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育苗措施对马尾松容器苗育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容器育苗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基质中火烧土含量和过磷酸钙含量是影响苗木生长量的主要因子。对剥袋散袋率而言,主要因子是火烧土;育苗效果比较理想的基质配比是.A281、A2B2(火烧土30%、过磷酸钙2.5%或5%、深层红壤35%、松林表土35%)2种;切根处理抑制了苗高生长,促进了地径生长,芽苗切根、芽苗切根菌根化处理使得苗高生长下降了18.75%、7.14%,而地径生长则增加了22.36%、29.33%;菌根化则对苗高、地径的生长有着比较明显的正效应,芽苗切根菌根化处理比芽苗切根苗高生长增加了14.28%,地径生长增加了4.3%;容器苗造林效果好于裸根苗造林效果,幼林树高、地径、春梢长都明显好于裸根苗.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铁皮石斛幼苗在闭瓶炼苗0、5、10和15d后,分别在细柴皮、刨花、锯末3种基质下栽培,并在1/2MS营养液、平衡肥和不施肥3种施肥条件下的成活率情况。结果发现:闭瓶炼苗天数和炼苗基质均能显著影响铁皮石斛幼苗的成活率,随着闭瓶炼苗天数的增加幼苗成活率显著提高,并且以细柴皮作为基质成活率最高。最佳炼苗组合为细松树皮+1/2MS营养液+闭瓶炼苗10d,成活率98%。其次为细松树皮+平衡肥+闭瓶炼苗10d,成活率92.67%;细松树皮+1/2Ms营养液+闭瓶炼苗15d,成活率92.33%;细松树皮+1/2MS营养液+闭瓶炼苗5d,成活率91.339/6。  相似文献   

3.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玻璃化现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叙述了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出现的玻璃苗解剖学特点、生理生化变化、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番茄常规育苗方法费工费时不经济。利用番茄茎节易生不定根的特点,进行扦插育苗,可缩短育苗时间25—35天,且秧苗健壮,花芽分化良好,开花期、坐果期、成熟期都相对集中。其主要技术如下:一、扦插育苗:1.苗床设置在日光温室中选择光照条件好、温度相对稳定的地段做苗床。苗床长5米,宽1.2米,土埂高25厘米。将床底耧平踏实。苗床土按大田土。腐熟的有机肥、河沙6:3:1配制,拌匀过筛,每立方米另加尿素2公斤。磷酸二氢钾1公斤,拌匀后铺入苗床内(厚15厘米)。搂平后再加小拱棚,以提高苗床地温,以备扦插。定植1亩需苗床60平方米。…  相似文献   

5.
直播西瓜或移栽西瓜,在苗期常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出现僵苗症状。西瓜僵苗,不但苗弱苗小,而且影响拉蔓及以后正常生长,对产量、质量都会带来不利影响。西瓜僵苗表现为:叶片发黄,生长点节间变短,根毛稀少,生长缓慢。西瓜僵苗原因不同,故防范对策也各异。现简述如下.供瓜农有针对性地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整培养基激素浓度和比例,建立了诱导麝香石竹玻璃苗回复正常 苗的培养体系。转化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MS附加BA 0.05mg/L,NAA01mg/ L,琼脂0.7%,蔗糖3%,PH5.5-5.8,棉塞封口,培养温度25±1℃,12小时照光, 发光强度1400Lux以上。正常苗回复率与外植体玻璃化程度有关,一般为65—85%。 回复的正常苗可用于生根或茎段增殖.  相似文献   

7.
研究炼苗时间、培养基质、栽培条件对雷公藤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3d闲瓶炼苗+3d开瓶炼苗处理雷公藤试管苗移栽成活率最高,达63.3%。采用50mg/L的ABT3号生根粉浸泡根部、在腐殖土与红土1:1配比的基质中移栽成活率最高,达89.6%。雷公藤试管苗驯化和移栽过程中,不宜进行根叶修剪,只需剪掉近地面几片较为枯萎的叶子以便于移栽操作,移栽苗在空气湿度高于60%的条件下室外种植即可,不必进行温室培养。  相似文献   

8.
蔬菜苗期猝倒病,通常是在低温、高湿、荫蔽寡照或通风不良等条件下,由腐霉菌侵染的真菌性病害。该病尤其是在温室或棚栽的蔬菜苗床,所培育的“五早”蔬菜,即早黄瓜、早番茄、早辣椒、早茄子和早豆角,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甚至毁苗。猝倒病使种籽受害后,霉变腐烂;种胚萌发时,受害胚芽坏死;幼苗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君子兰(Clivia miniata Regei)不同品种水培苗与土培苗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大小、气孔开度日变化的观察比较,结果表明:水培苗气孔明显比土培苗气孔大.不同品种水培苗之间气孔大小差异不显著.水培和土培条件下同一品种不同部位气孔密度差异均显著,表现为叶尖〉叶中〉叶基.水培苗与土培苗叶片气孔开度日变化均有两个高峰,分别出现在11:00和17:00.水培苗气孔开度在同一时间内比土培苗气孔开度大.土培苗气孔开度日变化曲线比土培苗波动大.  相似文献   

