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白世贞  姜曼  徐娜 《软科学》2017,(1):118-123
针对线上企业在集成销售模式下考虑消费者具有时间敏感的决策问题,提出现售和预售集成模式下企业的价格策略和库存策略,并分析不同模式下企业的库存量和利润,最后通过仿真算例分析预售时间对企业决策参数和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市场规模一定,集成模式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库存;当市场规模增加,集成模式可以分担库存剩余风险。单一现售和集成模式的优劣取决于企业能否有效降低产品交付成本以及能否有效刺激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异质性消费者对低碳产品和普通产品不同选择特点,构建一个强势零售商与两个制造商所组成的两级供应链,研究不同联盟模式下定价决策问题,并分析消费异质性对供应链定价决策和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强势零售商与某一制造商联盟实现其产品价格同其集中决策下的定价水平,对另一制造商产品的边际利润与分散决策等同。两个制造商联盟决策下产品批发价提高,但其边际利润等同分散决策,导致供应链利润最差。低碳消费者对普通产品估值折扣系数总是正向影响普通产品市场定价和供应链利润,两类产品市场定价都随低碳消费者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当对普通产品估值折扣系数较低时,强势零售商与低碳产品制造商联盟时供应链利润随低碳消费者比例的增加而提升,反之,随低碳消费者比例的增大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3.
《软科学》2018,(5)
从消费者购买成本的角度构建了多渠道零售商面临的4种市场结构,分析了其价格竞争策略和市场均衡。通过模型分析发现:多渠道零售商通过渠道优势可以获取较多的市场利润,当消费者线上购买成本较高时,独立的线上零售商进入市场会提高多渠道零售商的利润;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消费者线上成本相对线下购买成本的提高,尽管会导致多渠道零售商的利润下降,但其仍可获得市场优势;当消费者具有不对称的线上购买成本时,低成本的线上渠道可以给该多渠道零售商带来更大优势,使其有较强的动力降低消费者的线上购买成本。  相似文献   

4.
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日益成熟、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升级,品牌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获取市场地位、攫取利润空间的有力工具.本论文从扩大规模、增加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忠诚度、占领更多细分市场、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的营销成本四个方面时中小企业品牌延伸的动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最后提出我国中小企业品牌延伸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5.
供应链纵向合作研发投资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由一个上游寡头垄断企业和多个下游企业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系统中,上、下游企业合作进行研发的投资策略,提出了两种成本分担机制,分析了供应链中所有企业的利润以及最终产品(下游企业产品)的消费者剩余的变化情况。研究显示合作研发会提高研发联盟内所有企业的利润,增加消费者剩余,但是会降低联盟外的下游企业利润。  相似文献   

