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文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逐渐加快,用于社会交流的英语是使用程度最为广泛的语言。尽管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对于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也足够重视,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影响大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因素仍然存在。本文试从高校英语教学中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一些高校英语教学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一般分为公共英语教学和行业英语教学,公共英语教学主要是为了学生考英语能力B级服务,为学生学习行业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行业英语主要是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讲授和专业理论知识、词汇知识、俗语等方面的英语内容,例如酒店管理专业就需要使用行业英语课程来讲授管理知识、酒店服务用语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授课和行业英语授课单位是不同的,公共英语一般由公共英语学院进行授课,所以在讲授课程时基本上和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点毫无衔接,这就造成了公共英语和行业英语有断档的现象出现,本文就是立足于这一点,提出了公共英语和行业英语有效衔接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在高职课程改革的前提和背景下,传统的传授纯英语语言知识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文章分析了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衔接的可行性,论述了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衔接的具体做法,例如加大教材开发力度、加强师资培训、改革教学方法等。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进步,我国已经逐渐走上了国际化的舞台,那么,能够提升我国的国际化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国际化人才,英语的教学开始成为了我国教学课程中的一大重点。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我国英语教育却只是成为了判断学生成绩好坏的一门功课,而忽略了英语教学的语言本质,忽略了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为了能够真正提升我国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他们的英语运用水平,改变现有的英语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我们要能够鼓励我们的英语教学工作者能够重视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促进我们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全面提升我国英语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张凌然 《海外英语》2014,(18):96-97,100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进步,我国已经逐渐走上了国际化的舞台,那么,能够提升我国的国际化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国际化人才,英语的教学开始成为了我国教学课程中的一大重点。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我国英语教育却只是成为了判断学生成绩好坏的一门功课,而忽略了英语教学的语言本质,忽略了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为了能够真正提升我国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他们的英语运用水平,改变现有的英语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我们要能够鼓励我们的英语教学工作者能够重视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促进我们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全面提升我国英语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各所高校都在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课程的改革,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英语作为世界上广泛应用的语言,引起了我国各所高校的重视,尤其是以培养技能型学生为目标的高职学校,怎么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呢?面对着时代对人才提出的高要求和学生英语成绩之间的矛盾,面对着现在高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加强高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优化学生英语水平和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人才,成为当今高等职业学校工作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7.
作为高等院校非外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高校公共英语对学生未来职业规划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各行业与世界日益接轨的形势下,如何通过研究改革高校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使毕业生满足社会对英语人才的迫切需要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是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院校,为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具有高超精湛技能的人才。英语是一门公共学科,即所有院系专业都要学习的一门课程,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条件越来越高,这也对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将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课相衔接也成为英语学科与专业学科共同发展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的衔接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得到提高,更提高了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的英语交际能力.学校与行业的结合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也培养了以后进入社会以及未来岗位之中的工作能力.同时,这种衔接教学也改变了学校教师古板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实现教材和实践的结合,为高校构建合理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的衔接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得到提高,更提高了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的英语交际能力。学校与行业的结合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也培养了以后进入社会以及未来岗位之中的工作能力。同时,这种衔接教学也改变了学校教师古板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实现教材和实践的结合,为高校构建合理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日益增快,英语作为一门沟通价值很高的语言在各国之间通用,英语的学习逐渐成了学生成长的关键,我国的初中英语就是以基础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的。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基础知识掌握才是关键。在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中,要逐渐符合社会要求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所以,学生在学英语的同时不能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还应该真正掌握英语。  相似文献   

12.
药慧敏 《海外英语》2012,(24):126-12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社会对于各类型英语人才的需求量十分急迫。我国现代高校英语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我国高校学生来说,当前社会所需要的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仅有专业素质是不够的,还需要懂得国际性的语言,才可以立足于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形势,所以说学生们学习英语比任何时候都要显得重要。该文从我国现代高校英语教学现状出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教学有效性提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公共英语作为高职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担负着培养"专业+专业英语"复合型人才的任务。近年来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亮点,它符合我国"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对英语教育职业化的定位。高职英语教学要创新传统教学模式,工学结合,注重学生的职业英语优势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就业市场的对接,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进行特色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当今的社会中,英语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所以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语言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英语学习中的交际需要这一主题已逐渐为我国的英语教育者所熟悉和接受.英语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工作的深入发展,高校英语教学(包括英语专业和公共英语)在培养适应经济建设的合格人才方面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使毕业生真正掌握英语这个工具,在工作中发挥作用,高校英语教师应在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了解并掌握英语教学的几项重要原则,以便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国高校长久以来对通用基础英语层面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在行业英语方面,不论是理论层面上还是实践层面上,我国高校的教学手段都不成熟,实现二者的自然衔接与过渡符合大学英语的培养目标和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通过对比分析ESP和EGP教学之间的差异与联系,结合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大学英语EGP和ESP教学衔接的必要性,提出构建EGP与ESP有效衔接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满足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对符合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英语是高校课程体系中受众面最广和时间最长的基础课程,在新时代语境下,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新的机遇,要求英语教学工作紧抓社会实际,构建专门用途英语,以此提升高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衔接性。因此ESP英语逐渐得到社会各界与高校的重视。而从课程论角度出发,科学而合理地构建ESP教学体系,是现阶段我国高职英语教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本文结合课程论内涵,探析ESP英语教学体系的设计原则,提出相关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8.
面对现今英语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为了在高职院校学习英语后能更灵活地在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中行业性地运用英语,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人员就很有必要要取长补短、因地制宜地进行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合作交流也变得愈来愈频繁。在此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地位也在逐渐凸显。可见,怎样培养和大学生岗位需求能力相适应的英语能力,已成为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公共英语教学中相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在现代社会,更需要一些具有高度交际能力的人才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需要对高校英语教学的方式进行改革,提出更有效更合理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出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人才。一、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教学观念没有与时俱进。一直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一直都是在适应应试教育的要求。特别是在大学中,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