10.
一、肥料的有关计算1.化肥用量计算法:化肥的各种成份含量,一般都印在包装袋上。因此,化肥的施用量可据化肥中有效成份的含量来计算。计算公式即:所需化肥量二农作物所需养分量。化肥量中所含养分量的百分比。如:根据蔬菜生长的需要,一亩地需追施氮肥4.6公斤,若施尿素(含氮量46%)需多少公斤?据公式即可算出:一亩用量=4.6+46%=10公斤)2.化肥改用土杂肥的用量计算法:由于条件限制,原计划施用化肥,现改用土杂肥.需算出改用土杂肥的数量,才能合理施用。计算时,可据土杂肥中所含养分来计算。公式是:改用的肥料用量一…  相似文献   

11.
黄粉虫粪在黄瓜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在育苗营养土中搀入黄粉虫粪的方法营养土中黄粉虫粪搀入量对马坊营早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粉虫类与营养土按1:1.60-320(体积比)混配的基质进行黄瓜育苗,能促进幼苗生长,显著提高幼苗简单指标、相对指标和复合指标的值。  相似文献   

12.
棉花营养钵育苗抓「五防」一、防空钵棉种质量差、播种质量低及苗床管理不善等,都会造成空钵缺苗。预防措施:播种前除去虫伤籽、烂籽、嫩籽,并选晴天晒种2—3天。播种时确实做到钵湿、种湿、土湿。土钵摆好后浇水要一次性湿透。棉种结合药剂浸种,让其吸足水。播种以...  相似文献   

13.
饲料发霉的预防措施饲料发霉的原因:饲料发霉是由霉菌引起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不要只重视梅雨高温季节的防霉,即使在低温的冬季,只要饲料存放环境潮湿,或饲料含水量超标,同样会发生饲料霉烂.只是低温下的霉烂速度比高温慢,不易被人警觉。另外,仓库通风不良、漏...  相似文献   

14.
四种不同质地的土壤施用氮肥,对增加优质小麦的产量和提高品质的效应非常显著,其中以中壤和轻壤氮肥的农业效率优于沙土和沙壤土。每666.7m。的最佳施氮量,中壤土为15.75kg,沙土为15.51kg,轻壤土为16.79kg,沙壤土为14.47kg。施氮增产的原因是在最佳施肥水平下,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个产量性状同步增长所致。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水稻抛秧苗盘式育秧精量播种机进行了设计研究,确定了主要零部件的尺寸;当进行播种流水作业时,铺土量、播种量、复土量及其稳定性和播种均匀度等,均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经试验表明,该机制造容易,性能稳定可靠,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名物蒙求     
亮年 《中国漫画》2020,(3):10-11
大禹征三苗三苗是我国南方的一个古老部族,又叫“苗民”“有苗”。距今四千多年前,黄帝的后代经过长期争战,先后形成了以尧、舜、禹为领袖的北方部落联盟。三苗部族主要生活在物产丰饶的洞庭湖和彭蠡湖一带。可是他们常常在江淮流域及荆州一带作乱,那里的百姓叫苦不迭。尧、舜两代帝王都曾与他们对战,舜帝还因为南征三苗,死于苍梧。  相似文献   

17.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施肥对“秦油二号”杂交油菜氮、磷、钾营养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氮肥,增加植株氮、磷、钾吸收强度和植株含氮浓度,但对植株磷、钾浓度无明显影响。氮磷配施既能显著提高植株氮、磷、钾吸收强度,也能增加植株氮、磷、钾浓度。在施用氮、磷肥料基础上配施氯化钾肥,降低了植株氮、磷吸收强度和氮浓度。施肥使油菜氮,磷营养吸收高峰推迟。吸氮高峰期在油菜苔期,吸磷高峰期在油菜花角期。在本试验条件下,氮肥与磷肥配合施用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比单施氮肥增产23.2%,比氮磷钾配施增产11.4%,每亩增收三十无以上。  相似文献   

18.
核桃苗期地下害虫是影响优良核桃苗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经调查发现:(1)核桃苗地地下害虫主要类群为金电叩头甲(chckchafers and skipjacks);(2)核桃苗地下害虫在商洛全区普遍性并逐年加重;(3)地下害虫多,为害加重的主要原因是育苗连作,未腐熟农家肥的施用和防治不力。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周伯瑜,黄美槐“土把肥料埋,就是划得来”、“氮肥深入土,一亩抵两亩”。这都是说氮肥深施比地表施和浅层施好.据科学测定.碳酸氢铵施在土深3厘米处,氮损失7.42%,施在土深6厘米处,约损失6%,施在10-15厘米处,几乎无损失.据测定...  相似文献   

20.
施肥对高粱杂交草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表明,施肥对高粱杂交草的生长及干物质积累影响显著,不施氮肥的高粱杂交草植株细小,叶片黄化,老叶提早脱落;施氮植株茎杆粗壮,叶色浓绿,但易于遭受虫害。施用氮肥能极显著地增加高粱杂交草的株高,在不施氮肥的情况下,施用磷肥则对株高有抑制作用。氮肥也是影响高粱杂交草干物质积累的主要因素。施用氮肥的各处理干物重均极显著高于不施氮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