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老教材近来备受出版界关注,与《民国小学生作文》同期出版的还有青年出版社的《老开明国语读本全系列》,这是一套1932年出版,叶圣陶编写、丰子恺绘制插图的民国小学启蒙教材,包括《幼童国语读本》、《儿童国语读本》、《少年国语读本》,初小八册、高小四册,共四百四十篇课文。这套教材的特点是以儿童的思维、语境编写,把生活的哲理、常识潜移默化地融入生活场景里,没有一句说教。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2013,(7):70-70
本期封面背景图选自《小学国语读本》(第二册)(朱文叔编著,中华书局出版,民国二十五年三月版)。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2013,(11):39-39
本期封面背景图选自《一年短期小学用国语读本》(第一册)(朱文叔编著,中华书局出版,民国24年12月版)。《一年短期小学用国语读本》共四册,供一年制短期小学国语科教学之用。本书内容包含公民、历史、地理、自然、卫生等。选材上侧重于“其在国民生活上最有价值者,且处处自实际生活出发,期增进一般国民日常之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文学习》:雷教授您好!近年来,出版界出现了"民国语文教材出版热",引发了社会对语文教材的热烈讨论.您带领的课题组刚刚完成了教育部"民国国语国文教材研究"的课题研究,能否介绍一下你们的研究情况? 雷实:课题组收集了从2005年到2012年间国内11家出版社出版的41种(套)民国时期国语国文教材,从中选择了两套作重点研究,一套是191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全套8册),由庄俞、沈颐编纂,高凤谦、张元济校订,辽宁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重新出版.这套教材是辛亥革命后首先出版的"共和国教材",具有代表性.另一套是1947-1949年间开明出版社出版的《开明幼童国语读本》(全套4册)、《开明儿童国语读本》(全套4册)、《开明少年国语读本》(全套4册),由叶圣陶撰、丰子恺绘,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6月重新出版(后简称《开明国语读本》).  相似文献   

5.
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文兴起,通俗实用的新编教材代替四书五经走入了新式学堂。在一时涌现的大批小学国语(语文)教材中,《商务国语教科书》《世界书局国语读本》《开明国语读本》是其中流传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三套,而叶圣陶编写、丰子恺绘图的《开明国语读本》更是常读常新,对今天的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及小学语文教学仍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开明国语课本》由叶圣陶亲自编写课文,全部是个人创作或再创作,文字由丰子恺书写,并配有丰子恺绘制的插图。初版于1932年,先后印刷发行四十余版次,20世纪三四十年代长大的有识之士大都受到这套教材…  相似文献   

6.
顾士伟 《江苏教育》2014,(13):24-26
以《开明国语课本》为代表的民国读本近些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热捧,而"民国读本热"背后的原因是因其奉献了儿童的文学,教材所渗透的理念是培养"文学的儿童"。面对"民国读本热",我们一线教师应更理性对待,挖掘其蕴含的历久弥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追本溯源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为当下语文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2013,(1):67-67
本期封面背景图选自《小学暑期补习课本·国语(第一册)》(于人骥编选,正中书局出版,中华民国三十七年七月初版)。这套补习课本参照当时小学国语课程标准编写,取材切合时令和日常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2013,(9):27-27
本期封面背景图选自《基本教科书国语》(第三册)(沈百英编著,商务印书馆出版,民国二十二年五月版)。《基本教科书国语》共八册,专供初级小学国语读本之用。选材上包括各类文本,如儿歌、故事诗、童话、笑话、谜语、寓言、传记、游记、短歌剧等。编撰上“提倡乐观、前进、合作、互助、勇敢、勤劳的精神。扩充想象,启发思想,陶冶情绪,并培养欣赏儿童文学的能力,增长阅读儿童图书的兴趣”。选字上注重选取日常通用的字,各课生字分配均匀。排版上插图较多,可使儿童乐于阅读。《基本教科书国语》(第三册)共编排了40课。本期封面背景图是第18课《游戏》,内容为“放学回家,放学回家。邀几个朋友,走到大树下。捉迷藏,骑竹马。讲故事,说笑话。嘻嘻哈哈,嘻嘻哈哈。等到太阳下山,即刻回家。免得爸爸妈妈要牵挂”。  相似文献   

