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试验用递减法测定了蒙、汉族学生122例(蒙古族63例,汉族59例)纯音听觉绝对阈限,并绘制了听阈曲线。统计结果显示:蒙古族与汉族对多数频率声音的听阈无显著差异,不同性别之间听阈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蒙汉族人群上颌前牙不同位点的唇侧骨壁厚度的异同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20例需要拍摄CBCT的蒙汉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民族分为蒙古族组(60例)、汉族组(60例),分别测量蒙汉族患者唇侧骨壁不同位点的厚度,比较两组不同位点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蒙古族患者于位点1处的骨壁厚度大于汉族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蒙古族患者于位点2处的骨壁厚度大于汉族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蒙古族患者于位点3处的骨壁厚度大于汉族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据的统计学差异对于牙齿种植及前牙美学的修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人格特征差异,本文对530名蒙、汉大学生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调查,以实证为手段,通过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两个民族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全国常模也各有区别.了解和研究这些差异对提高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蒙元时期蒙古统治者为了稳固在汉族地区的统治,不得不采用儒学和汉法。而在蒙古族政权统治下的汉族士子,为了保存和延续儒学及其自身生存之需,也不得不依附于权力。正是由于一些汉族土子依据儒家的权变思想,在蒙汉文化冲突中,找到了儒学与权力契合的桥梁,使宋代的理学在元朝实现了官学化。  相似文献   

5.
西部回、苗、蒙、维族民众对西部大开发关注程度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编的《西部大开发社会焦点问题的社会认知》问卷,对回、苗、蒙、维等各民族以及汉族共3456名民众进行调查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西部各族民众对西部大开发都高度关注,但各民族关注的具体焦点有所差异: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问题上,回族关注程度显著高于苗族和蒙古族,苗族的关注程度显著低于汉族;在民族交往中的冲突问题上,回族和维吾尔族的关注程度显著高于汉族、苗族、蒙古族和其余民族;回族和蒙族对民工权益保护的关注程度显著低于汉族、苗族和其余民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对腐败问题的关注显著低于汉族和其余民族。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赤峰学院621名蒙古族、汉族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比较蒙、汉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症状关系的异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蒙、汉大学生人格特征各分量表与SCL-90各因子之间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线性相关关系,表现出一定的民族差异。因此,注重民族差异,塑造健康人格是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中国修订版成人EPQ性格问卷对蒙古族(304人)和汉族(338人)青年大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蒙古族被试的性格特征较汉族有明显的不同,尤以性格特征外倾为突出。各量表分高低顺序亦不同于汉族,但与英国常模相似。文章认为该民族的历史发展、社会文化传统和劳动生活方式等因素是形成蒙古族性格特征的基础。最后提出,中国常模及其划界分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使用需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总人口154.8万,其中蒙古族17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地级市.鄂尔多斯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十五"以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各项经济指标全面进入自治区前三位,部分指标居自治区第一、二位.  相似文献   

9.
清朝康熙年间,一些临界州县的汉人就陆续进入阿拉善蒙古地区。清朝中期,阿拉善蒙古地区已涌入大批汉族移民。这些移民多来自邻近之甘肃省民勤县以及宁夏、山西等地,并以从事农牧业、经商、开采矿产以及挖掘甘草苁蓉等多种途径进入阿拉善蒙古地区生存,此外"传教移民"也具有一定规模。移民的不断涌进对阿拉善蒙古地区传统的经济生活、政治体制、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均构成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本文通过运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档案馆藏清代阿拉善和硕特旗蒙、汉文档案与相关资料对清代阿拉善和硕特旗汉族移民的来源、迁移原因与途径、生活状况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漫瀚调在调式、旋律、歌词、语言等方面独具特色;在蒙古族传统音乐基础上加入汉族音乐的成分,是蒙汉民族音乐文化交流的结晶。民族性和地域性是其流传不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成吉思汗出于解决"镇守"治理征服地区人才和治国方略缺乏及保护延续自己生命的需要,长春真人丘处机希图用道教思想感化雄主成吉思汗放弃野蛮屠杀政策惠泽天下生民,应邀于1222年在撒马尔罕会面。双方就强身、治国和教民问题做了蒙汉文化首次深层次交流沟通,成吉思汗可视为蒙汉文化交流的奠基者。其后及至整个元朝道教地位高踞佛、儒之上发展迅速,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贵族亦逐渐在征服地区采取文明统治方式。此次会面以蒙古族"敬天爱命"和汉族"敬天爱民"为共同切入点,使两种文化在相互认同相互理解基础上深入交流,成吉思汗保留自己文化独立性的同时有条件地包容和接受汉文化。这对时下的文化交流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前,云南蒙古族仅对本民族生存所处的地域有较强的认同感,其后随着国家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的影响,他们才逐渐产生民族认同感。在对云南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的调查中发现,其村的蒙古族的身份意识在蒙古族和汉族之间游移,具有模糊性和两重性的特点。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对蒙古族身份的认同与民族意识不断强化,刺激了蒙古族的民族认同感,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蒙古族文化再造。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居住蒙、汉两种民族.1990年10月—12月期间对内蒙古地区18—25岁汉族人的耳壳进行了活体抽样调查,共355例(男122人、女233人).调查结果表明:汉族的耳壳特征为:三角形的耳垂类型出现率最多,最少的方形耳垂;耳尖类型中出现率最多的为缺耳尖型,最少的为猕猴型;小于30°的耳廓处展度出现率最高,大于60°的最低;汉族与蒙古族间的容貌耳长、容貌耳宽、形态耳长、形态耳宽以及小于30°的外展度等特征均有极显著差异,其余的特征在蒙汉族间有差异或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赤峰市萨力巴乡乌兰召村"呼图克沁"是由傩文化、萨满文化、查玛文化、汉文化、蒙古族民间文化等融合的产物。从艺术特色来看,"呼图克沁"继承了蒙古族萨满教傩舞、佛教查玛、汉族秧歌的有益成分,堪称是蒙、汉、藏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晶。尽管"呼图克沁"受上述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它却始终保持有蒙古族民间文化特色。它为蒙古族群众喜闻乐见。它的演员全是蒙古族人,它的表演全用蒙古语,由此可见,"呼图克沁"是地地道道的蒙古族民间艺术,尽管受多种文化影响,却改变不了它的这一本质。  相似文献   

