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紫禁城     
刘鹏 《北京档案》2005,(6):40-41
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坐落在北京市中心;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年)始建,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和扩建;占地七十二万多平方米,屋宇九千余间,建筑面积约十五万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相似文献   

2.
<正>康熙皇帝开创清帝东巡之制,将家事国政合二为一,共襄盛举。除形成一整套祭祀祖宗山陵及宫廷祭神礼制,被后嗣延续下来,与清王朝相始终外,还对盛京皇宫产生深远影响,为其保存和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成为我国仅存两座帝王宫殿建筑群之一。首先,康熙东巡重新启用皇宫促使加强旧宫维护。清朝迁都北京后,盛京被尊崇为陪都,原来的皇宫成为皇家宫阙  相似文献   

3.
《兰台世界》2015,(7):3
<正>沈阳故宫,是后金入关前的沈阳(盛京)皇宫和清朝迁都北京后的盛京行宫(或称奉天行宫),始建于1625年,初成于1636年。至乾隆时期又有较大规模的改建与增修,占地约6万平方米。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3个部分:东路为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时期续建的大中阙;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等。整座皇宫楼阁  相似文献   

4.
<正>清朝迁都北京后,盛京被尊崇为陪都,原来的皇宫成为皇家宫阙禁地及陪都的最重要标志,虽然设官管理,岁时修理,但因长期闲置不用,到康熙十年(1671)第一次东巡时,旧宫内已呈现多处倾颓,甚至有些不得不拆除,如世人鲜知盛京皇宫(今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内原有一座与凤凰楼交相辉映的建筑"龙楼",就是康熙初年被拆除的,使不明就里者做出"清初宫殿建筑只有凤楼而无龙楼,必然会灭于女人之手的臆想"。  相似文献   

5.
早在3000多年前,在北京这片土地上就出现了一座城市,它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叫“蓟”。后来燕国迁都于此,蓟城便发展成为华北平原北部最大的城市。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实行郡县制,蓟城为广阳郡治所,成为经由华北平原进入中国北部和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隋朝以蓟城为涿郡治所,唐朝初年改涿郡为幽州,治所仍在蓟城。936年,契丹人占领了蓟城,在这里建立陪都,并在这一年改国号为辽。由于蓟城位于辽所统治区域的南部,所以叫做南京,又称燕京。金贞元元年(1153),金朝迁都于燕京,改称中都。 元大都与金中都的关系 金代的中都城是在辽燕京城的基础上扩建的,它的位置相当于今北京市宣武区西部的大半,以及丰台区和海淀区的一小部分。金大安三年(1211),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大举伐金,数次包围中都城,迫使金朝不得不迁都汴梁(今河南开封)。贞祐三年(1215),也就是金朝迁都汴梁的第二年,蒙古军攻破中都城,将金朝的皇宫付之一炬,整个中都(当时一般  相似文献   

6.
在长春伪皇宫的建筑群中,有一处鲜为人知的建筑,这就是伪皇宫的藏书楼,它是1936年修建于同德殿后的一座两层楼的水泥建筑,通称"小白楼"。在这里收藏的大部分图书是溥仪藏于天津静园的全部古籍。这些图书是清王朝遗籍中分流出的一部分,也是我  相似文献   

7.
左亭 《出版参考》2011,(5):19-20
北京地铁公司今年是成立41周年,但北京地铁的修建历史却已46年,至于开始勘探规划的时间就更长了,至少半个多世纪了。 北京究竟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酝酿、提出要修建地下铁道呢?从现在查到的有文字记载的资料看,是1947年的8月。  相似文献   

8.
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美丽提自然景观.从1406年建立北京紫禁城、1681年建立木兰围场和1703年建立承德避暑山庄以来,北京紫禁城--承德避暑山庄--木兰围场就构成了一条独特的政治活动线.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历史悠久,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皇家猎苑.  相似文献   

9.
北京的城墙     
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筹建北京宫殿城池,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告成",历时15年,正式定都北京.明代的北京城也就是元大都城的改建,北墙南缩5里,南墙向南展出2里,成为东西向的长方形.重建了宫城和皇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又修筑外城,仅筑成南侧一面.至此,北京城的基本轮廓已经构成,即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  相似文献   

