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斑岩型矿床为世界提供75%的铜、50%的钼和20%的金而闻名于世且备受关注,成为矿床学界长期研究的课题。中亚成矿域发育许多大型和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如Oyu Tolgoi (>3600万吨铜,1432吨金)、Kal’makyr (>2400万吨铜,>2250吨金)、Aktogai(1250万吨铜)、Erdenet(1100万吨铜)等,何种因素控制大型-超大型斑岩铜矿床的形成是矿床学家不断深入研究的问题。目前研究表明,岩浆的氧化状态是决定斑岩铜矿形成的关键,且岩浆的氧逸度达到fO2>NNO +1即可形成斑岩铜矿床,那么,岩浆氧逸度达到多高能形成大型-超大型斑岩铜矿?这一问题尚未解决。  相似文献   

2.
根据扎赉特旗东芒合钼多金属矿区区内地、物化测量成果,结合地表槽探、深部钻探揭露验证结果,对本区以铜、钼、铅锌多金属等矿产的成矿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本矿区成矿模式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玉海铜(钼)矿是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七〇四队于2011年在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新疆哈密市黄山-镜儿泉-图拉尔根一带铜镍资源潜力评价”时,通过异常检查所发现的一个具大型规模前景的隐伏斑岩型铜(钼)矿床。该矿床的发现充分说明了土屋-延东斑岩型铜(钼)矿带向东仍有找矿空间,而且使三岔口-玉海地区有望成为东天山地区一个新的斑岩型铜(钼)矿集区。  相似文献   

4.
锡坪钼铜锡矿床属火山——沉积变质热液叠加型矿床和斑岩型矿床,文章从矿床地质特征、不同类型围岩蚀变及成规律的研究,认为围岩蚀变属于岩浆期后热液交代作用形成。受断裂构造带影响,形成不同的蚀变带,对钼铜锡的富集成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斑岩型铜钼矿是我国重要的铜钼矿床类型。车户沟斑岩型铜钼矿处于华北地台北缘边缘隆起带,且恰位于赤峰—开源深大断裂在赤峰段向北突出的弧形的顶部。赋矿主岩为花岗斑岩、正常斑岩、隐爆角砾岩,分布广泛,矿体是否富集与蚀变关系密切,主要富矿体是经过二次富集作用的隐爆角砾岩;矿区主要蚀变类型有硅化、钾长石化、白云母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矿石结构有浸染状构造、脉状结构、胶结角砾状结构、团块状构造。本文通过现有地质资料,结合野外地质观察,分析了围岩蚀变特征,探讨了蚀变与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豫西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南缘,区域地质条件复杂,构造岩浆活动频繁,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一重要的钼、钨、铝、金、银、铜、铅、锌多金属矿集区;同时非金属矿产丰富,具有良好的萤石成矿地质条件,已发现一个大型萤石矿床和多个中小型矿床及矿化点,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通过对区内萤石矿床进行总结认识,以期为区内今后的萤石矿找矿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研究,初步认为簸箕掌地区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矿化带与甘肃白银厂海相火山岩块状硫化物多金属成矿带位于同一构造单元,是处在一个相同构造环境、具有基本相同的成矿地质条件、成矿作用和成矿类型,其中与火山岩有关的可能形成"白银式"基性火山岩型铜矿;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可能形成热液-矽卡岩型铜铅矿和斑岩型铜金矿;与沉积后变质有关的可形成沉积形变质型铜金矿。综合分析区域地质、构造、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影像特征,认为西华山簸箕掌地区铜金及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好,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8.
斑岩铜矿是最重要的铜矿来源,文章通过对木吉村斑岩型铜钼矿区地质进行详细野外观察,采用岩石学与岩相学方法,开展了木吉村斑岩铜钼矿的赋矿斑岩体-闪长玢岩的岩相学特征研究。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鹿鸣-霍吉河地区是我省著名的多金属成矿区,系统的对该区内多金属资源潜力进行分析,对该地区矿产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该地区勘查资料的总结,认为:(1)区内资源潜力较大的矿种以金、银、铅、锌、钼、铁、铜为主,成因类型为热液型、斑岩型、接触交代(矽卡岩)型;(2)研究区内金矿与火山岩关系密切,特别是早白垩世中酸性火山岩是重要的成矿和赋矿地层;(3)区内银矿具有重要的找矿潜力,银矿成因以热液脉型和火山热液型为主;(4)区内钼矿较为发育,后期找矿工作应以斑岩型为主;(5)区内铁铅锌矿以火山热液型和矽卡岩型为主,矿床成因多与铅山组地层有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北段的地层、构造、侵入岩及矿源场特征的研究,结合典型矿床,圈定了东安-平顶山金成矿亚带、伊春铁铅锌钼钨锡铜银成矿亚带、东风山铁金钴铅锌钨锡成矿亚带、凤山铅锌钼钨锡铜成矿亚带,并根据以上成果,初步划分出3个有色、贵金属成矿系统,5个成矿亚系统。  相似文献   

