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博物馆与市场化"、"以人为本"、"博物馆与社区"、"博物馆与公众"等成为博物馆界的热门话题。博物馆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吸引公众,融入社区,树立形象,维持生存,更好发展,完成社会赋予它的使命。这归根到底取决于博物馆能否  相似文献   

2.
博物馆形象即由博物馆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外化于社会和博物馆观众所反映出的总体形象,并可藉此判断博物馆的哲学导向、学术品位、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管理水平的优劣,在博物馆与观众沟通,发挥其社会作用和自身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所谓外在形象,即指博物馆所处外部空间环境的博物馆建筑、藏品、陈列展览设施及进行研究、保护的科研设备和从事社会教育活动的场所等以物为核心的硬件基础设施。所谓博物馆内在形象是相对于博物馆的外部形象而言,并与之相联系的博物馆服务意识、科学研究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服务于社会的精神文明形象…  相似文献   

3.
当代社会,对细节问题的控制和把握深刻地反映着一个组织的管理水平。博物馆工作实际上也是由各种细节构成的,本文以对细节的认知为基础,分析了与博物馆形象、博物馆服务、博物馆工作效益、博物馆管理密切相关的细节问题,阐述了实现博物馆细节管理的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4.
蔡淋  黄姣 《今传媒》2023,(8):115-11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博物馆要从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为公众提供更加多元、精准的教育服务,就要致力于与观众建立长期紧密的关系,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并使他们成为博物馆的忠实粉丝。在这一过程中,博物馆要注重通过引入私域流量运营理念,在不断完善教育服务内容的基础上,吸引、培育、转化、维护博物馆观众,让观众对博物馆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传播自觉,从而进一步提升博物馆文化传播和博物馆教育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地区历史化的缩影,从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看,博物馆将成为所在国家、地区或城市历史化的象征,并有可能成为新的化中心。博物馆不论从发挥传统教育职能来看,还是从现代工作方式,搞好市场化经营,吸引观众都是其第一需要。而吸引观众的关键因素在于博物馆的形象是否具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学家达纳(Dana)在其《新博物馆》里明确指出"一个理想的博物馆就是‘有用的博物馆'"。这一思想的提出,开创了美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繁荣之路,掀起了世界各国纷纷效仿其模式的强烈热潮。这篇文章从Dana提出的博物馆理想模式内容展开,深度剖析了其为实现博物馆理想模式采用的方式方法,得出应用Dana这一思想,将有利于吸引公众走进博物馆,有利于形成博物馆与公众互利模式,最终达到促进全民相互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刘华 《中国博物馆》2014,(3):97-106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与蓬勃发展,博物馆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新型的网络媒体——微博具有方便及时、传播迅速、互动性强等优势,是现代博物馆吸引观众和展示自身形象的重要平台。本文以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新浪微博为例,对当前新浪微博中博物馆微博的数量、类别、页面设置、微博内容以及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博物馆在应用微博方面正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具有很广泛的发展空间。博物馆微博在自身运营方面尚需要进一步改进,要充分利用微博的巨大优势和潜能,真正发挥出博物馆微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承载文化身份,搭建中外文明对话的桥梁,是建构与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主体.本研究基于国家形象的建构逻辑,探讨面对当前塑造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战略定位,博物馆独特的国际传播价值,并结合中国博物馆国际传播中的国家形象塑造现状,从整合差异化资源、搭建多维故事体系、整合国际传播路径、搭建社交媒体传播矩阵、提升国家级博物馆全球意识五个维度提出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列展览是一个博物馆最基本的,也是极其重要的业务工作,由于近年来整个文物系统"十大精品陈列展览"的评选,又更加重了陈列展览在博物馆工作人员心目中的地位,于是陈列展览便自然而然成为博物馆的形象代言者。  相似文献   