9.
[情景描述]新编《语文读本》(第四册)节选了金庸的《天龙八部》下面是我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步骤。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2013,(12):43-43
本期封面背景图选自《开明国语课本》(第一册)(叶绍钧编,上海开明书店发行,民国22年6月版)。《开明国语课本》共八册,专供小学初级国语科教学之用。本书内容以儿童生活为中心,尽量容纳儿童文学及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各种文体。词、句、语调力求与儿童切近,同时又和标准语相吻合,适于儿童诵读或吟咏。  相似文献   

11.
赵普 《生活教育》2010,(12):14-15
近日,叶圣陶主文、丰子恺插画、1932年版《开明国语课本》重印本卖断市了,连出版社都没货。同期重印的老课本系列在网上收获好评一片,引起不少学生和家长热议。《开明国语课本》,还有《世界书局国语读本》和《商务国语教科书》,是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年重印的。前者在1949年前共印了40多版次。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2013,(6):16-16
本期封面背景图选自《初级小学副课本新国语》(第四册)(朱翊新编著,世界书局出版,民国三十八年三月版),《初级小学副课本新国语》旨在使儿童认识基本文字及欣赏儿童文学.内容上,都是建立在儿童心理基础上。,重在增长经验,扩充想象,启发思想,涵养情感,以养成儿童读书的基本能力,并开拓儿童阅读的能力与兴趣。关于国家民族等内容,尤为注重,以激发儿童爱国的意识和情绪。  相似文献   

13.
《初中国语文读本》是继《白话文范》后,我国第二套选录新文学作品的语体文教科书。在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编辑史上,它算得上开创性强、影响力大、深受业内人士好评的精品。但由于出版时间较晚,又由规模较小的民智书局出版,发行量和现存量不大,这套教科书没有得到研究者重视。它的开创性在于首开选录数量众多、文质兼美的新文学作品作教材的先河,使新文学真正取得中学国语教科书的主体地位;首选很多现代文学史中公认的《故乡》《孔乙己》《药》《超人》《天上的街市》等新文学经典;首选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作品《地动》《荒芜了的花园》等。它的影响力在于引领一个时期的初中国语教科书选文潮流;开启民国中学注重文学教育的风尚;加速了新文学知识生产合法化与经典化的进程;筛选出第一批新文学经典。相比之下,《白话文范》编辑粗糙、业内认可度低,从这个意义上看,《初中国语文读本》才是第一套成熟的初中国语教科书。  相似文献   

14.
以“整本书阅读”理念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以下简称“《读本》”)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读本》的整体认识,提升学生学习《读本》的主体意识,奠定师生研讨《读本》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老教材走红     
民国时的国语课本,2005年1月被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重新出版,却在2010年突然火起来。这些课本,以1932年叶圣陶主文、丰子恺插画的《开明国语课本》最著名。它勾起的不仅  相似文献   

16.
:yǐ、chì,还是ǎi?———谈古文新编读本的注音问题山东/吴启兴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中语教材的注释是:“(yǐ)然不动:(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然,楞住的样子。”许金榜教授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精选作品导读》的注释...  相似文献   

17.
说《故事新编》景山鲁迅的(故事新编),除"序言"外,共收(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8篇。最早的《补天》写于1922年11月,最晚的《采薇》和《起死》写于1935年12月。尽管(故事新编)8篇或多或少...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年代民国教材出版迎来高峰,大东书局于1933年5月出版了《新生活教科书·国语》。该套教科书是从民国时期教科书审定制的大环境中涌现出的诸多小学国语教科书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专著教育学讲义1913年,长沙宏文社印中等学校国文读本(与刘宗向、刘翰良合编)1914年,长沙宏文社印国语学讲义1920年,上海商务印书馆语法通论(1921年以前印行,出版处待查核)  相似文献   

20.
王尚文,男,1939年生,浙江遂昌人。浙江师范大学教授,语文教育专家。著有《语文教改的第三浪潮》《语文教育学导论》《语感论》《对韵新编》等著作,为《新语文读本》编写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