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邵大昕 《考试周刊》2011,(64):127-127
中学体育教育通过各种不同的教育手段和策略,在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常常会产生紧张、焦虑、害怕情绪,这就需要老师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使其紧张、焦虑、害怕情绪降到最小。本文主要从心理训练的原则和方法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心理训练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剑 《考试周刊》2012,(34):105-106
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变化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而在篮球活动中情况错综复杂,比赛失利、发挥失常等都会引起运动员的情绪波动,产生焦虑和紧张心理。教师要对运动紧张和焦虑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调控学生的情绪,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对开设的许多项目不感兴趣,或因为身体素质、技能基础差而产生情绪障碍,常见的有畏难、胆怯、紧张、自信心不足等对立情绪,而这些情绪的产生.有自身的影响和外在条件的影响。现代心理学揭示了人类心理情绪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情绪可调节学生学习的积极态度.它决定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时是。兴趣、满意、积极、精神振奋”,还是“冷淡、散漫、不满足、压抑”。长期的情绪障碍则会引起心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情绪的特点入手,分析在体育教学中,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体育调节策略和不同的体育疗法,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以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情绪的合理调节。始终让学生保持良好的稳定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使学生以积极饱满的情绪投入活动中,从而达到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论校园体育文化对高职院校学生负性心理活动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学生主要负性心理活动问题体现在心理适应障碍、厌学情绪、心理焦虑、自卑感强及人际关系敏感等。校园体育文化能拓展交往空间,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转移了注意力,并间接进行了心理宣泄,提高了心理健康素质。体育活动也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团队协作精神,并使人格及意志力得到锻炼,进而达到健全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6.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学对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独到之处?在体育教学中,要通过引导学生正视现实、培养学生善于与人相处的品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排除焦虑情绪、建立体育锻炼兴趣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从心理学角度看.挫折是一种情绪状态,指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障碍或遭到打击.致使预期的目标不能实现时产生的一种焦虑、紧张或沮丧、失意的情绪状态。学生面对考试失败、学习困难、同学关系紧张、教师批评指责、家庭期望的压力等各种状况时.就会产生很多的困惑,遭受心理挫折,甚至会引起心理失衡或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8.
在学生考试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 ,那就是越临近考试 ,心情越紧张。紧张是一种情绪状态 ,即焦虑。“考试焦虑”大多数同学或轻或重地都体验过 ,在当前“一卷定终身”的高考模式下 ,“考试焦虑”可以说是我们学生的职业病 ,大量的心理调查表明 ,在所有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情绪中 ,“考试焦虑”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所以 ,我们认识“考试焦虑”对学习的影响 ,了解“考试焦虑”的心理形成过程 ,掌握“考试焦虑”的心理调适方法 ,无疑对于增强学生心理健康 ,提高学习成绩大有裨益。一、“考试焦虑”对学习的影响“考试焦虑”程度有轻有重 ,按焦…  相似文献   

9.
顾留娜 《学周刊C版》2014,(2):212-212
学生有畏难和胆怯情绪在体育教学中颇为常见。畏难和胆怯情绪的产生.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情绪冷淡或者过分焦虑.甚至产生恐惧心理。这些情绪障碍压抑着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了学生的运动能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甚至躲避练习。这种消极的情绪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学生的畏难和胆怯情绪是体育教学中的一大障碍.那么该如何排除这些障碍.提高体育课教学的效率呢?  相似文献   

10.
倪红 《农村教育》2005,(5):52-53
“学校体育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不仪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而且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需要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更需要渗透在体育等课堂教学中。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心理环境不仅对课堂教学活动效果产生影响.更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影响。体育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以教学班级或兴趣小组为单位的教学练习活动中.  相似文献   