10.
<正>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代自秦皇、汉武起就有帝王巡幸地方的举措,每位皇帝每次出巡的目的、性质、范围、规模、耗费有所不同,世人对此也是议论颇多,褒贬不一。在清代,1644年八旗大军挺进山海关,迁都北京后共有十朝皇帝,前几朝皇帝出巡次数很多,北狩、西征、南下、东巡,劝文教励武功、谒陵拜祖、教养蒙古、考察吏治、游历问俗,奢华繁俭不一,留给后人的评说不一。其中东巡与辽宁息息相关。清帝东巡,是指清代皇帝巡幸盛京、吉林等地。这里留有清代皇帝的祖宗陵寝、曾经的大内皇宫,更有提供北京宫  相似文献   

11.
宋爱伦 《大观周刊》2012,(41):11-13
南京在1368年以前作为朱元璋政权的政治中心,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明王朝建立后,由于南京城的风水问题等原因,朱元璋始终不愿意以南京为帝国的永久首都,而欲北迁首都于关中。但是,中国北方因战争饥荒而衰败,朱元璋生前未能完成迁都大业。朱元璋的迁都愿望成为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前奏。  相似文献   

12.
北京天坛     
刘鹏 《北京档案》2006,(1):38-39
北京天坛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处坛庙建筑,从明永乐四年(1406年)设计施工,历时14年,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明清封建皇帝祭天的地方,占地约4000亩,比故宫面积还大两倍.  相似文献   

13.
史实要准确     
《阎锡山》是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的一部文学传纪小说,作者在《后记》中写道“在基本历史事实和主要人物的描写上,我们是坚决求真求实的”。实际上,涉及基本史实的地方,与史不符的还真不少,最后一章《南柯一梦》里更是集中,这一章共五页十码,我查觉的史实错讹便有三处:①560页“到上海后的头一天,太原便被解放!第二天,南京又被占领!”把时间弄颠倒了,南京解放在前(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的第二天,太原解放。②563页  相似文献   

14.
依照中国古代星黎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是帝所居,置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殳称紫禁城。明代幕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开始营连逸座宫殿,至明采乐十八年,即1420年落成。  相似文献   

15.
<正>奉天古城曾有八门八关,小西边门就是八关之一。八门是清太宗皇太极改扩建奉天城时所建,而八关则是康熙朝修建。1625年后金汗王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城时,基本维持明代沈阳城的格局,1626年皇太极即汗位后,开始大兴土木改扩建城池。于内城四面城墙分设八座城门,分别为抚近门即大东门,内治门即小东门;德胜门即大南门,天佑门即小南门;怀远门即大西门,外攘门即小西门;福胜门即大北门,地载门即小北门。  相似文献   

16.
正大高玄殿位于北京故宫外的西北角景山西街的南口西侧,迄今已有470余年的历史。本讲就围绕这座明清皇家御用道观,讲讲明清时期这里发生过的那些事儿……嘉靖皇帝修建大高玄殿缘起明朝永乐皇帝修建紫禁城时,在皇宫内已建了两座道家宫殿,一座是玄穹宝殿(位于紫禁城东六宫东),一座是钦安殿(位于御花园正中)。明朝皇帝特别是嘉靖皇帝经常在殿中举办各种祭祀、道场。  相似文献   

17.
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建都应天,国号明.永乐十九年,明成祖迁都北京.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亡.明朝共历16帝,统治277年.  相似文献   

18.
武则天明堂,初号万象神宫,又被称为天宫,是武则天在洛阳执政时修建的皇宫正殿。本文主要从武则天明堂的背景情况出发,对唐东都武则天明堂的建筑形制等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9.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宏伟的文化工程,分“经史子集”四类,刊抄典籍达3400种以上。历时8年完成初稿后,乾隆皇帝就考虑到了如何妥善存放的问题,于是开始修建专门的藏书楼。先后建成了北京皇宫内的文渊阁、京郊圆明园的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奉天故宫的文溯阁,被称为内廷四阁,建在深宫别院,便于乾隆随时随地调阅。“四阁”的名称大有文章,均与水有关,以文喻水,将浩瀚的文化典籍比作江河之水。水由“源”流出,汇合百川而成“渊”,若寻源必找渡口,这就是“津”;再由“津”而“溯”流而上,即可找到“源”。存放于内阁的《四库全书》…  相似文献   

20.
京门铁路是连接京西门头沟与北京城区的一条铁路,其主要作用是将门头沟山区的煤矿更加方便快捷地运出.自1906年起,京门铁路曾经历数次修建,每一次修建都与当时的社会局势和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可以说,其修建历程正是一部鲜活的中国铁路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