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论及魏晋六朝小说时,一般笼统地指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从这些小说和魏晋六朝人对这些小说的相关论述出发,得出其时的小说观念相比汉代的小说观念也显得落后。这并不符合魏晋六朝的实际。魏晋六朝的小说观念,在沿袭了汉代小说观念的同时,相比汉代小说而言又有很大的进步,表现在魏晋六朝人对小说娱乐功能和虚构手法的事实肯定,以及与之相应的魏晋六朝小说中历史叙事向小说叙事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从《绣像小说》到《小说月报》,从林译小说到说部丛书,商务印书馆在清末出版发行了大量小说。同时,商务还在当时的报刊上刊登广告大加宣传。这些广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刊登周期长。商务通过广告介绍小说内容、宣传小说杂志、提倡翻译小说、扩大小说类型、阐述小说观念,对晚清小说的繁荣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骈对小说产生影响,既是由于作家的原因,也是由于体自身发展的需要。骈影响小说,有一个从初步介入到与小说融为一体的发展过程。骈对小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物、场面、景物的描写和渲染中,它增加了小说的生动性,提高了小说的艺术性,增强了小说的意境美。骈对小说的影响,提高了小说的艺术价值,使小说更受读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八十年代以来,新加坡华文小说呈现出文体多元丰富的状态,微型小说、商界小说、现代派小说、魔幻写实小说、心理小说等小说形式纷纷涌现,表现出新华小说家文体选择上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小说具有多重功能,而中国古代小说批评又具有对小说功能进行评价的责任,因此,中国小说评点派诸家对古代小说的功能问题多有议论,且不乏真知灼见。娱乐功能和审美功能是古代小说的两种重要功能,对此,古代小说批评者们作出了种种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小说的起源与小说独立文体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小说的起源和形成,可以概括为这样一个小说发生学模式,即:故障-史书-小说。从叙事意义上说小说起源于故事,而从小说的孕育母体上看也可以说小说起源于史书。从早期小说的类型、题材来分析,作为小说叙事源头的故事大体可以概括为五大类,即神话传说、地理博物传说、宗教迷信故事、历史遗闻,人物逸事。从故事到小说,中间存在着史书这一过渡五。这是和史书的分化密切相关的。故事向小说独立文体的过渡,存在于史书的分流过程中,当史书分离出一种合乎小说文体的独立文本时,那便意味着小说的诞生。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小说流派的序曲──问题小说派探析周筱华如果把中国现代小说流派比作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的话,那么,问题小说派则是这乐章的序曲。所谓问题小说,即是以小说的形式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凡“提出一种问题,借小说来研究它,求人解决的,是问题小说。”①翻开...  相似文献   

8.
明代文言小说总集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创作发展到明代,已成为白话小说兴盛的时代,言小说创作相对处于不太景气的状态,但言小说总集的编选却出现了异常繁盛的局面,并与白话小说融合为这一时代学的主流。但长期来,研究对明代小说研究的兴趣,多集中于白话小说,研究言小说的,也多注意明代新创作的作品,明代言小说总集的研究基本上处于无人问津的状况,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憾。  相似文献   

9.
九十年代小说创作大致分以下几种类型:家世小说、叙述往事的小说、历史小说、传奇志怪小说、新写实小说,商战小说,文化关怀小说等。从本上看非现实题材的小说创伤优于现实题材的小说创伤,作家们之所以要逃避现实与社会变改和个人的价值取舍有关。  相似文献   

10.
纪昀的小说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小说体例和小说虚构是其小说观的两个主要方面。纪昀对小说体例要求甚严.同时纪昀并没有把传奇小说排除出小说的范围。纪昀认为虚构是小说和史书的重要区别,他允许小说中存在虚构。但与当时小说创作和小说理论的高度发展相比,纪昀的小说观是保守和落后的。尽管如此,纪昀的小说作品《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的差距是由两种不同的小说体例的差别决定的,而不应归于其落后的小说观。  相似文献   

11.
第一节 亲情友情 文体简说  小小说有很多别称,比如微型小说、精短小说、超短篇小说、极短篇小说、微信息小说、一分钟小说、一袋烟小说、袖珍小说、焦点小说、瞳孔小说、拇指小说、迷你小说等等,可谓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小小说以讽刺、幽默见长,偶尔也见对真善美的赞颂。   小小说可以表现各种人际关系,有的是两代之间的感情,父子情、母子情等;有的是三代之间的感情;有的是隔代之间的感情;还有的是师生之情、陌生人之间的友情。所有这些浓浓的情意,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彩,使我们感到暖意融融,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美好的…  相似文献   