15.
"汉语教学"是针对母语为非汉语的蒙古族预科学生的汉语教学.蒙古族预科学生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一方面有利于蒙古族与汉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蒙古族地区的改革和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我院的蒙古族预科学生通过一年的预科学习要进入各自专业的学习,教师是用汉语授课,学习汉语可以使他们深入理解所学的各个专业的知识,同时也为他们毕业以后更好地适应内蒙古地区的发展对蒙古族人才的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由于清政府极力推祟藏传佛教以羁縻蒙古族,格鲁派也渐渐波及整个蒙古地区。闻名遐迩的拉卜楞寺,吸引了大批蒙古族子弟。文中分别叙述了罗桑内丹大师、索南智华学者、嘉样图丹尼玛活佛、苏尼·贡却乎闹日学者四位蒙古高僧略传。他们以崇高的威望,为藏蒙地区的佛教大业做出了特殊贡献,成为藏蒙文化交流的使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清朝中期呼和浩特·土默特地区的土地问题进行了探讨。自乾隆朝开始,随着清朝的统治秩序在全国的巩固和加强,其对蒙古地区的政策也开始发生了变化,而直接表现是在经济上对土默特实行超经济榨取和经济剥削。为此,清政府及汉族蒙古族权贵掠夺、兼并、丈放土地达20.000多顷,蒙古族诸部之间争地,致使土默特蒙古牧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大为缩减,陷入破产境地的蒙民日益增多。在这一地区土地的典卖、兼并现象愈演愈烈,最终造成了“蒙民既失其业,又失其地”的后果。  相似文献   

18.
一、"辽夏金元的统治"关键问题 问题:教材为什么选用《萨班灵骨塔遗址》图?要说明什么问题?元朝民族交融有何特点? 元朝民族交融的特点不同以往,一是蒙古族与藏族建立了共同崇信藏传佛教的特殊关系;二是我国自此增添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民族交融的新现象是蒙、藏、回、畏兀儿各族仍然保持了本民族的特征,同时与汉族结成网状的相互...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尹湛纳希诞生一百四十五周年。他是近代蒙古族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思想家。为了反抗黑暗的封建社会,为了追求民族平等和个性解放,为了振奋当时正在衰落中的中华及其蒙古民族,他用毕生精力写出《青史演义》、《一层楼》、《泣红亭》、《红运泪》等多部长篇小说和大量的诗词、杂文。他继承和发展了蒙古族古典文学的辉煌成就,揭开了蒙古族文学史的新篇章。他不但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积极吸取汉族古典文学中的思想营养和成功经验,而且在自己的现实主义作品中用急进的态度热情赞扬内地思想文化对清代漠南蒙古的影响,塑造民族团结的艺术形象,为蒙汉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尹湛纳希的文学生涯,使他成为蒙古族文学史上的杰出作家和蒙汉文化交流的伟大先驱。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9,(81):13-14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是国民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涉及我国教育改革成败之关键。本文立足民族教育的大背景下,以阜蒙县蒙古族实验小学教师队伍校本培训为例,对蒙古族实验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及具体做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课程建设工作等两个问题阐述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