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高校招生》2009,(9):13-24
从表格可以看出,近两年作文题目在呈现形式上已趋于稳定,即材料作文、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呈“三足鼎立”之势。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2007年,2008年的材料作文数量呈上升趋势,而话题作文数量则呈递减趋势。这是因为,近年来话题作文的弊端已十分明显,如:立意空间过于宽泛,考生易信马由缰;话题与提供的材料联系不紧密,材料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而材料作文的优势在于,它既未完全限制考生的思维,又考查了考生的审题(解读材料)的能力,难度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2.
话题作文从1999年高考那一刻算起,进入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三学生的视野中已有五年之久了。现在学生们大多都知道话题作文的特征就是:文体开放、立意开放,命题限制少。也知道考查这种作文的意义:有利于拓展考生思维,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的素质教育。但写起来却常常与  相似文献   

3.
话题作文从1999年高考那一刻算起,进入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三学生的视野中已有五年之久了。现在学生们大多都知道话题作文的特征就是:文体开放、立意开放,命题限制少。也知道考查这种作文的意义:有利于拓展考生思维,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的素质教育。但写起来却常常与1999年以前常写的材料作文(也叫  相似文献   

4.
伍芬香 《湖南教育》2003,(12):38-38
话题作文的显著特点就是开放性强,主要体现在写作角度开放、文体开放、眼界开放和思维开放等方面。话题作文鼓励学生在切合话题的情况下,敢于创新,敢于写出新鲜独特的东西来。但话题作文的开放也不是不要限制,它要求考生在选定自己所擅长或占优势的范围内加以“自我限制”。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误解为随心所欲、为所欲为,造成不应有的失误。误解话题。准确把握话题的内涵是正确审题的前提。陕西宝鸡市2000年中考要求以“梦”为话题作文,提示语要求介绍梦的形成和种类,提出“允许在梦中驰骋想像的翅膀”。有一个考生…  相似文献   

5.
申作郁 《现代语文》2005,(11):118-119
话题作文思维开放、内容多样、形式灵活、行文自由,因此话题作文一经横空出世,便受到极大关注,我们学习它、使用它、研究它,其影响之深广,生命之持久,远非其他作文形式所能比.话题作文运用材料创设情境,引出写作话题,帮助考生快速理解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则空间广阔,考生自主性强.因此2005年山东高考语文考卷继续采用话题作文,圆满完成了当年高考的选拔任务.  相似文献   

6.
话题作文是一种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向考生开放的作文考查方式。话题作文在写作内容上给考生以最大限度的选择权,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利于考生写出有个性的作文。在形式上,坚持“三自方针”(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淡化文体要求,选材更加自由,给考生更大限度的写作空间。自1999年亮相高考作文以来,  相似文献   

7.
所谓“材料作文”,即提供一则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然后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就其本质来说,其命题特点、写作要求与话题作文有相同之处,可以看作是话题作文的另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高考解读] 话题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开放性作文命题形式,它的开放性体现在考生根据作文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这“三自”给考生存作文内容、题材、形式和手法上以充分的施展才华的余地,它允许运用各种形式、使用各种方法、利用最擅长的手段表达各种各样的主题。话题作文虽具开放性,但仍有一定的限制,“作文要求”规定和限制了行文的范围及关联对象,作者必须涉及或围绕指定话题写作,而不是信马由缰毫无约束的。这种有限制的开放性作文体现了鼓励创新、张扬个性的命题新思路。怎样用好这块“余地”而使行文不偏离话题,正确立意是写好话题作文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张淑瑶 《现代语文》2006,(9):123-124
如果我们把话题作文放在历史的背景下去思考评价,话题作文无疑是一场划时代的革命。它不仅突破了传统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旧模式,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尊重考生的人本理念,同时,为准确评价考生稳定的作文素质提供了更好的条件。随着话题作文应运而生的“三自政策(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则进一步为考生开拓了张扬个性、表现才华的广阔天地。由于话题本身一般都贴近考生生活,能激发考生的感受、联想和想象,考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加上容易下笔入题并迅速进入写作状态,话题作文受到了广大考生的欢迎。但考生往往只注重了话题作文中的“话题”和“要求”,对“话题材料”漠不关心,甚至于不屑一顾。  相似文献   

10.
曹淼 《考试周刊》2012,(81):3-4
话题作文是高考考试经常采用的作文形式,就是命题时给考生提供一个既开放又有限制的“由头”。只规定写作的话题范围,至于文章的具体体裁、主题、立意、选材、表达方式、写作手法等则由考生自由选择。话题作文写作范围宽泛.表达方式多样,写作手法灵活。然而越是给了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考生越容易出现跑题、偏题、文体不清等错误。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写好考场话题作文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避免出现以上的错误。  相似文献   