10.
讲解工作是博物馆与公众沟通最重要的纽带和桥梁,是博物馆展现给社会的第一张名片。讲解员的服务质量不仅代表着一个博物馆的业务学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在一定条件下,甚至代表着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面貌和外在形象。本文仅就讲解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和自我培养提高的途径、方法等问题,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就如何培养较强的自信心,将"我不行"转变成"我准行";如何积极调整性格,将"内向型"转变成"外向型";如何优化服务情感,将"不愿讲"转变成"愿意讲"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图书馆形象及其作用,并通过对图书馆形象的塑造路径和传播途径的分析,探讨了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的方法。图书馆应以形象塑造为基础,吸引更多公众关注和利用图书馆资源,在全社会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中起到主力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代博物馆除担负着收藏、陈展、教育三大传统功能之外,还承担着为公众提供知识介绍、学术教育和艺术欣赏的使命,让越来越多的公众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进而与博物馆形成互动,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五一劳动节虽为小长假,但一定程度上反映博物馆的发展与面临的问题。本文以五一小长假游客现状为例,通过青州市博物馆游客数据统计,分析近三年来博物馆游客增长的原因,面临的问题,以及对博物馆未来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会出现关于“开放型”博物馆的讨论  社会是否需要“开放型”博物馆在回答为什么国际上会出现关于“开放型”博物馆这个问题之前 ,必须提出另一个问题 :“社会是否需要‘开放型’博物馆 ?”如果环顾一下周围世界的博物馆 ,我们会发现 :80、90年代世界博物馆一个强有力的走势是博物馆进入繁荣时期 ,具体体现在 :博物馆的数字稳定攀升 ,藏品数量始终在增长 ,工作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展和成熟 ,公众和政府的支持逐步稳固。然而 ,博物馆也逐渐显露出它的种种不足 ,在融入当今社会过程中 ,它的作用受到了众多的挑战 ,人们对它的精英化偏好提…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陈列是博物馆工作有目的行为的产物,博物馆工作的价值取向和追求势必影响到陈列的价值取向和目的。作指出,我国博物馆工作在组织陈列时表现出三种价值取向,即“突出物价值”、“突出知识价值”和“关注观众需求”。不同价值取向对陈列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有明显影响,并影响到观众参观行为、参观体验、陈列效益和博物馆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5.
现代博物馆作为底蕴深厚的社会文化机构,既是历史记忆的储藏库,也是一所公众的社会大学。博物馆以藏品为基础,通过陈列展览宣传历史文化,对广大观众进行形象直观的社会教育。能够及时地了解、获得博物馆的展览和活动讯息是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的第一步。博物馆应该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依托多种媒体加强宣传服务,将博物馆的展览、文化活动推广至社会各界,吸引公众注意力,避免出现"门庭冷落"、"自我欣赏"等情况,让展览成为博物馆与社会大众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纽带。本文以山东博物馆2012年举办的《斯文在兹——孔府旧藏服饰特展》为例,探讨博物馆展览的宣传推广。  相似文献   

16.
观众行为研究是博物馆满足公众需求、做好公众服务的基础。将新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博物馆的观众研究也是大势所趋。通过RFID射频识别技术可以了解观众在不同展项前停留的具体人数和时间,并在一定程度上考察观众对展览的满意度及其对展示设计的建设性意见,以促进博物馆展陈设计工作向贴近公众的需求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遗址博物馆作为现代人类与古代遗址之间的沟通媒介,为我们了解历史文化提供了最形象的教材。如何全面、真实地展示和保护遗址的历史文化信息,协调现代建筑和古代遗址间的平衡关系,协调博物馆专业化保护与观众普及化欣赏的平衡关系,从而更好地为遗址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无疑是当前遗址博物馆建设规划和展示设计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昙石山遗址博物馆作为福建省首个考古遗址类专题博物馆,在其规划建设过程中,整体以"补山"为理念,在做好遗址本体保护工作的同时,通过场馆展示、标识展示和局部复原展示等全面真实地展示遗址价值,是对我国遗址博物馆建设和发展的一次有益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多媒体展示手段被广泛地运用到了博物馆宣传与展示中,对博物馆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加强了博物馆的宣传与展示效果。本文拟从首都博物馆的具体做法入手,介绍并剖析多媒体展示在博物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博物馆是注重感观的教育机构,"教材"生动形象,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效果。其教育形式和特征又区别于一般的教育机构,在知识的传播和素质的培养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所以博物馆应该是市民、特别是未成年人感受历史和文化的最佳场所。上海博物馆是蜚声中外的大型古代艺术博物馆,  相似文献   

20.
博物馆公共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博物馆整体的看法和评价,并由建筑形象、馆员形象、资源形象、服务形象、管理形象、综合形象等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随着公众关注度的日益提升,建国以来博物馆公共形象由保守、刻板和迟钝逐渐向有趣、活跃、亲切和开放的形象变迁,这一变迁与博物馆事业的实际发展轨迹基本吻合,但与公众需要还存在较大偏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