11.
吴辉 《科技风》2013,(11):119
斑岩型的铜矿在我国普遍存在,大部分的矿床都为斑岩型铜矿,随着采矿技术的发展,对矿产开采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矿产资源的开采程度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针对斑岩型铜多金属矿的勘察也越来越频繁,在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大量存在的情况下,地质学家也在积极的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以普朗地区的斑岩型铜多金属矿为例,通过对斑岩型铜矿的最新了解进行如下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昆山钼钨多金属矿床位于赣北九岭成矿带中段,为石英细脉带型钼钨热液矿床。石英脉主要受北东东、北西西、北北东、北北西几组裂隙控制,呈网状穿插于蓟县系双桥山群浅变质岩中,具岩体侵入外带特征。构造-岩浆作用形成的网状节理裂隙为有利容矿构造。石英脉两侧的云英岩化、硅化,是寻找石英脉型矿体的重要标志,是矿区内的主要控矿因素之一。通过野外地质研究以及矿床地质特征分析等工作,初步认为昆山钼钨铜多金属矿为中-高温石英细脉带型热液矿床,成矿作用晚于晋宁期,早于燕山晚期花岗斑岩,至于具体成矿时代有待以进一步研究,特别是精确成矿年代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哈合作巴尔喀什-准噶尔斑岩铜矿成矿条件对比研究”是为适应新形势而设立的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项目编码:1212010661315),隶属于“中国大陆周边地区主要成矿带成矿规律对比及潜力评价”计划项目。项目在系统收集研究与我国毗邻的哈萨克斯坦国地质矿产资料,重点收集巴尔喀什-准噶尔成矿带斑岩铜矿的地质矿产资料及对重要斑岩铜矿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中国新疆和哈萨克斯坦国为一整体,对中哈构造单元/成矿单元进行了统一划分;阐述了成矿地质背景,以巴尔喀什-准噶尔斑岩铜矿矿产为目标,分析了成矿条件,总结了成矿规律。以板块构造及现代大陆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制定编图细则,编制了中哈接壤地区系列图件。  相似文献   

14.
大别山碰撞造山带以其独特的地质背景,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先后发现汤家坪、千鹅冲及沙坪沟等大型钼矿床,该地区矿床类型主要有斑岩型和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形成时代为142Ma~112Ma,把该地区钼矿成矿时代分为2期,即148Ma~138Ma和131Ma~112Ma。表明大别山地区钼矿床是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大转换过程晚期到中国东部岩石圈东西向大规模伸展过程中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马鞍山铜钼矿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铜钼矿床地质特征,探讨了矿床成因及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6.
北祁连山西段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铜、金多金属矿产成矿地区之一。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本区主要金矿成矿流体具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浅成等特征;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主要为岩浆水和大气水;硫同位素研究表明,鹰咀山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为超基性岩和容矿火山岩,寒山金矿为容矿中酸性火山岩并混有少量基底陆源物质,车路沟金矿为奥陶系火山岩(阴沟群)、火山碎屑岩和英安斑岩;鹰咀山成矿时间为413±5Ma、寒山为395±46~303±10Ma、车路沟为350~410Ma;鹰咀山矿床成因为与超镁铁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寒山为与剪切带密切相关的中低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金矿、车路沟为与斑岩有关的低温热液型碲金矿。  相似文献   

17.
大兴安岭多布库尔钼多金属矿床主要产于燕山晚期次流纹斑岩和隐暴角砾岩中,成矿与火山-次火山活动密切相关。矿化以细网脉状辉钼矿为主,围岩蚀变具有一定的分带性。矿床成因为斑岩型,具有形成超大型钼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多宝山矿田大小矿体均呈稳定的透镜状和条带状形态,赋存在斑岩体外的火山-沉积岩和花岗闪长岩体中,矿体长、宽、延深具有一定比值关系,矿体以及岩体之间在平面上和剖面上均呈近等距右行侧列的特征和矿田构造形迹表明多宝山斑岩型铜钼矿床严格受北西向构造控制,是继承性先顺时针压扭后逆时针张扭交替四次构造-岩浆活动的结果;由此估算出多宝山矿带铜山矿床深部新增铜约××万t,钼约×万t,金约×t;明确指出铜山铜钼矿床深部、小孤山等两个资源潜力远景区。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西里尼西河地区出露的岩体为中细粒正长花岗岩,见花岗斑岩脉,成矿地质条件较为有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钼元素土壤异常面积较大,强度较高;地球物理测量工作发现高极化异常区。结合物化探异常,在成矿有利地段开展槽探查证工作,发现多条钼矿体,矿化体呈面状展布,预示该矿体有一定规模。  相似文献   

20.
木吉村斑岩铜矿是河北省重要的铜矿产地。矿床受深断裂及中生代火山断陷盆地制约,矿床与侏罗纪闪长玢岩关系密切。本文通分析其地质特征,进而提出了木吉村斑岩铜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