11.
一、话题作文特点要写好话题作文,必须首先研究话题作文的特点。话题作文题一般由“话题材料”、“提示语”和“注意点”三部分组成。“话题作文”的命题,只是为考生提供了一个既开放又有约束力的“话题”。人们称之为“三自”: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发挥,写法更是灵活多样;其命题目的,主要是激发考生的创造性和想像力。“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不像以往“材料作文”那样,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只是命题者所做的“作前指导”,是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考生打开思  相似文献   

12.
芮瑞 《学语文》2005,(4):6-27,21
从1999年到2005年。话题作文作为高考作文唯一的命题形式,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回顾这种命题形式的出现,命题者的“开放”初衷是非常明显的。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高考作文的主角是限定文题、文体的全命题作文和注重审题立意、讲究“引、议、联、结”的“供料作文”,它们因为有内容和形式上的诸多限制。不利于考生写作能力的发挥。话题作文以其对种种限制的突破顺应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形势,也丰富了作文命题的形式。人们认为,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在于“开放”。  相似文献   

13.
我们所说的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它属于材料作文;从表现形式上看,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给定材料,但不确定话题,要求不像传统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传统的材料作文一般都要限定文体,而新材料作文是文体不限;传统材料作文总有最佳立意,新材料作文可以有多个立意,且不存在最佳立意。  相似文献   

14.
纵观近几年中考作文,一方面是命题者在内容、立意和文体方面加大了限制,另一方面,为了降低审题难度,给考生张扬才情、展示特长提供舞台,命题者所设置的话题范围,要补充的内容,材料的涵盖面往往都很大。况且,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内容的宽广性和立意的不确定性也使得作文构思能够有更大的选择和更随意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陈燕君 《学语文》2003,(5):28-29
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题型 ,但它不是全方位开放 ,而是有所限制。所以 ,把握好作文题的限制仍是关键。话题作文就给出的材料来看 ,我们不妨把它分为三类 :1.启发性话题作文 ;2.隐性限制性话题作文 ;3.限定立意性话题作文。下面就来谈谈这三类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一、启发性话题作文的审题。这类作文题给出一个启发思维的材料作引言 ,这个材料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开拓思维 ,给学生提供许多侯选角度 ,或让学生由侯选角度类推一个新角度来行文。这类作文的限制比较宽松 ,审题一般可从给出的话题上下功夫 ,仔细审好题目。例如2001年高考作文…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当话题作文率先出现于全国语文高考试卷之时,其"三自",即立意自定、文体不限(后改为自选)、题目自拟的开放性,完全打破了传统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关于立意及文体的种种限制。倡导自主、开放、个性化作文的话题作文,使中规中矩刻板教条的作文增添  相似文献   

17.
如果我们把高考话题作文放在历史的背景下去思考评价,话题作文无疑是一场划时代的革命。它不仅突破了传统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旧模式,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尊重考生的人本理念,同时,为准确评价考生稳定的作文素质提供了更好的条件。随着话题作文应运而生的“三自政策(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则进一步为考生开拓了张扬个性、表现才华的广阔天地。由于话题本身一般都贴近考生生活,能激发考生的感受、联想与想像,考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加上容易下笔入题并迅速进入写作状态,话题作文受到了广大考生的欢迎。然而,2003年全国高…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来.全国高考作文为话题作文和新的材料作文。这两种类型的作文最大的特点是“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盘它与命题作文相比。为考生创设了写作的广阔天地,有利于考生发挥特长、张扬个性、施展才华。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在开放的作文体制下,考场上涌现出大量佳作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之作,现将其中较典型的失误类型归纳如下,以示提醒。误区一:审题和文体选择失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或新材料作文,一般都有一些提示性的阅读材料,材料的功能主要是为考生确定写作话题提供蓝本、规定范围、提供思维方向,考生的审题、立意、行文必须以此为依据,而不能信马由缰。下面以一道中考作文题为例来谈。  相似文献   

20.
所谓高考新材料作文,就是提供一则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就其本质来说,这种作文介于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其命题特点、写作要求与话题作文有相同之处,可以看作是话题作文的另一种类型。比较而言,这种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但有时隐性材料也曾加了学生的审题难度。如何进行高考新材料作文的立意写作?我以下面的三个例子予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