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随着实践中专本贯通项目的推进,诸多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加强内涵建设已然迫在眉睫。文章尝试基于OBE理念探索专本贯通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提出“一理念,三平台、三措施、两评价”,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学校、企业、家长、教师等主体参与的协同平台,探讨以产出为导向的实施措施,为保障协同培养模式的长久活力,提出两阶段的人才评价与改进体系。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厘清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价值逻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本质逻辑、“坚持系统观念”的思维逻辑、“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方法逻辑,把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与现代学校治理体系耦合不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衔接不畅、工作供给与学生成长需求匹配不准、智慧场景交互不深、专门力量与专业教师协同不力、思想政治工作与事业发展评价融合不足等问题,实现治理贯通、渠道贯通、供需贯通、评价贯通、队伍贯通、场景贯通。  相似文献   

3.
蓝俏媛 《广西教育》2022,(6):111-114
本文基于协同育人视角,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新批产业学院广西香米产业研究院为例,探索其从订单培养到协同育人的发展路径,分析在专业群、产教平台等层面的建设中所取得的成效,论述建立产业学院需要做好的工作以及构建协同育人的机制,提出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应加快“四链”融合、构建多主体协同治理结构、优化专业学科体系、加大科学考核评价机制改革,在建构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机制时,要坚持“双协同”目标驱动、“双贯通”协同人才培养、“双融合”教学手段创新等思路,以加快产业学院建设,提高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4.
孙敬 《现代职业教育》2022,(11):155-157
中高本贯通培养模式是未来职业教育建设的重点体系之一.当前,中高本贯通教学模式应用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存在着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体化设计不到位、中高本课程衔接不畅通、开展的社会服务模式不匹配、合作共育成效不显著等问题亟待解决.中高本贯通人才教学体系应重新规划和实施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以梯度结构为导向的中高本贯通专业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新商科理念以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在人才培养上需要将专业教育、“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融为一体。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双创”教育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思政教育则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政治方向,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型、应用型和国际型复合特征的“三型人才”。因此,需要构建“专思创”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课程—教学—评价”三级进阶模式、“实训—实践—实战”三层递进模式和“课程—教材—导师”三维贯通模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民航强国”战略的实施和“智慧民航”建设的开展,迫切需要加快培养高素质的民航人才。然而,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着目标定位与行业需求契合度不足、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实践教学综合性不强、服务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等问题。普通高校应建构校企合作协同培养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人才的模式,与企业共同研定贴近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协同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加快改革人才培养的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技能型社会建设以面向“全体劳动力、全生命周期、全部产业链”为特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过程、内容、阶段、评价呈现产教一体化趋势。我国技术技能人才“产教协同”一体化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与产业人才需求不匹配、技术技能人才“产教协同”培养机制不完善、技术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不完善。据此,文章提出技术技能人才“产教协同”一体化培养的应然路径: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创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延伸教育阶段、完善人才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中高衔接、高本对接,系统化培养健康领域技术技能人才,既是我国健康产业及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转变的教育发展内需使然。中高本"横向衔接、纵向贯通"系统化人才培养,需要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等方面全面协同,稳步推进各级教育深层次、内涵式衔接。  相似文献   

9.
为积极探索具有自学考试特色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2008年江苏省试行“专接本”项目。文章阐述了“专接本”的定义和产生背景,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专接本“项目的创新之处,并分析了制约“专接本”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0.
项目制教学可以实现新工科“学科交叉、创新实践”的理念,与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时代使命不谋而合,但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活动同质化、教学目标不够清晰、学习效果评价流于形式、难以实现学科交叉等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传统工科进行数字化改造,建立跨度为多个学期的“理论—实践”数字化课程群综合引导式教学项目。从“课程群综合引导式项目—课程阶段项目—课堂微项目”自顶向下重构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和组织、开发评价标准及管理系统,构建“前后贯通、相互衔接、逐步进阶、学科交叉”引导式项目培养模式,开拓出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新工科”建设发展要求及工科特色的人才培养路径,为地方工科院校新工科教学改革建设和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贯通培养既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高中-大学”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面临思想观念和认识、培养过程和实践、政策供给和制度层面的现实阻隔,在实践中应树立“整体系统”观念,探索人才培养多元通道;注入“终身发展”内涵,完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营造“协同育人”生态,构建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针对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课程缺乏特色、效率低下等问题,学校可组建“专业混搭式”教学团队,重构“纵向贯通、横向融合”的教学内容,编写“工作手册式”适用教材,实施“剧场式”教学方法改革,启用“多维、多元、全程”的教学评价方式,改革创新“老年护理技能综合实训”课程。相关研究表明,改革后,课程满意度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所提升,协同育人的新局面逐步形成。同时,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所提升,人才培养方案得以优化。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基于类型教育定位,加强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是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发展通道的重要途径。新时期统筹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资源,落实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必须明确其原则,即坚持培养目标的层次性、能力培养的贯通性、职业素养的一致性、培养模式的整体性。针对当前我国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方面面临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割裂、专业体系衔接不畅、课程体系匹配度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脱节等关键问题,需要从整体上规划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构建中高职专业建设协同机制、一体化设计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增强中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衔接力度等方面着手推动解决。  相似文献   

