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世界经济论坛26日公布最新《全球信息技术报告》说,丹麦是世界上信息与通信技术发展和使用程度最高的经济体,随后是瑞典、美国、新加坡和瑞士等。中国的排名升至第46位,首次在“金砖四国”中居首。  相似文献   

2.
10月8日,世界经济论坛向全球公布《全球竞争力报告2008—2009》。作为世界经济论坛中国大陆合作伙伴,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和天津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统计研究中心在中国同时公布报告信息。  相似文献   

3.
<正> 一、我国科技发展在国际上的地位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实力在国际竞争环境中的地位是各国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目前,许多著名的研究机构都在研究这一问题。具有代表性的如瑞士洛桑经济管理学院的《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世界发展银行研究院的《知识评价矩阵和记分卡》、UNDP《人类发展报告》中的“技术发展指数”等。以2002年度《洛桑报告》为例,在49个参评国  相似文献   

4.
正据《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中国共投入研发经费22143.6亿元,增长12.5%;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23%,再创历史新高。此外,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与国家科学委员会发布的《2020年科学与工程指标》显示,2017年全球研发支出总额为2.2万亿  相似文献   

5.
美国《未来科学家》杂志去年刊登出了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未来技术委员会对未来68项新兴技术的预测。该委员会由45位著名科学家组成,具有相当高的权威性,它可以为我们了解未来技术的发展打开一个窗口。能源替代性能源——2010年,地热、水电、太阳能等替代性能源将在全球能源利用中占有重要比例。能源利用率——2016年,由于在运输、工业处理、环境控制等方面的革新,能源利用率将提  相似文献   

6.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支出国据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1月17日发布的报告《2012科学与工程指标》称,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研发(R&D)支出国,2009年其研发支出占全球研发支出的12%,超过了日本的11%,美国则占31%。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10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整体,其研发支出达32%,超过美国。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决策机构,每两年发布一次报告。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英国议会科学和技术委员会针对英国的科学传播机构开展了科学传播质询,旨在对英国未来的科学传播提供指导建议。在英国科学协会提供的书面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对未来科学传播的期待,并且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英国科学协会认为科学传播的目的是让公众真正地参与科学,所以科学传播应该是面向所有人的,实际上,除了美国出版过《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英国也曾于2009年出版过《面向所有人的科学——21世纪初英国  相似文献   

8.
特朗普发布的《关键和新兴技术国家战略》主要依据2017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来制定,可以看作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在新技术领域的翻版.从其战略目标上来看,《关键和新兴技术国家战略》明确提出维持美国在关键和新兴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具体而言,美国将在最高优先级的关键和新兴技术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在高优先级领域与盟友和...  相似文献   

9.
注:(1)在1989年至1995年期间,世界经济论坛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合作,共同研究与发表《全球竞争力报告》。1991年开始改用八大构成要素,378个指标综合而成。(2)在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199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竞争力”指的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能力”。它使用经济的开放程度、政府作用、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技术水平、企业管理水平、劳动力、法律制度健全等八大要素来  相似文献   

10.
世界经济不平衡和传统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迫切要求创新。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9月8日发布了《2011—2012全球竞争力报告》。《报告》给出的全球竞争力指数显示,瑞士保持第一,美国再下一位,名列第五,中国再进一位,名列第26位,继续领跑"金砖五国"。该报告为认识和评价创新型中国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报告认为中国的商品市场效率、金融市场发展、高等教育培训和技术就绪度仍然薄弱,建议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应该对以上四个方面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1.
科技动态     
<正>亚洲新兴国家成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1月10日发表了《2010年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对全球科学和技术研究的状况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报告指出,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美国、日本和欧盟在研究与发展方面的进展日益放缓,而中国、韩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正在大跨步地前进,这些国家正迅速成为推动人类社会科学与技术进步的一股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2012年12月,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发布《2030年全球趋势——不一样的世界》报告,认为到2030年.信息技术、自动化与制造技术、资源技术以及健康技术将对全球经济、社会和军事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做出让步是不容易的。多年来,热心的读者来信建议我们不要偏离科学。信中指出,科学与政治不能混为一谈,刊登有关创世论、导弹防御和全球变暖之类的文章要注意篇幅的平衡。我们没有采纳这些建议。当读者建议我们更名为《非科学美国人》或《科学非美国人》,甚至改为《非科学非美国人》时,我们假装不在乎这样的挖苦。但是,春天的气息已在空中弥漫,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更合适喊出我们的心声:你们是对的,我们错了。  相似文献   