6.
《软科学》2019,(8):90-97
研究了在市场需求波动下市场偏好以及交易平台佣金费用对供应商二手车交易模式选择策略的影响。建立并求解了垄断供应商情形下的古诺模型,研究分析不同的供应商策略对于供应商二手车销量和利润的影响,探讨了市场波动程度对于供应商选择策略的影响,得出满足各均衡策略条件。研究发现:二手车供应商会根据市场流失率、佣金费用和市场偏好选择二手车交易模式;当平台佣金费用与市场流失率均较高时,二手车供应商应选择传统交易模式提高利润水平;当市场流失率保持一定且较小,同时市场偏好较大时,不断提高的平台佣金费用有利于消费者剩余和整个社会福利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黄韫慧  陈增祥 《软科学》2012,26(10):126-130
运用实验法,考察了直销人员与消费者的关系导向(朋友vs.陌生人)、产品的价格以及直销员价格揭露策略对直销产品的吸引力、态度和购买意愿的影响。发现在朋友关系导向下消费者认为直销产品更有吸引力,有更积极态度和更高购买意愿;特别有趣的是当直销人员与消费者是朋友关系时,如果直销人员好心有意主动揭露产品价格低廉的信息(相比较于消费者自己发现),消费者对产品吸引力、产品态度和购买意愿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刘禹宏 《现代情报》2001,(6):63-64,67
在企业产品竞争的降价空间越来越小,价格竞争的优势相对弱化的时候,企业应更多的依靠非价格竞争来创造利润,非价格竞争竞争策略已是现代企业竞争的重要特征之一,笔者认为在非价格竞争策略中品牌竞争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最有效途径;质量竞争是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第一步;技术人才竞争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宣传竞争是企业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针对供应链低碳产品高成本破解难题,引入零售商持股制造商减排投资战略,研究两级低碳供应链股权合作问题,比较分析了制造商减排与不减排、零售商对制造商减排投资持股与不持股两种情形下的供应链企业最优决策及利润变化。研究发现零售商按照合理比例持股,能够减少碳排放同时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会实现帕累托改进,且主导者制造商能够分享更多剩余供应链价值,消除了持股前零售商对制造商碳减排投资"搭便车"现象。进一步发现,当消费者低碳偏好增加、价格敏感性降低或减排技术有较大改进且三者达到一定比例关系时,股权合作契约可以实现供应链协调。最后,通过数值分析对结论进行验证并探讨了持股比例对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产品差异化、竞争强度与企业R&D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慧爽 《科学学研究》2010,28(9):1361-1367
复杂的经济现实表明产品市场的竞争程度和创新活动的RD策略、RD的溢出效应总是互动影响的。在产品差异化框架下以古诺竞争和伯川德竞争代表两种不同的经济环境,得出结论:较弱的竞争环境——古诺竞争总是会比伯川德竞争下RD投入更多,这也意味着更多的成本消减、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RD合作对社会总福利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程度取决于产品市场的竞争程度。因此政府除了鼓励和支持企业RD合作的技术创新方式之外,也要对产品市场的竞争状况加以规制,并根据本身违法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产品市场的合谋。  相似文献   

11.
《软科学》2019,(1):91-97
研究了退款保证对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的影响及双渠道模式下制造商和零售商各自的退款保证策略及市场均衡。分别建立制造商在直销渠道不同退款保证策略下的决策模型,并于拓展模型讨论零售商提供退款保证的情形。研究发现:任一情形下,制造商总开通直销渠道。直销渠道并非总侵蚀零售商利润,仅当两个渠道均不提供退款保证时,零售商利润被直销渠道侵蚀。双渠道模式下双方的退款保证策略与退货麻烦成本、产品残值及消费者对渠道的满意率有关。消费者剩余的变化仅与直销渠道的退款保证策略有关。  相似文献   

12.
考虑生态设计降低产品制造成本、提高产品销量和提高废旧产品回收率3种生态设计策略,采用斯坦伯格博弈方法,面向产品生态设计和废旧产品回收的双责任闭环供应链,探究不同生态设计策略对企业的双责任行为、利润和环境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生态设计策略下,制造商的生态设计水平对零售商决策的影响范围、影响方向和影响力度具差异性;消费者价格敏感度与产品回收市场收益是影响双责任闭环供应链决策和制造商生态设计策略选择的关键要素;生态设计要素和固定成本要素对企业双责任行为、产品批发价和零售价产生不同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从促进闭环供应链履行双责任视角,制造商应根据闭环供应链层面市场特征的变化而选择不同的生态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3.
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的决策是一个包含产品回收和再制造的多层次决策,对其研究是逆向物流研究的基础。采用数学模型对不同决策下企业的收益进行分析,探讨了回收成本与企业实施不同层次逆向物流业务决策间的关系。通过对模型的数据分析,发现企业进行产品回收和再制造的条件并不相同,不同变量的变化对其的影响也完全不同。提出了促进逆向物流发展的三项应对措施:提升再制造能力、提高消费者环保意识、降低回流产品价格。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比较分析了不同企业的在线个性化定制实践,在梳理和归纳相关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消费者创新的在线个性化定制概念模型。其次,根据消费者参与产品创新的程度,划分了三种不同的在线个性化定制模式。最后,利用博弈论方法构建了基于消费者创新的在线个性化定制数学模型,分析消费者参与产品创新的程度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与消费者参与产品创新程度较为有限的标准化在线定制模式相比,消费者参与产品创新程度较高的规模化在线定制以及"1对1"式在线个性化定制模式将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创新收益、产品销量和利润。  相似文献   