14.
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现代产业,亟需大批机电类创新型工程人才。以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为目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领域需求,本文融合建构主义理论与项目驱动理念,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研学(Study)协同、赛学协同、产学协同的“3S协同”育人机制,营造了学习与实践同步、促进学生知识建构的环境,实施了“兴趣激发—项目实践—创新设计”的“三阶递进”教学路径,创建了创新(Creative)知识基础、创新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成果产出评价的学生全过程创新能力“4C评价”方法,从而形成了“3S协同、4C评价”机电类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为机电类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改革实验项目是北京市职教改革试点项目,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成为项目的特色。本研究针对职业素养教育缺乏具体的标准框架、有效的教育模式和评价策略的问题,结合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根据项目的培养目标定义职业素养内涵、建立层次化框架、将职业素养培养融入技能学习过程和建立多样化评价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风景园林专业的专本联合"4+0"人才培养项目,通过构建基于"筑园塑人"理念下的人才培养途径与模式,解决了人才培养中技能与素养并重的难点,在培养过程中引入苏州园林技艺、学制改革、"筑园塑人"模式、评价模式改革、升级改进教学实训资源、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团队等创新培养途径,对该专业未来的发展以及专本联合培养的模式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专接本”项目以自学考试的形式,将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有机衔接。调查南通市5所高职院校“专接本”实施现状,分析学生选择“专接本”的原因、提升学历的途径、对“专接本”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专接本”的总体评价,提出对接职业教育发展“立交桥”、巩固“专接本”报考吸引力、推动“专接本”供给侧改革以及重视“专接本”考生实践技能的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多主体协同长效机制不健全、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共性问题,探索建立多主体协同的“一三三五”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构建高校、企业和政府“三位一体”培养共同体,采用理论与实践三层递进式融合培养和全过程质量评价保障,通过共建实践育人平台、共同论证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共同探索教学方式、共建双师型导师团队五个重要举措,实现培养目标、培养主体、培养过程和培养环境协同,充分调动多主体参与实践能力培养全过程的积极性,形成多主体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全面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中高本人才贯通培养是职业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职业教育中高本人才贯通培养有利于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技能人才的需求,有效提升职业教育的育人质量,不断完善与优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然而,职业教育中高本人才贯通培养在开展过程中面临一些困境,表现在中高本类型教育体系特征不凸显、中高本人才培养层次定位不清晰、中高本专业教学贯通不深入、中高本综合素质贯通培养不足、中高本特色人才选拔工作还需优化等方面。可以通过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地位、定位人才贯通培养层次、开展专业教学贯通培养、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贯通培养、构建特色人才选拔体系五个路径全方位推进职业教育中高本人才贯通培养,实现中职、高职、职教本科人才一体化培养,不断优化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浙江作为传统制造业大省,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全面推进浙江智造。实现“浙江制造”转向“浙江智造”,必须以高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急需面向基层、生产、建设、服务的高素质自动化技术技能人才。文章针对目前自动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不够精准、人才培养质量偏低、人才培养结构失衡、教学方式有待创新及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的现状,提出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完善专综结合的培养体系、创新产教融合的合作机制、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团队、建设合作共赢的实训基地、构建“1+X”育训协同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