11.
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或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伴有紧张或恐惧情绪,具有对人与事的担忧、紧张、神经过敏和忧虑的感受。青春期是焦虑的易发期,而这一时期的耳聋学生更是焦虑的易发群体。因此,有必要探讨聋生焦虑心理的成因,对聋生的焦虑心理及行为进行矫治与预防,从而使聋生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中情绪的影响作用非常大,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情绪,努力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愉悦的教学气氛,始终让学生保持良好的稳定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使学生以积极饱满的情绪投入活动中,从而达到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情绪是一种主观的、不稳定的、经常变化的心理体验,是人的感情的具体体现。它可以激励或抑制人的运动行为。对于体育教学来说,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人的运动能力和学习效率;反之,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和学习效果。运动技能的形成和运动水平的提高依赖于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创造力。因而,情绪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燃料”和驱动力,缺少了它学生就不可能发挥出自身的运动潜能,他们的身、心力量及其运动技能将无法真正施展开来。但是,有些情绪或过量应激的某些情绪也会影响学生的运动水平和教学效果。其中:焦虑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消极情绪。  相似文献   

14.
如何创设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相当稳定的集体情绪状态,是教学中集体心理动态结构的特点之一.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心理背景。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流动变化性的特点。心理气氛形成后.会成为一种团体的环境压力对每个成员产生影响,并持续一段时间。强烈、浓厚的集体情绪状态有时会持续一堂课。但在很多时候,由于教学内容、方法的变化,学生完成动作的成败,师生交往或学生之间的冲突等原因,课堂集体心理气氛会发生起伏变化。从而对每个成员的情绪产生震动和感染.使每个成员的心理活动随课堂气氛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5.
高中生的体育自信心是个体在体育活动中对自我信任的一种态度,它表现了学生相信自己通过一定的身体练习,一定能够战胜某种困难或达到某种活动目标的情绪状态。体育自信心是个体获得成功的一种良好的心理,这种心理将对一个人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起着非  相似文献   

16.
“考试焦虑”与“理性情绪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三教学中,笔者发现在高三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考试焦虑”心理病症。那么什么是“考试焦虑”呢?考试焦虑就是学生在考试之前。当其意识到考试对其具有某种威胁时,产生的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它的临床表现常常为情绪不稳、易于激动、食欲减退、睡不成眠、心不在焉、恍恍惚惚、特别健忘等心理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人人都有过焦虑的体验。比如人们在面临考试、为择业或其他重要事情而会见某个重要人物时,都会有焦虑的体验。但这种焦虑属于正常焦虑。它能促使我们为即将来临的事件付出更多的努力,从而获得最好的结果。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是良性“催化剂”。对考试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助于考生实际水平的发挥和考试的成功。因此对任何考试来说都是必要的。但是过强或过弱的焦虑则会影响考生的考试成绩。针对考试焦虑的特点和产生原因,笔者在教学活动中推行了“理性情绪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理性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理性情绪疗法的治疗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心理诊断阶段;领悟阶段;修通阶段;再教育阶段。具体方案如下:  相似文献   

17.
挑战紧张     
一、活动目的 1.使学生了解紧张情绪对正常的学习和 生活产生的影响。 2.帮助学生分析紧张情绪的成因,掌握调 控紧张情绪的方法。 二、设计理念 目前,在初三和高三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不 同程度的考试焦虑,但焦虑的产生不完全是因 为临近中考或高考,更是由于他们缺少调控紧  相似文献   

18.
余世雄 《广西教育》2007,(11A):42-42
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然而,在我们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情绪障碍,如畏难、胆怯、紧张、自信心不足等。这些情绪的产生,有自身的问题和外在条件的影响。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类心理情绪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长期的情绪障碍会引起心态的变化,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王振龙 《职教论坛》2001,(10):62-62
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人体直接参与各种身体练习,并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练习必须付出艰苦的体力和必要的脑力劳动,因此,学生的心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有目的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才能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使体育组织教学达到最佳效果。一、激发良好的情绪,培养学习兴趣运动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中活跃的“激素”,是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强大推动力。学生在学习动作练习时的心理状态主要是“情绪与兴趣”,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情绪”热烈、兴趣高时,他们就表现出学…  相似文献   

20.
焦虑是一种伴随着某种不祥预感而产生的令人不愉快的情绪,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在体育学习中,焦虑是一种普通的、必然的现象,但适度的焦虑有助于体育学习。对它的探讨,能使我们掌握有效的心理调节技术和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有意识的在体育教学中控制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