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作为农村的主体,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民的素质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状况与建设新农村的要求有一定差距。所以,为建设新农村,我们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农村教育与医疗,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和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运城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农村教育摆在农村脱贫致富的先导地位、城市提升品位的核心地位、社会和谐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小康建设步伐的重要举措,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实施教育富民战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教育发展新路子,着力构建结构合理、类型多样、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教育新体系,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3.
积极探索城镇教师支教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发展中,农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状况一直制约着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2004年,运城市把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作为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战略举措,坚持因地制宜,注重政策引导,推进制度创新,优化了城乡教师资源配置,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加快了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使运城市农村教育工作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两年来,全市2000余名城镇教师志愿支援农村教育,1万余名农村教师得到了培训提高,10万余名农村学生享受到了优质教育,200余所偏远山区学校摘掉了落后的帽子,城乡教育基本…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视野中的农村成人教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农村成人教育的误读,是造成农村成人教育不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成人教育应当是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教育,是不断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农村人口转移的教育,是指向农村人幸福的教育。只有强化政府行为,改善农村成人教育运行机制,优化农村成人教育结构,正确处理好农村成人教育中的若干关系,才能有效发挥农村成人教育对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蒋英 《时代教育》2007,(8Z):53-53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关注农村留守群体——留守老人,留守妻子,留守孩子。作为一名农村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教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尤其是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因为它涉及一代农村未成年青少年健康成长、农村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事。结合近年来的实践,笔者谈谈自己的观点和体会,仅供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盐湖区是运城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为了促进全区教育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区委、区政府坚持依法治教,积极落实基础教育“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承担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使全区教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独生子女的增加,使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受教育程度。同时由于农村家长自身受教育程度较低,对素质教育的内涵不能充分理解,应试教育观念仍然难以避免。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基于新农村建设视角的农村教育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本文论述了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作用,总结和分析了当前农村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多视角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的一些发展策略,为推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农村教育面临着诸多的困惑,如农民受教育的普及程度不够、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等。农村教育不仅关系到农民素质的提高,也制约着城市化的进程及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充分利用农业高校的教育资源和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为新农村教育服务是当前加强农村教育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门责无旁贷。我们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实际,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发挥教育优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社区教育已被摆上了农村成教的重要议事日程,农村成教如何扎实地做好农村社区教育工作,更有效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农业增收、农民致富服务,这是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根据本地实情,  相似文献   

12.
龚承权 《湖北教育》2006,(11):29-30
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房县是农业大县,只有发展好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才能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培养新型农民,改变农村面貌,建设好农村家园,教育与新农村建设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不断深化教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不少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环境恶劣,教师教育经费不足,教师队伍素质偏低,教师队伍青黄不接,教师待遇较差。改善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条件,提高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水平,是确保我国广大农村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是关系到农村孩子的前途命运所在,更是促进我国教育均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明了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是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优化教师队伍资源配置、解决农村师资力量薄弱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适应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学龄人口和教师供求关系变化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师队伍差距,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传 《南昌教育》2006,(7):17-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发出的号召,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而教育是农村现代文明的基石,关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当前,我市农村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巩固和发展,形势很好,成绩斐然。但也要看到我市农村教育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如教育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学水平整体不高等,正在制约着我市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如何解决这些困难与问题,亟待我市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并努力实践。为此,本刊特在“教育新视野”板块开辟“关注农村”专栏,着重围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的主题,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加强宣传工作。希望我市教育战线特别是农村教育第一线的广大干部、教师踊跃来稿。文章要求围绕主题,针对性强,观点新颖,内容充实,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欢迎调查报告、实验报告一类文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根据《苏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行动计划》,全市坚持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城乡居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以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为重点,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乡村文明为目标,大力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积极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强化政府行为,保证农民教育工作顺利开展(一)召开专门会议现代农民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全市现代农民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的意见》和《关于增…  相似文献   

18.
简友光 《成人教育》2015,35(1):23-2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环节就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条件就是提高农民的知识化和现代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就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组建社区教育学院和开展社区教育以及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等方面对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9.
论农村中小学功能拓展对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族的振兴在教育。”农村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教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更是系于教育。农村中小学是农村教育的基础,加强农村中小学建设、充分拓展和发挥农村中小学的功能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一、中央对农村工作的重视为农村中小学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十六大以来,党的工作重点逐步转向了农村,十六大决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对农村教育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培育新型农民要加快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农民道德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