15.
将垂直溢出纳入到产业链纵向研发合作中,讨论了由M个上游企业、1个中游企业和N个下游企业构成的三级产业链中,中游企业采取独立研发策略或费用分摊策略时,垂直溢出对研发合作产出的影响,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中游企业采取独立研发或费用分摊策略,垂直溢出都会促进中游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研发产出,提高三级产业链的总利润和总产量,降低终端市场产品价格;相比于独立研发策略,在费用分摊策略下,中游企业研发投入规模更大、研发产出效果更好,产业链总产量更大,下游企业终端市场产品价格更低。但只有垂直溢出超过特定临界值时,采取费用分摊策略时,产业链总利润才会高于独立研发策略,此时选择纵向研发合作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6.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新能源经济发展的方向。有效的减碳政策将极大促进目标实现,政府需要慎重决策。研究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分析集中决策、批发合同和成本分担合同下碳交易和碳税政策。结果表明:不同的决策情形、政府关注角度都会影响最优政策的确定。政府关注角度不同,从供应链成员利润出发,在集中决策和批发合同时,当碳交易价格较低,碳税政策会使企业获益更多;在成本分担合同时,当碳交易价格较低,碳限额政策会使企业获益更多。当政府兼顾消费者剩余和环境效益时,碳交易价格较低时,碳交易政策会使消费者获益更多,碳税政策会使社会环境效益更多。  相似文献   

17.
在构建双边规模不对称情形下双边市场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双边接入结构下,双边规模比对平台的均衡价格、利润的影响。结果发现:规模较小一边用户的归属行为、商户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行业性质)对平台企业竞争策略影响明显,用户规模比增大会加剧平台企业的价格竞争;当消费者规模小于或等于商户规模时,平台企业倾向于商户单归属结构;当消费者规模超过商户规模时,平台企业倾向商户多归属结构。  相似文献   

18.
针对产品替代情形下低碳供应链协调问题,考虑零售商利他行为偏好,建立完全自利型和零售商利他型决策模型,探讨零售商利他偏好、消费者对产品碳减排量的敏感度和替代产品价格敏感度对决策变量及协调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利他型零售商在一定范围内通过降低单位低碳产品的利润来提高产品销量,提升消费者环境质量的敏感度,实现低碳供应链良性循环,消费者对产品碳减排量的敏感度越高,供应链整体利润越大.  相似文献   

19.
霍光顺  李仕明 《预测》2004,23(1):47-50,55
本文从上游企业的角度出发。考察在一个连续双寡头的市场结构中,当下游市场需求相互独立。中间产品不完全替代时的纵向兼并竞争效应。发现参与兼并的企业通过纵向兼并可能降低中间产品价格,从而在损害上游竞争对手。降低其市场势力的基础上。降低了下游竞争对手的总成本。  相似文献   

20.
电子商务平台中供应商可以提供有质量差异的产品与消费者交易,此时平台的利润、双边用户的效用会发生变化。建立了供应商提供质量差异产品时平台与双边用户的效用函数,研究了双边用户中的供应商在提供质量差异产品时平台的定价机制。研究发现,当平台收取注册费时,供应商提供产品的质量越高,平台对供应商的定价不变,对消费者的定价降低;当平台收取交易费时,随着供应商提供产品质量的提高,平台对供应商和消费者的收费将会逐渐降低;当平台采取两部收费制时,在收费的第一阶段,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越高,平台对供应商的定价降低,而对消费者的定价将会提高;在收费的第二阶段,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越高,平台对双边用户的定价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