14.
美国科学家在近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一项科研报告说,他们可以通过基因分析找到富含维生素A的玉米品种,从而帮助全球数亿人缓解因主食玉米而导致的营养不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李文华是我国著名林学家、生态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文华1932年生于山东省,1953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1961年在苏联科学院获副博士学位。李文华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名誉校董、教授,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农业部全球/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自然资源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和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主编等。曾任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  相似文献   

16.
勐励 《青海科技》2015,(2):58-59
<正>美国著名传记作家、《乔布斯传》作者艾萨克森,两个多月前刚刚出版了他的新作——《The Innovators》。这本书虽然刚刚面世,但已经风靡了全球,尤其备受极客群体追捧。这是一本记录计算机科学创新简史的巨著,图灵、乔布斯、比尔·盖茨、扎克伯格、李彦宏等人的故事,艾萨克森向我们娓娓道来。其中,李彦宏成为这本书里面最重要的中国面孔,与盖茨、扎克伯格等改变世界的科技极客一起,名列《The Innovators》。  相似文献   

17.
美国自拜登政府上台以来便着手谋划芯片政策,构想通过政府资金补贴回流芯片制造业来提升美国技术竞争力,以维护其在国际社会中的主导优势。对此,为深入洞察美国的芯片发展战略意图,并借鉴美国发展芯片产业的优秀经验,对美国《芯片和科学法案》《振兴美国半导体生态系统》等芯片政策进行深入剖析,以厘清美国谋划芯片政策的多重动因和布局措施。研究显示,美国实施芯片政策的深层次动因在于其芯片产业优势流失和全球日趋激烈的芯片技术竞赛。美国芯片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设立芯片基金,以资金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撬动私人资本和地方资金,以及吸引国际资本在美投资建厂、促进回流芯片制造业;新设CHIPS实施指导委员会、工业咨询委员会、CHIPS项目办公室以及CHIPS研发办公室等行政部门,协调推动落实芯片政策;及在芯片设计、制造和包装等关键技术节点中新建技术研发中心等。基于研究发现,为应对美国芯片政策对华的负面影响,提出中国可借鉴美国芯片政策的有益经验,从政府调控作用、芯片资金使用、人才培养引进、攻坚核心技术和国际合作等方面采取对策措施,保障中国芯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1 前言 1995年12月,美国国家科学和技术委员会(NSTC)发表了由其基础科学委员会生物技术分委会(Biotechnology Subcommittee)于当年7月完成的《21世纪的生物技术:新的方向》(Biotehnology for the 21St Century:New Horizons)的蓝皮报告。该报告是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OSTP)的要求,在广泛听取联邦政府各部门、有关学术界和工业界意见的基础上作出的。它是美国联邦政府生物技术发展的研究战略(research strategy),旨在推动美国全面实现生物技术的未来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信息》2014,(2):18-19
正最近,中国国内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争议不断升级。国际专家如何看待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及环境到底有何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长樊胜根博士。总部设立在华盛顿的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成立于1975年,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的知名国际农业及食物政策研究机构,在美国、非洲、亚洲拥有约500名员工,其中包括超过250名研究人员。樊胜根博士对国际农业及粮食政策等领域有着30多年的专业研究,同时自2012年以来还兼任世界经济论坛(WEF)食物与营养安全全球议题委员会主席。  相似文献   

20.
李正兴 《学会》2011,(3):57-58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美术专业委员会的科普创作活动很活跃,尤其是科普漫画创作。最近几年来,先后举办了《警钟长鸣》、《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科学发展》、《精彩世博,文明先行》等漫画展览,有的还成为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览中的精品,有的还赴外埠巡展。在这些活动中有一人功不可没,他就是被誉为"科普漫画人"的漫画家顾世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