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四川档案》2013,(3):1-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十八大提出“两个百年”梦”的美好明天。兴的“中国梦”,既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让人民共享“出彩机会”根结底,“中国梦”的本,共享“中国梦”。党的的奋斗目标,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为亿万中国人清晰勾勒出“中国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也是民族的梦。作为出版人,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积极组织策划选题,充分发挥出版功能,为推动文化民生工程的建设尽心尽力,为圆新闻出版的强国梦而尽职尽责,做一个出色的“中国梦”参与者和书写者。  相似文献   

3.
《陕西档案》2013,(2):1-1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人大第十二次会议上,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就职演说中,对什么是“中国梦”和如何实现“中国梦”,从科学定义、丰富内涵、凝聚精神、重在实干等多方面全方位地作出了精辟的诠释和解读,并将实现“中国梦”列为未来执政的愿景蓝图。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习近平主席谆谆告诫我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国梦”,贵在“要实干”.  相似文献   

4.
如何跳出传统的主流新闻报道的窠臼,做出“中国梦”报道不一样的“味道”?广州日报为此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在做好动态报道、刊发系列述评之外,重点组织了“中国梦·我的梦”系列报道,突出了“百姓味”、“城市味”、“中国味”.记者通过深入“走转改”挖掘能体现“中国梦”的鲜活素材,编辑成稿时尽量直接引用受访者语言,不刻意修饰拔高,将个体对幸福的梦想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统一起来,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阐述。“中国梦”的提出让很多人振奋、期待和共鸣,一时间“中国梦”成了时下最热门的词汇。“中国梦”是中国的复兴之梦,也是13亿人共同的希望,是中国的“人民梦”。作为新闻媒体,我们要把“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不断引向深入,积聚团结奋进的正能量,激励人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心共筑“中国梦”。  相似文献   

6.
李峰  张德胜 《青年记者》2016,(17):123-124
“中国梦”的提出,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深入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将“中国梦”宣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双重需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中国梦”的宏大目标,“文化强国”“中国梦”一时间成为热门词.如何从全球传播大环境下认知并实现这一目标便是本文的主旨.文章以当下的文化乱象为切入点,从全球传播的角度阐释“文化强国”和“中国梦”的社会功能、现实意义以及相互关系,并通过揭示发达国家对弱小国家进行“文化殖民”的现实,从历史和现实角度阐释“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国梦”有效助力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8.
围绕“中国梦”这一报道主题,以北京日报《我心我手中国梦》专栏为样本,通过剖析该专栏在策划运作、稿件采写等方面的成功之处,阐明了如何以“走转改”的方式,围绕热点采写身边普通人的“圆梦”历程,通过挖掘正能量,以激励更多的人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相似文献   

9.
肖曜  梁锋  陈卉 《新闻前哨》2013,(7):8-11
在"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的时节,全国部分新闻专业期刊负责人,6月14日会聚武汉东湖之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参加"第二届全国新闻专业期刊总编辑年会"。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湖北省记协主席文成国在会上讲话,祝贺年会的召开。他介绍了湖北省传媒界正在开展的"我是建设者"大讨论活动。大讨论的目的是使媒体和媒体人树立建设主体意识,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他说,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对新闻工作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思考和认识,探讨如何在新闻理论层面深化“我是建设者”大讨论。  相似文献   

10.
李艳 《新闻世界》2013,(7):124-125
【摘要】为实现“中国梦”,新闻要传播正能量,就要对正能量辩证的理解。真实性、及时性是新闻的生命所在,违背真实的新闻是虚假新闻,虚假新闻传播的不是正能量。维护人民利益、发展改革开放事业、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新闻工作者强须坚持“三贴近”原则,热情歌颂该歌颂的,严肃批评该批评的,不能掺杂私心杂念,这才是传播正能量。  相似文献   

11.
《青年记者》2021,(1):52-52
2020年12月26日,由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传媒茶话会”和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发起的“夜班媒体人援助项目”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夜班媒体人援助项目”以全国范围内夜班新闻工作者为援助对象,采取个人和单位申请相结合的方式,为夜班媒体人提供至少5项援助,即因公大病或伤亡补助、医疗补充险、特别项目体检、工作交通补贴(本单位没有者)、健康器械支持等。  相似文献   

