准确,没有抓住物理概念的特点,忽视了物理规律的适用范围,忽视物理条件和物理过程。如有学生认为:1.“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2.“在任何情况下,静摩擦力皆可由公式fm=μ0N求得”,“静摩擦力总是在物体静止的条件下产生的”;3.“作用在物体上的摩擦力只能对物质体作负功”等等。这说明对摩擦力,尤其是静摩擦力,同学们还存在不少的模糊认识,下面我们对摩擦力作详细的讨论。一、物体间静摩擦力是否存在的判断方法判断静摩擦力是否存在有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摩擦力实验教学分析,让学生知道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判断出这两种摩擦力的方向。培养学生的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了解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各自产生的条件及规律。  相似文献   

13.
摩擦力是大家熟知的一个物理概念,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方向、作用效果以及受摩擦力作用的物体的运动状态等问题存在模糊认识,必须进一步澄清,以便使学生走出认识上的误区,为以后的学习铺平道路。(1)两物体接触面粗糙,不一定有摩擦力。有的学生认为只要接触面粗糙,一定存在摩擦力,这是不对的。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有相互作用的弹力、两物  相似文献   

14.
叶金胜 《快乐阅读》2011,(12):58-59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对于物体间是否有摩擦力、如何判断摩擦力的性质和方向、怎样计算摩擦力的大小,计算摩擦力所做的功,都是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现实生活中许多现象都是同摩擦力有关联的,学好摩擦力可以使学生解答生活中许多的问题。摩擦力也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考点,我是从摩擦力的产生、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应用这四个方面去进行教学的。  相似文献   

15.
正摩擦力是中学物理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如果不能深刻把握摩擦力的本质,将影响到对题目的正确理解,可能导致错误结果的出现.本文从摩擦力概念的内涵以及对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摩擦力做功的外延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进一步揭示摩擦力的本质属性,以求对摩擦力有全面深刻地理解.一、由概念的内涵解读摩擦力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这种阻碍相对运动的作用力称为摩擦力.摩擦力的产生需同时具备以  相似文献   

16.
误区一:摩擦力总是有害的.人走路时,由于脚相对于地面有向后运动的趋势,所以地面对脚产生一个向前的摩擦力,正是这个摩擦力,才是人向前行走的动力.所以人走路时脚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摩擦力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既是近年来的高考热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由于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及对物体的作用比较复杂,再加上生活中对摩擦力所获得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感性认识,所以对摩擦力的分析和计算还存在不少模糊的认识·一、产生条件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接触面不光滑,并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摩擦力·如有相对运动,则产生滑动摩擦力;只有相对运动趋势,则产生静摩擦力·不能简单的认为物体在运动就一定有滑动摩擦力,也不能只看物体不动就一定有静摩擦力·摩擦力是被动力,有时要根据物体运动规律来判断·如图1是一条…  相似文献   

18.
摩擦力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全面、正确地学习它,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两物体间要产生摩擦力,必须同时具备以  相似文献   

19.
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易错点。引发受力分析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摩擦力的分析错误,主要表现在判断摩擦力的存在、确定摩擦力的方向、计算摩擦力的大小等方面。本文以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为例,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三种.中学主要学习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摩擦力的教学包含了丰富的探究内容,如,(1)静摩擦力的大小是一个恒定的力吗?(2)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由什么来决定的?(3)怎样来求解摩擦力的大小?(4)静摩擦力的方向如何确定?(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6)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什么样关系?等等这些都可以设计成探究教学.学生在初中学习了这部分内容,所以对摩擦力有一定的了解,设计探究时可以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探究更加顺利地进行.下面我们分五个层次对摩擦力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