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学科复合型应用人才是现代经济社会的紧缺人才,根据应用型院校学生的现状与特点需要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跨学科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主流应贯彻行业与职能相结合,在专业层面探索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需要组织与管理创新,创建跨部门、跨学院、校企融合的协调组织统筹相关事宜,发挥相关专业协同优势打造复合型的特色人才;着力解决以下关键任务:制定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重构全新的课程体系,组建复合型师资队伍,开发系列化特色教材。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校企协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讨对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及"双创"活动的开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于打破校企人才供需不符的瓶颈,培养专项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以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校企协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拟从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出发探讨"互联网+"时代校企协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方法,以助力符合企业社会之需且具备多领域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电子商务行业打造一个基于法律保障的发展生态圈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1,(30)
通信技术课程需要仿真软件的配合,"5GStar"超仿真5G复合型人才培养软件就能很好地解决该问题。该软件体系基于5G基站同源开辟,应用软件支撑云上尝试,荒野行动透视辅助,将仿真5G实训,为进修者建立矫捷超仿真5G场景,提供复合型型人才培育平台。这次推出的"5GStar"超仿真5G基站系统,搭载5G基站技术,高度还原实地建网业务流程,有效降低人才培养投入成本和提高培训效率,实现"所学即所用"。模仿上线5G营业场景,软件体系操纵5G基站技术同源开发,基于主流行业应用使用,支持线上5G营业场景,还原上网5G营业全流程。通过仿线5G营业流程软件化,数据软调、单站验证、应用软件营业调测、运维保障等5G全营业务流程实训,助力实践人才培育。"5GStar"超仿真5G复合型人才的培育者更聚焦于实践,应用软件让进修者有更深切的操作和实践,将来将跟着5G商用使用历程的成长连续扩展迭代,全力支持学校、经营商与各垂直行业的5G复合型人才培育。  相似文献   

4.
实践教学对于医事法律硕士人才培养具有关键性意义,通过构建包括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教学考核、实践教学保障为内容的实践教学体系,方能培养出实践能力出色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医事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梳理中国农业全产业链新型农林人才培养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现代农林业对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总结"新农科"背景下对新型农林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对这3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保障机制进行研究,针对性地提出3种类型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建设设想,并对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的若干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论是:(1)"新农科"背景下,大多农林类院校对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未有明显区别且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农林类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应针对不同类型人才设计不同的培养模式及配套保障机制;(2)校企联合、产融结合、理论与实践并行是当前新型农林人才培养的主要趋势,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依托政府、企业等力量创新培养模式,丰富培养内容,改进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提高所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愿;(3)部分农林类高校已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实践,且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新时代背景下农林业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积累了改革经验。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教育、农业部门以及全国农林类高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光学专业课程的性质和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的现状,结合该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努力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讨论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思路。提出教学和实验中引入计算机辅助教学等一些建议,同时强调研究性学习、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等,努力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教学环境。通过结合高等学校的教学特点,开展光机电一体化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燕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9):139-140
在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国际货代业的规模迅速扩张。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均已严重制约着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搭建多层次、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管理型、复合型和技能型国际货代人才,是提升我国货代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学会》2014,(6)
人才培养体系主要由受教育者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表现在学校,实质上是人才培养缺乏协同性造成的。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必须加强人才培养的协同性,实施协同培养。协同培养的基本路径包括教与学、文与理、家庭与学校、学校与社会的协同。推进协同培养需要树立大教育观,研究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9.
实践育人作为高校“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既是育人导向,也是育人方法,是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的必要之举。农业专业学位硕士作为兼应用与研究为一体的人才培养类型,引入“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一直以来,其培养过程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校外导师的实践育人作用发挥不充分,阻碍了农业专业学位硕士的高质量培养。因此,高校应当从校外导师遴选、管理、考核与激励等方面着手提升校外导师在农业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实践育人作用,完善校企协同育人体系,推动农业领域“知农爱农”复合型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相似文献   

10.
冯文靖  刘伟 《未来与发展》2023,(1):75-79+57
近年来,我国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以及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得到不断调整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为应对各种重大突发事故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部分院校在高层次、复合型应急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上却一直处于尝试状态,其以往“一专一能”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应急管理人才在处理错综复杂、形式多变的突发事件时往往有些捉襟见肘。因此,高校可以结合复合型应急管理人才的培养定位,从多学科知识教学、多种能力培养、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等几个路径进行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与复合型应急管理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1.
电气类专业是一类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一定要求的工科类专业,传统的电气类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企业的需求,现在企业需要应用型、复合型高级电气类专业技术人才。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现在高校都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本论文主要从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明确人才培养能力素质、坚持大类培养,构建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双创能力进行阐述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希望为研究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培养技能型、创新型人才是应用型大学的主要任务。结合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产学研协同育人实践,分析应用型本科机电专业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发展的必要性,探析协同育人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提高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在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王兵  赵相瑜  方重秋 《科技风》2024,(10):26-28
根据电类专业相关产业的特征和人才需求,探讨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电类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的内涵和定位,并从该类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构成、课程设置体系、课程内容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应用型本科电类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构建“3+X”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四层次”应用能力培养平台、构建“三对接”产教融合协同培养机制、创建“三全”育人导师机制等举措进行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实践表明:地方应用型高校电类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对于加快地方院校自身的发展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益德 《大众科技》2012,(2):151-152
培养既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又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品质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数学建模教育以其独特的教育内容和实践方式,诠释了复合型人才的素质构成,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新途径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柏群  姜道奎 《科技与管理》2009,11(5):143-145
经济全球化时代需要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而我国的人才现状在短期内很难适应这一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急需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从教育国际化的视角、结合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践,对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总结,从培养方式等角度论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一般做法,探索我国地方普通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16.
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是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兰州大学作为全国首批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结合我国当前法学教育实际情况,总结我校教学改革经验,对法学专业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改革.改革内容涉及到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课程体系的优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教学理念的转变、课程评价考核体系的更新,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以期破解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难题,提高我国法律人才培养质量、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以及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战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校高质量法律人才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7.
《内江科技》2021,(1):125-126
高职院校承担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责任和使命,并在高等教育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国高职院校暴露出教学模式单一、人才培养体系与社会需求不一致等诸多不足之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要注重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促使两大课堂的协同发展,发挥两大课堂协同育人的效应,完成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8.
“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创新人才培养新要求提出的工程教育改革方向,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需面向“新工科”的建设要求。为满足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面向创新人才培养需求的“结构试验”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依托中南大学面向“新工科”的“土木工程结构试验”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措施,立足于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课程理论体系,将“结构试验”课堂教学与试验实操紧密结合,探索多场景、多主题、多层次开展项目式教学的模式,以任务为驱动,探讨了适应新形势人才培养理念的“土木工程结构试验”建设思路,结合行业特色建设一流专业课程,助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科交叉复合型高素质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了“现在——未来——现在”的研究方法。首先,分析目前计算机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介绍了SOA、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并分析其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需求;再次,顺应国内外信息化发展趋势,提出了适应未来信息化建设需求的新型复合型IT人才;最后,设计了新型复合型IT人才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新工科的大时代背景下,应用型工科高校的改革迫在眉睫,只有勇于实践创新,敢于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和服务社会新思路,才能建设自己的特色方向。高等院校根据国家的战略部署规划,与时俱进修订工科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大批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强的多元化复合型人才。为了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必须转变学生培养过程中"培养体系实习实践环节比例低","教师背景来源单一""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健全"等现象。以西安科技大学高分子系为例,提出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并且通过更新教学体系,打造"双师"队伍,"导师"指导创新实践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等措施进行了改革探索实践,对"新工科"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为高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