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校辅导员在新媒体微博形象中的形象管理重视程度差异较大、"职业形象"不够清晰、"专家形象"数量极少、"个人形象"缺乏鲜明特征等问题。高校辅导员可以从形象管理意识的觉醒、运用好形象管理中的理想化技术、做好微博内容管理和信息整合,成为"主题信息源"、加强和学生、辅导员同行以及专业人士的互动等四方面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2.
高校形象是高校的"无形资产",良好的高校形象,不仅给师生留下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还可以为高校发展创造更多契机.文章借鉴企业界运用CIS策略的成功做法,建议在高校形象塑造中,采用"一体两翼"模式,即以高校理念设计(MIS)为主体,以行为识别设计(BIS)和视觉识别设计(VIS)为两翼,提升师生员工整体素质,增强高校综合实...  相似文献   

3.
高校形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校形象作为高校最宝贵的无形资产,不仅是高校办学内涵的外在显现,也是高校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因素。高校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的特殊功能决定了其形象系统与其他实体存在着本质的差异。笔者从高校实体形象和精神形象两方面入手,构建了包括高校物力形象、人力形象、教学科研实力与高校文化形象、声誉形象五类能够反映高校社会效益和品牌价值的形象评价指标体系,力求为全面、科学评价高校形象奠定基础,为塑造优势校园文化提供直观、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校公共关系以高校形象塑造为主要目标,是高校形象塑造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高校形象需要高校公共关系从高校内部和外部进行双重塑造.内部公共关系是高校形象塑造的起点和基础:外部公共关系是高校形象塑造的延伸、拓展和丰富;二者在高校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具有互补性、互融性、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高校的校风、教风、学风"三风"三者完美的融合和有效的组织是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育质量、塑造学校形象的有效手段.因此,任何一所高校都应注重"三风"的建设.本文主要针对高校"三风"的创建及建设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6.
在犹如森林般聚集的高校群体中,院校间的竞争恰如树木竞争一样,挺拔强劲者扶摇直上,萎蔫柔弱者被淹没在树丛之中。因而学校的强身健体、造血革面是各高校求生存之地、占竞争之先的需要。良好的形象是高校的无形资产,是2l世纪的大学面向市场的"利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要正确认识形象塑造的内涵,树立品牌战略理念,通过高校理念识别系统(MIS)、高校行为识别系统(BIS)、高校视觉行为识别系统(VIS)、高校听觉识别系统(AIS)和高校环境识别系统(EIS)五个方面的努力,增强学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谈高校形象的构成、定位和修正穆东,刘中文建立、维护、扩大和提高高校形象是高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创建名牌学校、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一、高校形象的构成高校形象主要应由教学形象、科研形象、人文形象和环境形象构成。l、教学形象是指人们(包括本校学生及教...  相似文献   

8.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塑造高校良好形象的关键,良好的形象能够产生巨大的形象力,形象力是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资源。大力加强高校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的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激发高校形象的吸引力、凝聚力、整合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9.
高校形象德育是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的理论成果,是对传统德育方式革新的新探索。高校形象德育是教育者依托和运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对大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形象德育的生成既是适应高校传统德育困境提出的新尝试,也是从大学生认知特点出发进行的融合创新。从其价值来看,高校形象德育具有理论维度、实践维度和育人维度的多重价值。为推进高校形象德育实践的有序展开,需要从德育形象的对象化构建、德育主客体形象素养的整体提升以及社会德育共同体建设着手,共同推动形象德育理论向德育实践转化,形成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丰富德育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管理中,办公室做为综合办事机构,是高校管理决策的"外脑",又是协调各方面的"桥梁",是总揽全局、沟通上下、联系内外的"枢纽".办公室的水平、作风、效率等,关系到一所高校的形象和发展.所以,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好办公室职能,更好的服务学校发展,就要对高校办公室管理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干部是大学生群体中一支重要力量,其队伍建设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充分认识和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对营造优良校风、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结合工作实际,以营造优良校风为中心,从树立学生干部的良好形象、打造学生干部团队、在队伍建设中避免出现问题三个方面探析了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2.
Over the last decade, international branch campus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by universitie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as well as developed countries. Little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into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branch campuse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or how universitie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compete in the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market. A framework incorporating the concepts of country of origin and country of service delivery is adopted to assess how potential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Malaysia perceive the home and international branch campuses of universities from the United Kingdom (UK) and India, which are used to represent universities from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nations. It was found that for a university from a developing nation, students perceived the image, reputation, quality and brand equity of its home campus more positively than its international branch campu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lthough all universities must devise and implement strategies that enhance the image and reputation of their international branch campuses, institution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should seek niche markets where they do not have to compete directly with prestigious universities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3.
提高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办学水平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分析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科学发展观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指导意义,阐述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应重点处理好的科学定位与坚持发展等10个关系。  相似文献   

14.
Mohapeloa  J. M. 《Higher Education》1981,10(3):275-295
The work of universit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reviewed in the context of a consideration of the whole system of education in such countries in the post World War II period. The author recommends closer links between the school and university systems with a view to improving teacher education, the creation of school curricula more relevant to current needs and flexibility in relation to admission to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Universities should develop programmes, including sub-degree programmes, designed to meet manpower needs. Efforts should be directed towards developing non-formal education, the training of administrators, political leaders and towards stimulating rur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Universit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hould maintain links with universities in advanced countries; the standards they set should be comparable with those of universities in advanced countries whilst at the same time being related to the needs and aspirations of the local communities. Examples are drawn from Africa and the South Pacific.  相似文献   

15.
校企合作模式下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创业实践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建立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意义。如何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是地方高师院校发展的重要课题。以校企合作这一研究视角,来积极探索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完善与发展的新路径,以期能对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面临着教育资源的激烈竞争,作为大学竞争手段之一的大学形象被各所大学所重视。大学形象也日益成为有效的竞争手段,吸引优质生源和社会支持。大学形象是学生取得对学校认同感的首要因素,学校认同感是大学生情感认同的核心内容。学生对学校的认同会对其产生激励的作用,促进其成才,同时大学也能够以优质的学生质量提升大学形象。  相似文献   

17.
民办高校品牌经营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品牌是学校的一种无形资产,学校品牌能反映学校经营水平。民办高校品牌经营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民办高校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对民办高校品牌概念进行界定,对品牌经营必要性、品牌经营途径和策略等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高校是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高校的一项基本职能。本文借鉴各理工院校在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尝试利用学校资源,积极探索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构建全程式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19.
历史文化特质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办学定位重要因素,在高等教育办学过程中必需从地方历史文化、人文基础条件等实际出发,利用区域特色文化优势,站在服务社会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角度进行顶层设计与规划,从实证角度探究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与地方历史文化的共生关系,走出一条地方性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高考生源紧缩,公办扩招,民办高校已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发展压力。民办高校犹如夹缝中生存。因此民办高校应充分重视公共关系,提升学校的品牌效应,才能实现科学、稳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紫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学校如何树立服务型高校的办学理念,总结提炼自身的办学特色,重视公共关系管理,提升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