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2 毫秒
1.
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和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生态建设应该按照旅游发展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流域内环境保护能力和法律法规执行水平,促进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最终推动试验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区域旅游开发理论,分析了抚仙湖、星云湖流域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其趋势,并提出了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抚仙湖和星云湖自然资源及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抚仙湖和星云湖是位于云南省中部的两个高原淡水湖,有“滇中碧玉”的美称,由断层陷落形成,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径流面积达1053km~2.抚仙湖由澄江、江川、华宁三县所管辖,星云湖为抚仙湖的上游湖泊,全境由江川县管辖,沿湖平原地形平坦,人口密集,物产丰富,是澄江、江川两县经济、文化和交通发达的地区.沿湖人民对抚仙湖和星云湖(以下简称两湖)的开发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总起来看,在1955年之前,人们只是利用两湖水面进行舟辑,涸田垦殖,车水灌溉沿湖的小部分农田,渔业只捕不养,靠自然繁殖,生产力水平低,技术落后.从1956年后,对两湖的开发利用揭开了新的一页,取得了许多可喜成绩.现在,我国正处于全方位改革开放的春天,进一步认真分析两湖自然资源状况,综合开发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对发展地区经济,人民生活实现小康,支援国家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旅游管理体制建设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加强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运行机制建设不仅关系到旅游产业建设能否顺利推进,也是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大力推进综合试验区管理体制改革,对综合试验区的旅游发展就尤为必要。为此,综合试验区对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主要有包括在坚定政府主导型管理体制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措施;优化投资环境,完善投融资和土地管理体制;制定完备的旅游产业发展政策,完善行业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旅游人才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抚仙湖旅游综合试验区旅游人才存在着素质水平不高、离职率偏高、缺乏高层次管理者、激励形式较为单一、对旅游认识不够等问题。运用相关原理,提出加强并完善培训内容、形式,丰富激励形式,建设人才梯队,提高旅游认识等措施以完善旅游区的人才建设,对综合试验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玉溪"三湖"的自然环境概况及其水质和营养状态的变化趋势看,在"三湖"中,抚仙湖是中国目前尚存的为数不多的I类水质湖泊,是贫营养湖泊的典型代表;星云湖和杞麓湖则已进入富营养化状态.根据玉溪"三湖"污染状况以及国内外富营养化与污染治理的经验,流域控源、绿色流域建设、流域综合管理相结合应是目前湖泊污染防治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创建舟山群岛国家海洋旅游综合试验区的背景、优势及紧迫性,探讨了创建舟山群岛国家海洋旅游综合试验区的指导思想、目标定位、指导原则和战略构想,提出要调整优化海洋旅游发展布局.完善海洋旅游产业体系,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人力资源等保障措施着手,阐述了创建舟山群岛国家海洋旅游综合试验区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抚仙——星云湖泊风景名胜区位于云南省中部的澄江、江川两县境内,是省级风景名胜区,被列为以昆明为中心的“五湖四山”旅游开发区,以湖泊为中心的旅游业蓬勃兴起。但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还很大,特别是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充分,缺乏文化层次,难于留住游客。合理开发两湖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资源,增加就业机会,缓解景区旅游旺季旅游供给不足,充实淡季旅游活动,增强旅游区功能;有利于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一、主要类型和特色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是民族风貌的反映。两湖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独特、内涵丰富。 (一)饮食文化 两湖地区的肴馔品类丰富,尤以湖产鱼类闻名。银鱼滋嫩味鲜、无刺无骨、肥而不腻,清煮、蛋煎、煮汤或凉拌都别有一番风味。大头鱼(星云湖产)头油肉肥,味鲜美,清煮或煮汤等皆可,有滋补、祛风等功效。(鱼康)(鱼良)鱼(抚仙湖产)以肉细刺软、味香甜而驰名,鲜吃或加工晒干可不必剖腹,经盐水煮过的鲜(鱼康)(鱼良)鱼还可腌在罐中,放置一年半载仍味鲜可口;吃法有晒干、盐煮、煎、炸等,其中以铜锣锅煮活鱼最具特色。游客坐于树荫下,吃蘸水鱼,又鲜又嫩,品鱼观湖,独具风趣。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抚仙湖沿岸自然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对其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适宜性进行了评价 ,认为抚仙湖沿岸景观生态建设的主题应为旅游景观生态建设。据此 ,笔者运用景观生态学及旅游规划的理论、方法和原则等 ,提出抚仙湖沿岸景观生态建设方案及规划示例  相似文献   

10.
抚仙湖是云南省重要的旅游资源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的管理体制和机构 ,抚仙湖沿岸旅游设施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破坏性建设”现象非常严重 ,这极大地制约了抚仙湖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也破坏抚仙湖的自然环境 .为此 ,应以拆迁、景观恢复为主要内容进行环境的综合治理 ,把抚仙湖旅游度假区建成一个高起点、多功能、国际化、综合型的旅游度假示范区 .  相似文献   

11.
该文对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效应及提升路径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是冰雪旅游接待人口数量明显提升;冰雪旅游生态化发展显著;冰雪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效应正在凸现;核心区已经初步形成了冰雪运动产业链,带动了冰雪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应借助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契机,加快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自身升级;创新冰雪旅游文化产业链的综合价值,科学规划冰雪旅游文化产业布局,促进“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速度;拓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的融资渠道提升路径。本研究旨在为北京冬奥会推动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为学术界研究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旅游消费结构的转变为游艇项目主导下的海湾旅游开发创造了条件,但如何做到游艇项目主导下的海湾旅游开发的特色性和竞争力,这就需要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进行创意思考。  相似文献   

13.
目前江门市旅游客源市场开发的着眼点还是停留在对现有旅游产品的促销上,对如何扩大现有旅游产品的销售市场考虑得较多,而对旅游者的消费需求考虑得较少,因而在客源市场的拓展方面,很难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出路是从分析江门自身客源市场、江门以外的旅游客源市场的旅游需求入手,从而根据游客的旅游需求以及自身的旅游产品实际供给情况提出有的放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宁夏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沙漠运动会,在沙漠体育项目的开发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对参与沙漠类体育旅游项目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ASEB栅格分析法,通过分析宁夏沙漠类体育旅游项目的优势条件、劣势因素、机遇因素、制约其开发的客观因素,相应地提出沙漠类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5.
体育旅游经营管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旅游是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交叉渗透融合而产生的一项新兴旅游项目,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从体育旅游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的前景,探讨了我国体育旅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我国体育旅游经营管理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主要结论: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促进发展;打造沿海运动休闲产业带和创建海峡西岸体育赛事中心城市的战略布局;整合闽西、闽北、闽东丰富的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发挥福建特色旅游优势,扩大体育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意义,并针对目前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的对策,为保护区开展旅游活动提出了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民俗旅游是近年来一种比较新颖和流行的旅游方式,它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形式,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但是,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和保护尚处在初级阶段。本文将结合河北民俗旅游的开发现状,结合旅游和民俗之间的关系来探讨河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调查法,对河南省体育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河南省体育文化旅游主要集中于武术文化项目、民间民俗体育文化项目和古代体育文化项目的挖掘开发,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着产品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品牌产权保护不力、产业开发思路不清和产业联动性不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佛山市处广东中南部,是珠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广东省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提出,要打造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在此契机佛山应抓住历史机遇打破佛山旅游业发展瓶颈。以佛山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为切入点,运用管理学研究方法提出,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旅游业中,依托佛山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积淀,挖掘整理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形成具有自己独特性、稀缺性且不可复制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不仅可以带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广,同时还可以使佛山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多商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