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发球的训练 直板反胶由于受到自身打法的限制,主要的得分手段体现在前三板上,而前三板又主要是靠发球抢攻得分。因此,发球尤如直板反胶打法的生命线,没有一至两套好发球就很难立足世界乒坛。从训练的角度看,从小培养运动员对发球的钻研精神和意识很重要,等进入省、市或国家队以后再想练就一手好发球就不容易了。在国家队,我们已经认识到发球的重要性,在训练中练发球的时间安排也不少,可是收效不大。发球好的运动员会不断地去钻研新的发球,而发球不好的运动员总认为自己对发球没感觉,怎么练也没用。其原因就在于要改变多少年…  相似文献   

2.
采用观察统计法对两届"直横"乒乓球国际挑战赛上中国优秀直板运动员马琳和王皓的技战术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新形势下发球旋转、落点、节奏的不断变化以及假动作的植入与干扰是直板运动员发挥前三板优势的前提和基础。发球抢攻是直板打法的核心技战术,更是体现直板打法发球一体化的主要技战术环节,马琳、王皓在这一环节表现优异。接发球一体化以及二、四板的流畅衔接是直板打法取胜的关键,马琳接发球手段丰富,衔接技术超群,而王皓还有一定的突破空间。相持偏弱仍然是直板技战术体系的短板。  相似文献   

3.
“直板横打”怎么练(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在《乒乓世界》2000年第7期至第10期中,陆续介绍了直板反胶打法“怎么加强正手进攻能力”、“精雕细琢前三板”、“如何提高相抗能力”和“实用战术的训练”。 目前国家队和省市队的直板打法运动员,在反面技术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但反面技术的训练仅仅停留在对过去直板打法的改造上,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训练方法,特别是业余体校的小运动员和业余选手更是一个空白。通过几年来在直板反面技术训练中的一些经验教训,我给大家介绍一些直板反面技术的基本训练方法。 反面技术主要分成三大类:发球、上旋球和下旋球。主旋球包…  相似文献   

4.
发球是各种类型打法的重要技术。发球抢攻已被人们习惯地称为乒乓球比赛中的前三板球。发球技术好并与抢攻结合,可以先声夺人,还常常可能直接得分。我  相似文献   

5.
《乒乓世界》2012,(5):139-139
李凯 右手直板双;面反胶弧圈打法,对各种器材都有研究。中远台相持能力强,发球变化多,进攻节奏快。其中直板横打尤为一绝。  相似文献   

6.
对直板打法的选手来说,前三板技术通常是制胜的法宝,而发球和接发球则是前三板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马琳作为我国当今优秀的直板运动员,其前三板技术一直是公认的模范样本。在马琳前三板技术体系中,其摆短技术可称为一绝:他不仅能摆加转下旋球,也能手腕的小动作,利用来球的旋转摆出侧旋球;  相似文献   

7.
为了全面系统认识目前直板打法新的技战术与发展趋势,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三段指标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三位最具代表性的优秀直板运动员马琳、王皓、柳承敏共计6场比赛进行研究,对其技战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名优秀直板运动员各有不同的技战术打法特点,各有各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前三板的得分上,但相持段是直板运动员打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02,(2):23-23
雷厉风行,速战速决,曹燕华的这种个性充分体现在赛场上。她是直板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那板正手弧圈暴冲令人生畏。发球好是她的另一大特点,别人的高抛发球都用正手发,而她却别具一格地用反手发,常常使对方感到不适应。  相似文献   

9.
直板反胶训练法(一)——怎样加强正手进攻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板反胶打法是我国的传统打法之一,在我国运动员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据统计,在近几年的全国锦标赛中,直板反胶打法的运动员约占全体参赛运动员的21—26%。因此,如何面对欧洲弧圈球的巨大冲击.不断探索和创新直板反胶打法的发展方向与训练就成为国家队近年来训练与研究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直板快攻是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传统打法,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打法之一,而发球和发球抢攻则是这一打法的主要得分手段,自从我国优秀选手容国团在1959年取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之后,中国就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六十年代,我们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后来因为我国处于动荡时期而未能参加比赛。进入七十年代,由于欧洲乒乓球运动的复兴,技术明显提高,特别是弧圈球的加强,使我国直板快攻打法曾一度处于动摇和徘徊阶段。我国乒乓界对于直板快攻  相似文献   

11.
《乒乓世界》2013,(7):106-109
在前几期杂志中,我们主要介绍了一些练习直板两面反胶打法的单项技术。处于进阶阶段的青少年选手,在单项技术打下比较牢固的基础后,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实战需要,稳步过渡到战术训练中,慢慢熟悉和掌握衔接套路的运用。本期我们就通过两套发球抢攻,展现直板选手应对实战的初期训练。  相似文献   

12.
本组图片取自马林与中国台北选手蒋澎龙的对局,全过程由三个部分组成:马林发球、蒋澎龙接发球(图1—9);马林反控制、蒋澎龙勉强上手(图10—16);马林直板横拉进攻得手(图17—20)。 无论从蒋澎龙本人看,还是就直板反胶这种打法而言,正手大角都应是其软肋,而马林在第三板和第五板中始终以此落点为突破口,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在此,马林充分显示出清晰的头脑、超强的意识和精湛的技术,集中体现了直板反胶进攻型打法在紧张对抗中,通过控制与反控制赢得上  相似文献   