12.
今年5月,在合肥市开展的“双创建”互学互查活动中,庐江县关工委创新性的提出了“推进双创建工作,就是实现‘五老’有所作为,青少年大有作为”的“关工梦”。合肥市关工委主任邹淦泉充分肯定了这一提法。他说,“五老”有所作为,青少年大有作为的“关工梦”也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在“常任”梦问题上,日本各大报在新闻报道上无不大张旗鼓,敲锣助阵。 在谈到日本为何应成为常任理事国时,各报反复强调日本的“经济负担论”和“国际贡 献论”。至于联合国与“株式会社”有何差异?日本的军事贡献究竟是对联合国的贡献 还是对美国的贡献?却几乎一字不提。在诸多争取实现“常任”梦的言论中,也有一些 是言不由衷、异想天开和远离客观事实的论调。日本各家大报舆论造势的另一重点,是 强调在五个常任理事国当中,只有中国可能会反对。殊不知日本实现“常任”梦的最大 难关,其实在美国,因为美国是联合国现体制秩序下最大的得益者。  相似文献   

1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同一面历史的镜子,照射出一百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振兴与崛起而英勇奋斗的壮阔画面:又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13亿当代中国人为实现共同的理想、美好的愿景而满怀激情,努力工作。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奋发作为的标志.是21世纪中国时代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15.
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形式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理解和践行“四力”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与外延。特别是行业媒体新闻工作者,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转型全媒体人,对推动行业媒体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现结合中国石化报社全媒体实践案例,探讨行业媒体人如何创新提升“四力”,实现角色、思维、表达上的转变,以期为行业媒体人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是中国发展模式具体符号化后的体现,它描述了中国发展的美好愿景,回答了“中国梦与普通个人梦想的关系”,也回应了“中国梦与世界发展的关系”.因此,能否对“中国梦”进行准确、完整的国际传播,关系到我国能否掌握国际传播话语权、提高国家形象及影响力等重要问题.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是针对世界广大英语人口的中国电视频道,是央视对外传播的重镇.从2013年至今,CCTV NEWS分别以“Chinese Dream”“The Chinese Dream”“My Chinese Dream”为主题,做出了一系列“中国梦”专题节目.  相似文献   

17.
任海永  韩丽敏 《大观周刊》2013,(12):340-340,353
要提升石油一线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各级党组织和企业应借鉴和使用构建稳固心理契约的科学方法,把“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理论力量转化为企业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具体管理实践,搭建起员工与企业之间“看不见的桥”,系牢“心理纽带”,推动百油企业实现“石油梦”,为“中国梦”加油!  相似文献   

18.
李欢 《传媒》2023,(2):95-96
20世纪30年代,《东方杂志》组织了轰动一时的“新年的梦想”征文活动。参与应征的知识分子从世界、国家与个人的三重面向构筑了立体的“中国梦”。在世界面向,他们梦想未来中国能民族独立,承担世界责任,实现世界大同;在国家面向,他们直面亡国灭种的危机,号召停止内争,一致抗日,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在个人面向,他们追求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人类命运的统一。他们建构“中国梦”的立体思维和思想资源为今日的中国梦提供了历史借鉴与经验。  相似文献   

19.
马芳 《采.写.编》2021,(2):117-118
中国故事有中国风采、亦有中国文化与自信。融媒时代悄然来临,新闻报道“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重大。借此,探讨了媒体人“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厘清了融媒时代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四条路径。旨在引发当代媒体人思考,为讲好中国故事做出不懈努力,让中国故事讲出道理、讲出文化、讲出大国风采。  相似文献   

20.
一、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为实现中国梦增强正能量
  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梦。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滑已是众所周知,重视和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已成为教育界和政府工作的共识。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与彰显国家综合实力的载体。学校体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与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强青少年健康成长与体育锻炼作为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和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工程,把加强学校体育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但现实中我国学校体育仍未能得到各级政府足够重视,仍是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这与伟大“中国梦”的国富民强、民族复兴的内涵是不相统一的,只有各级政府和学校重视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才能为实现中国梦增加正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