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卫星通信系统的建立,使得通信设备越来越普及和完善,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将整个世界缩小为一个"地球村"。而卫星通信小站作为辅助功能,其在接受信息方面的作用也不可小觑。正是由于卫星通信小站这一传输信息的平台与通道,才使得信息接收如此便捷、信息内容如此丰富、全面。本文将从卫星通讯小站的建立及其作用和意义,卫星通讯小站的建设、建设前景等几个方面作以简要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刘洪亮 《传媒》2021,(10):65-67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新华社进行了一次大胆的跨界尝试,以"航空视角"俯瞰华夏大地,创意融合航拍技术与新闻视频,推出可视化卫星新闻产品《60万米高空看中国》,将新闻镜头伸向太空,开创了"卫星新闻"报道先河.视频气势恢弘,以"一省一地"之景勾勒出祖国70载伟大成就.新华社与各地各类平台密切合作,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优质新闻产品在行业内和全社会范围内的发声、拓展.  相似文献   

3.
不论是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还是具体到新中国的新闻史方面,1958年远远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年份来形容它,一颗颗连起码科学常识都不顾的诸类"卫星"的升空让这一年显得无比沉重.而"卫星新闻"背后的媒体与记者究竟扮演什么角色,专业的新闻从业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思维品质?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作为市县图书馆事业的延伸,乡镇图书馆以其"短平快"的特点,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5.
王文昊 《信息系统工程》2012,(1):159-160,141
遥感技术是促进空间科学技术不断深入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人类探索宇宙未知世界的"眼睛"。中国目前的空间遥感技术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空间遥感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取得的主要成就,并简述我国空间光学遥感技术的应用前景,最后指出空间遥感技术要"与时俱进",才能具有服务于国家、服务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规模和能力,称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成为政府执政行为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在电影界有个标准,一部90分钟的好电影,应该有27个兴奋点。这个标准同样适用于电视节目的制作。在电视直播节目中,现场无疑是最大的兴奋点。而通过巧妙的设计,起"导入现场"以及"现场延伸"作用的演播室也一样可以吸引人。本文试以《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的演播室内容设计为例,做一个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INMARSAT-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Satellite Service,简称INMARSAT),成立于1979年,1994年12月,更名为国际移动卫星组织,英文缩写保持INMARSAT不变。  相似文献   

8.
国外气象卫星数据集的引进及其应用价值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熟、高质量的卫星数据集产品,能够全方位地反映地球-大气系统物理化学特性参数的水平、垂直分布和变化,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在"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建设"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国外气象卫星数据集引进与共享服务工作,有利于我国卫星遥感数据用户方便、快捷地使用全球先进卫星遥感数据集,开展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本文介绍了国外气象卫星资源引进原则、数据内容、共享服务方式,分析了其在国内相关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面对新媒体的"包围态势",以积极的态度和创新的手段寻求有效的"突围"策略,采取了强有力的"突围"行动。  相似文献   

10.
正卫星直播报道(SNG),是英语"Satellite News Gathering"的缩写,原意是指装备了卫星发射、传输装置的新闻采访车。这种采访车的传输通道可以是一条,如果有多条则可以作为转播车使用,工作人员在直播现场实时将电视信号通过卫星直接送到电视台,电视上播出的报道不用再经过编辑,而与事件的发生完全同步。这种报道模式在国外崛起已经数十年,但在我国还属于比较新兴的一种报道模式。因为说到卫星转  相似文献   

11.
周小普 《今传媒》2007,(3):12-15
北京时间2006年10月29日0时2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大功率通信广播卫星"鑫诺二号"(SINOSAT-2),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CZ-3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1)这是基于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大容量"东方红4号"(GFH-4)卫星平台和从国外引进的有效载荷系统研制的中国第一代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系统用星.  相似文献   

12.
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信息体系的重要基础建设设施,受到广泛关注.文章首先分析了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性,然后介绍了Galileo的发展始末,分析了美国和俄罗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5万年。“未来考古鸟”究竟能否承受如此漫长的岁月风霜?  相似文献   

14.
15.
金正恩时代的朝鲜,处于比金正日时期更复杂的外交局势中,外交政策导向还不清晰。目前,金正恩的主要精力仍在稳定国内政局,建立和巩固自己的权威朝鲜再次发射卫星,成为金正恩执政一年来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的又一块试金石。据朝中社12日报道,朝鲜当天使用"银河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二颗"光明星3号"卫星,卫星已经进入预定轨道。当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例  相似文献   

16.
正陕西卫视《丝绸之路万里行》创七项中国第一(1)中国第一次全媒体整程走完"丝绸之路"(2)全球和中国第一次利用GOPRO 360全景技术整程记录丝绸之路(3)中国第一次卫星车全地形全过程直播"丝绸之路"(4)中国第一次拥有"欧卫"认证的卫星车(5)中国第一次对"丝绸之路"进行整程航拍(6)中国"北斗卫星"第一次全程导航丝绸之路(7)中国"北斗卫星"第一次全程记录丝绸之路航迹  相似文献   

17.
纪韧 《网络传播》2003,(5):22-24
不久前,因台军高官“口风不紧”,将美国同意向台军提供卫星情报这一“机密”泄漏出来,今美国军方十分恼火。媒体一时议论纷纷,台湾的卫星计划也因此揭开面纱,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8.
江西电视台高清卫星车项目是江西电视台根据台情及江西卫星链路状况而设计的一款高标清兼容的数字卫星直播车。该项目计划建造两辆高清卫星车,每辆卫星车具有“2+1”个讯道。卫星车采用福特E-350车体,这款车是目前国际上卫星车改装普遍采用的一款车型,适合在复杂环境下快速、灵活、机动的新闻报道要求。该项目已于2011年7月完工,下面笔者将当时的设计思路及今后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李敏 《新闻实践》2007,(12):31-32
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后,传媒的目光又齐刷刷地投向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于10月24日成功发射。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派出记者现场采访此盛事。作为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20.
《视听纵横》2007,(2):F0002-F0002
3月2日至16日全国"两会"期间,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派出了50余名采编播和技术人员组成的报道团,在北京设立直播室,连续15天通过卫星传输,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及时报道"两会"最新动态和浙江省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风采,受到广大群众和领导的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