12.
小说,这一后代“蔚为大观”的艺术形式,先秦时期只是处于萌生阶段,无论是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中的某些内容,还是史传文学中的片断记载,虽具有后世小说的某些因素,却不能独立地称之为“小说”。因而,先秦时期出现的“小说”一词,虽具有后代小说观念中的某些成分,却无法等同于今天文体意义上的“小说”概念。而在汉代,这种情况有了根本的改变,初具小说规模与性质的作品大量出现,并表现出鲜明特点;接近后世理解与认识的小说理论开始形式,并且对后代的小说观点及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认清先秦“小说”的含义,探索汉代小说观…  相似文献   

13.
传统教化思想对艺术小说的敌视与批判主要表现在:第一,反对小说的艺术创造。认为艺术创造背叛了历史的真实,导致小说之善随即失落,损害了小说的教化功能。第二,认为小说艺术是有害艺术。他们割裂小说真善美的关系,认为以想象和虚构为特征的艺术小说无真善可言,因而,这样的小说艺术价值再高也是丑的艺术,甚至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14.
废名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小说家。他的创作不但不事依傍,独立走自己的路,开辟自己的艺术境界,而且他总是不断地突破和刷新自己,追求和实现新的创造。他变化中国古典文学的诗来写新小说,又化用散文的哲思建构小说的架子,同时把小说诗化和散文化,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叙事形式,打破了原有的框架,拓宽了文体的疆域,丰富了小说艺术的表现手法,尤其在创作后期用接近现实的自然状态的笔触,突破了传统小说的叙述结构,建构了新的小说审美境界,形成了一种新的小说体式,即散文化小说。。其小说文体的实验性和超前性,影响了中国许多作家的创作,为中国新文学作出他独到的贡献。但对于他这种创作上的转变,学术界很少论及,本文从叙事角度对废名散文化小说创作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5.
谢洪华 《现代语文》2006,(2):119-120
小说的学性强,很适宜进行人教育。在当今社会高速化的时代,怎样进行小说教学,怎样培养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兴趣,怎样让学生在小说中受到人精神的熏陶并提高小说的鉴赏能力?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快速走进小说世界。  相似文献   

16.
玛丽·雪莱的小说《弗兰肯斯坦》在传统的哥特式小说的基础上融入了大量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元素,丰富了英国小说的样式,为英国小说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小说从人物刻画到叙述方式以及环境描写等方面都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而小说的主题思想却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同时,小说在传统的哥特式小说基础上,又打破了哥特小说固有的模式,大大丰富了英国小说的体裁.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小说创作进入新时期以后,特别是1985年后,作家、批评家纷纷探讨小说语言的回归,认为小说语言是小说内容的组成部分,对传统语言的工具论、媒介论提出质疑。小说语言向独立性转变。本文对汪曾祺的小说语言观进行疏理、归纳,从而论述汪曾祺小说语言的诸种观点  相似文献   

18.
晚明小说理论在传统文艺美学基础上,结合明代小说创作,在小说的地位与作用;小说的真实性、生动性、形象性及艺术魅力;小说和历史在创作上的不同;对浪漫主义小说的分析;小说人物的塑造诸方面提出了重要的理论,形成了晚明小说理论批评的繁荣发展阶段,为后来的小说理论批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五四”文坛上,出现了一种深受日本“私小说”影响的小说新样式——“自我小说”。鲁迅是最早创作“自我小说”的作家。他的《一件小事》,不仅符合小说的基本要求,是小说而不是散文,而又与日本“自我小说”的理论和创作实际相符,是一篇典型的“自我小说”。同时,《一件小事》发表的时间又最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自我小说”。  相似文献   

20.
以小说抒情--评苏曼殊小说的抒情化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说抒情,借小说发泄内心压抑的情欲,是苏曼殊小说的总体倾向。在现实生活中,佛教的清规戒律、传统文化、特定时代氛围共同构成对苏曼殊个人情欲的压抑,并最终导致了他在小说中营造了一个个关于男女艳情的白日梦,以发泄内心压抑的情欲。这样的创作倾向带来了小说文体的变革,改变了小说作为政治斗争工具的状态,小说的抒情性明显增强,同时也带来了对小说叙事性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