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教育教学对象是儿童。著名教育家卢梭曾经提出:一切教育活动应该以儿童为本位。无论如何,将教育的视角定位于儿童本身,是对教育事业的尊重,更是对孩童个体生命价值和尊严的尊重。而小学生的习作创作,就是言其心中之所想,表心中之所思,是一项呈现自我、展现自我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就卢梭的教育理论与小学习作教学相连接,就意味着小学生的习作创作应该以自身的生命质态为视角,呈现属于本真自我的"生本作文"。一、让主体表达走进学生习作生活是一切艺术的创作源泉,小学生的习作创作也不例外。唯有  相似文献   

2.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小学生是不会写作的,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写作。教师在强势推进作文教学、发展儿童语言能力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落入到权威的窠臼。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超越儿童的言语特征,轻视儿童鲜活动感的生活体验,作文课成为习作制造课。游记习作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快乐体验,在观察和感受中体会游玩乐趣,在快乐表达中提升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经常看一些少儿报刊,时常读到一些很“老成”的学生习作,文笔间流露的是对生活的“深刻”见解,仿佛历经沧桑。这是否应该是儿童习作的正常面,是否应该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模范呢?儿童的天真味该何去何从,这让我们深思。目前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无话可说”或“无病呻吟”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作文本身是一种生活,作为农村的小学生,应该能写出充满生活气息的习作,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致使一些农村小学生的作文缺少生活味,没有品质。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观察、体会生活,使作文教学直面农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让学生写出有品质的佳作。  相似文献   

5.
习作是儿童表情达意、书写真我、洋溢灵性、激发悟性、张扬个性的生命活动。《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故作为儿童作文的教学者,要努力让小学生习作教学回归儿童本位,彰显学生作文的儿童天性。一、让习作与生活无缝链接回归儿童本位的习作课堂,就必须努力做到关注儿童生活,尊重每一个能够激发儿童表现欲望的  相似文献   

6.
刚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面对习作总感到厌写、怕写。能否写好起步作文对学生今后的习作道路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习作教学应如何让小学生提高写作热情,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使作文成为学生心灵的翅膀呢?一、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上下功夫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想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首先要给予鼓励和赞赏,初学作文的小学生对于习作是生疏的,我们应该多一点宽容和  相似文献   

7.
面对小学生习作普遍存在的"假、大、空"现象,笔者认为,作文应该是一个人心灵的产物.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与生活相融;启迪学生点燃情感的火花,用富有真情的作文评价滋润学生心田,让学生真正能够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让小学生习作之流中流淌着真情.  相似文献   

8.
小学习作教学应该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关注儿童精神生活:真实作文,开启心灵之窗;快乐作文,体验成功喜悦;自由作文,放飞孩子的灵性。  相似文献   

9.
小学习作教学应该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关注儿童精神生活。真实作文,开启心灵之窗;快乐作文,体验成功喜悦;自由作文,放飞孩子的灵性。  相似文献   

10.
小学作文教学不是着眼于培养未来小作家,而应当倾全力培养未来公民的语文素养。小学生作文不是为了研究语言,而是学习和使用语言。写话与习作既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和其他各科学习的需要;又是生命发展过程中,与亲人、老师、伙伴、邻里和社区人们倾吐体验感受,和别人沟通和交往的生活需要;还是今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将会影响他们的发展和人生的生活质量。新世纪小学作文教学应当关注教学的三大板块:“记录昨天”是写儿童经历过的真实生活;“写好今天”是让儿童真实地生活和创造;“描绘明天”是让儿童写美好的梦幻,畅…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的作文习作水平,可以体现小学生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够体现出小学生对事物和生活的审美及认知能力,以及文学艺术和思想修养等自身的整体素质。习作的内容开源与生活,只有善于观察和体悟生活,作文习作才能妙笔生花。但是,目前很多小学生出现笔下艰涩的现象,由于小学生日常生活单调枯燥,接触的知识面过于狭窄,事物的感知较少,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因此,对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培养小学生的作文习作,对于小学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针对小学生普遍对作文存在畏难情绪,我尝试走一条作文教学创新的路子。一、童话作文童话作文是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夸张等方法,塑造假想和象征的形象为反映生活的习作练习。学生能接受童话作文、是因为它符合儿童年龄和心理特点。童年是充满幻想的,正如一首诗中写的:“童年是多么可贵,失去了就不再返回;童年又是多么天真,拥有过就拥有收获。”儿童在许多时候似乎生活在物我一体,精神现实不分的状态。在童话文体的习作中,主人公一般都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各种动物、玩具和文具。儿童将这些物体人格化,通过想象活动去描…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习作过程是个性化的行为过程,是有创意的学习活动,但习作过程中的选材、构思、修改,都离不开师生、生生的对话参与。教师应该让作文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对话互动过程。在选材环节运用师生与生活对话的策略,在构思阶段,运用师生与范文原型对话的策略,在修改阶段,运用师生与作文初稿对话的策略,使小学生习作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对话的过程,让对话与小学生习作同行。  相似文献   

14.
打开学生们订阅的作文报刊,浏览了一些所谓的优秀习作,心中有些郁闷 :这些优秀习作 ,篇幅长 ,立意新 ,主题深 ,老气横秋 ,充盈着成人化的思想和文学性的构思。这是儿童习作吗 ?分明是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再翻翻我们的学生习作本 ,千篇一律 ,言之无物。一左一右 ,难道这就是我们的习作教学吗?叶圣陶先生说 :“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 ,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几方面的积累。”郭沫若也讲过 ,习作就要“写尔所知”。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认知结构、语言水平 ,对小学生习作提出过高、过难、过急的要求 ,其结果往往有悖于我…  相似文献   

15.
<正>于永正老师曾说过:教师应该是儿童的"语言医生"。要改变传统习作评价的弊端,首要的任务就是我们要切实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沟通。习作评价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一种认定,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深化。笔者在对习作教学现状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习作评价对于保护和深化学生的习作热情至关重要。但小学生习作评价与修改的现状亦不容乐观。看图写话教学  相似文献   

16.
正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然而在小学生的习作中,我们却经常看到假话、空话、套话,看不到他们真实的生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如何让小学生的习作与生活一路同行呢?1.小学生习作脱离生活的主要问题经过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作文调查,发现学生不敢说真话、表真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作文内容虚假化。例如,有位教师让学生写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作文能力是其综合能力的体现。基于此,从习作研讨、积累、与教材对接、带学生走进生活、进行习作评比和修改等几方面对"小学生作文起步"进行阐述,以期快速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宁令孙 《广西教育》2007,(4A):32-34
好的文章有若干标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小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也就是说,少年儿童的习作应该写他们的兴趣、爱好、心理和语言,即小学生习作应激童趣,抒童心,写童话。然而,当前小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小学生的习作大多说空话、说假话、说套话。学生作文中描述的生活与生活本色之间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应该始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和知识水平及思想认识的实际情况而开展。习作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挖掘学习文本教材中的训练点,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各项综合训练,从点滴抓起、重视作文的评改,想方设法努力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教师不断地提高同学们的习作兴趣,使其乐于习作。  相似文献   

20.
试用修订版《大纲》明确并强调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对指导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习作内容指导要更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习作要求要符合小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认识规律。习作表达形式不再过分强调文体。习作训练要放缓坡度,坚持由易到难的习作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