13.
直板反胶打法的运动员要提高相持能力,首先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正手进攻与相持球的关系这是直板反胶打法的一对矛盾。目前直板反胶有两种类型,一是以正手全台单面拉为主,配合相持。这类打法由于正手的使用率高,在比赛中往往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给对手的压力很大,不足之处是相持和防守的能力相对差一些。马林、闫森属于这类打法。另一种是以近台相持球为主,配合侧身进攻。这类打法的相持和防守能力强,但正手的使用率不高,在比赛中往往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关键时刻对对方的来球更是防不胜防。王飞、秦志戬、韩阳等就属于这类…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统计马琳、王皓2008年~2010年大赛中12场比赛录像,从战术组合层面对比分析马琳、王皓比赛中战术组合运用特征.结果表明:王皓前三板进攻能力不及马琳,相持能力明显强于马琳.马琳前三板进攻能力突出,打法细腻,台内小球控制严密,抢攻凶狠,正手进攻能力强,发抢后连续进攻能力不强.前三板技战术水平的发挥是马琳获胜的关键.王皓正、反手实力均衡,上手积极,连续进攻与相持能力强.台内小球控制不够严密,反手拧技术使用效果不好,过于依赖直拍横打技术.比赛进入到相持后,战术组合运用表现为非攻即防,二人在接发球轮的相持中相对较为主动,效果好于发球轮.马琳、王皓战术体系同为直板反胶进攻型打法,然而在具体的战术体系内容(比赛中战术组合和运用模式)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运动员战术体系内容的表现取决于其技术体系的战术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直板反胶弧圈打法亦可称为单面拉。上个世纪50年代源于日本.以拉强烈旋转的弧圈球而起步。它将直拍积极、主动、灵活的特长及速度优势与弧圈球的旋转融为一体.一问世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并在数年内独步世界乒坛,之后逐渐在亚洲流传开来.尤其在我国、韩国、中国台北等国家和地区发扬光大。在70-80年代.我国直板反胶打法的代表人物郗恩庭、郭跃华、曹燕华等。都曾有过骄人战绩。 80年代中后期,其它打法不断发展。而直板反胶打法却停滞不前。其内在弊端日益凸显,一度陷入低谷。在沉寂了十几年后.通过总结、反思、丰富、创新、完善的漫长过程。在我国涌现出马林、王皓、阎森等直板横打的顶尖高手,为世界乒坛技战术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同时也为直板反胶打法开拓了一片新天地。正手拉冲历来是该打法赖以生存的主要得分手段,如何将速度与旋转、杀伤力与准确性、单个技术与主体打法合理统一。历来是其重中之重。在此.我们选用了金择洙、王皓、马林正手冲杀的连续图片.逐个对比分析。应当指出的是.成功事物都具有客观存在的特殊性和内在规律性。因而这里并非主观地臆断某种统一模式,而是以学习、继承、借鉴为目的,实践中一定要因人制宜。  相似文献   

16.
直板打法是世界乒乓球各种打法中我国独有的一种打法,它具有动作小、出手快、落点活、前三板好等特点,我国曾培养出了庄则栋、李富荣、徐寅生、江嘉良、刘国梁、马琳等一大批直板快攻打法的运动员,靠这种打法,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横扫欧亚,横扫世界。自六十年开始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乒坛,直板已经成为“稀罕物”,而两面不同性能胶皮的倒板打法(非长胶),更是少之又少。本篇为我们做示范的小队员就是“直板近台反胶+正胶快攻打法”。  相似文献   

18.
狙击横板     
吕林 《乒乓世界》2002,(9):32-33
您当运动员时的打法有些类似于金择洙,能否以他为例,谈谈对付横板两面反胶时常用的战术手段? 首先,制定战术的时候,我们的指导思想应该是积极主动、抢先上手。比如说,直板选手一般的特点是主动进攻的能力比较强,前三板控制的能力比较强,而形成相持以后,他的反手位相对  相似文献   

19.
对刘国梁参加的几次重大国际比赛中的6 场比赛做了认真的观察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刘国梁在比赛中“前三板”技术表现突出,是重要的得分手段。主要特点是发球旋转落点变化大,动作隐蔽性强,出手突然,为第三板抢攻创造了良好的机会。特别是他的正手“背面发球”,得分率高,常常在比赛中起到关键作用。他接发球时主动进攻意识强,随机应变好,使对方在发球段中很难得到便宜。由于他的“前三板”技术特长突出,也为后面的相持阶段取得主动打下基础,使我国的直拍快攻打法得到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球迷俱乐部     
球博士:  请问直板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怎样练好发球。南京方林方林球迷:  有关发球技术,我们已从今年第3期开始,在“初学乍练”栏目的“教你怎样练发球”一文中选登优秀运动员的发球动作解析,其中第3期和第4期就是介绍马林的发球动作,你不妨可以参照学习。球博士:  请指教一下怎样接好各种旋转的发球。球迷魏青松魏青松球迷:接发球技术是各项基本技术的综合运用。采取哪一种接发球方法,应根据对方发球的旋转,落点及双方打法特点等因素而定。接下旋球,如果不出台,可用搓接,主要靠手腕发力,向前下方摩擦。目前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