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12年7月27日,伦敦奥运会将正式拉开帷幕。即将赴英的中国记者军团正摩拳擦掌,准备着为受众烹饪丰富的“奥运新闻大餐”。 本刊第六期“热点关注”栏目推出两篇奥运专题的文章《伦敦奥运会中国记者“作战攻略”》、《社交媒体奥运报道规则解析》,受到读者广泛好评。本期我们继续刊发奥运专题文章,侧重纸媒在奥运报道中的采编实践,特邀《新京报》体育新闻副主编艾国永等4位体育新闻工作者,为读者奉献《赛后5分钟,必须签版之“秘诀”》、《奥运报道如何借力志愿者》、《非奥组委认证记者如何创造采访机会》、《如何提高大赛的报道效率和走近大牌运动员》等四篇经验之谈。文章重点突出、实用性强,生动可读,希望能对同行报道奥运赛事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2012年7月27日,伦敦奥运会将正式拉开帷幕。即将赴英的中国记者军团正摩拳擦掌,准备着为受众烹饪丰富的“奥运新闻大餐”。 本刊第六期“热点关注”栏目推出两篇奥运专题的文章《伦敦奥运会中国记者“作战攻略”》、《社交媒体奥运报道规则解析》,受到读者广泛好评。本期我们继续刊发奥运专题文章,侧重纸媒在奥运报道中的采编实践,特邀《新京报》体育新闻副主编艾国永等4位体育新闻工作者,为读者奉献《赛后5分钟,必须签版之“秘诀”》、《奥运报道如何借力志愿者》、《非奥组委认证记者如何创造采访机会》、《如何提高大赛的报道效率和走近大牌运动员》等四篇经验之谈。文章重点突出、实用性强,生动可读,希望能对同行报道奥运赛事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游程 《声屏世界》2012,(8):118-121
7月19日,距离2012年伦敦奥运开幕一周前,2008年北京奥运赞助商搜狐正式上线全新改版的搜狐奥运频道,同时,搜狐对外发布伦敦奥运报道主题",卫冕冠军@伦敦——七步上栏延续辉煌与搜狐一起赢在伦敦"。搜狐奥运战略的发布,以及搜狐奥运频道全面上线,揭开了中国互联网媒体对伦敦奥运会报道的序幕。在随后的一周,搜狐奥运报道专题、电子杂志、独家自制视频节目、奥运APP等产品将陆续上线,搜狐奥运频道将以时间线形式推出7大系列、超过200期的视频与图文类节目。七步上栏提供最全报道内容目前,搜狐已经与CNTV结成奥运战略合作伙伴,获得包括2012年伦敦奥运会赛事、开闭幕式全部奥运点播视频、四档央视主打奥运节目《奥运风云会》《、全景奥运会》《、张斌话规则》《、奥运者说》的视频权益。  相似文献   

4.
媒体脸谱     
《青年记者》2012,(13):2-3
央视五套为伦敦奥运改版4月18日是伦敦奥运会倒计时100天,央视五套开始为伦敦奥运改版。《体育新闻》连续播出100个中国奥运军团人物片《人在奥运年》;从倒计时50天起,《体育新闻》将新增"伦敦2012"板块,动态报道伦敦奥运会新闻。此外,央视还将推出日播节目《文洛克看奥运》,通过金牌选手的介绍营造奥运悬念,共200期。  相似文献   

5.
今年伦敦奥运会上,国内众多媒体纷纷抓住这次机会扩大影响力。总体来看,国内媒体对此次奥运会的报道全程跟踪、精彩纷呈,但也有一些违背记者基本素养的虚假新闻、不尊重公民个人隐私的新闻浮出水面,奥运会也考验着记者的素养。表现形式1.新闻报道不真实第一类是歪曲事实,报道虚假新闻。以中国游泳选手孙杨和韩国游泳选手朴泰桓的虚假新闻事件为例,7月23日,伦敦奥运报道的新浪官方微博发布消息:朴泰桓说孙杨来奥运是个错误,只为衬托我而存在。具体内容是朴泰桓于7月22日训练结束后,在接受韩国《京乡新闻》记者采访时,他称"孙杨选择去伦敦就是个错误,因为孙杨只能衬托出我的速度"。  相似文献   

6.
肖明成 《新闻前哨》2012,(11):46-48
7月10日中国奥运代表团成立后,武汉晚报就开始加大伦敦奥运会的报道力度,每天保证1到2个版的奥运报道规模。7月26日,武汉晚报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前2天,正式推出伦敦奥运会特刊《英雄时间》。奥运会是世界各地英雄展现自己的舞台,在超过半个月的时间里,世界聚焦英国,聚焦四年一度的奥运会,所以奥运会是名副其实的"英雄时间"。武汉晚报  相似文献   

7.
《中国记者》2012,(10):45
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新媒体中心在2012年第9期《新闻与写作》刊发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媒体报道研究报告》,《报告》认为奥运报道呈现出"六大特点":一是媒体角色分工明确,奥运信息随时可见、无处不在。二是报道形式和内容呈现多样化及倾向性特点。三是自媒体成奥运报道最大亮点。四是创新技术应用助力奥运报道。五是视频报道更受互联网推崇。六是移动媒体成为获取奥运信息最便捷渠道之一。在对中国媒体奥运报道进行的分析与研究中,《报告》发现:第一,电视媒体占据奥运报道绝对优势地位。这表现在:高覆盖保证高收视;3D技术成电视转播最大亮点;专题节目为电视媒体  相似文献   

8.
伦敦奥运会期间,要对外籍运动员用英语进行采访,新闻记者需要充分“备课”,确保采访愉快、顺利地进行. 出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我国有关部门编写了小册子《奥运英语1000句》、《奥运体育项目中英对照》、《奥运英语天天学——日常会话》,计划采访2012年伦敦奥运的中国记者可到网上下载,提前熟读熟记,在伦敦采访期间随身携带.  相似文献   

9.
于秀 《青年记者》2012,(32):4-5
8月12日晚,世人瞩目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画上了句号。本届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媒体记者人数最多,有600多名记者注册。经历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洗礼的中国媒体记者,彰显了大国风范,在世界媒体之林散发出自己独特的光芒。回顾奥运报道,中外媒体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失对悲情英雄的人文关怀北京时间7月29日,在女子举重53公斤级比赛中,以"黑马"姿态出战的湖北籍17岁小将周俊在B组中出场,但三次试举全部失败,没有成绩结束奥运之旅。不少媒体以"中国女举奥运最耻辱一败"为题报道此事。  相似文献   

10.
马凯 《新闻世界》2013,(6):258-259
在伦敦奥运会报道中,《中国妇女报》以女性视角看奥运,记录女性的荣耀,进而呈现理性的思考。通过对该报伦敦奥运会期间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可以看出该报的奥运报道版面表现功能强、多用故事化手法对女运动员进行报道、新闻内涵上注重报道的人文视野、标题制作个性化。但同时在报道中还存在着专栏及评论文章数量少,报道范围相对狭窄以及报道较为分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国内媒体奥运报道专题研讨班于6月20日和21日在北京奥运新闻中心举行。本次专题研究班邀请了包括新华社体育部主任高殿民、美国《体育画报》资深编辑伍尔夫先生、美国爱荷华大学教授威廷等在内的国内外资深体育记者和专家授课。授课内容涵盖了奥运会和文化的关系、奥运报道史、媒体如何筹备奥运报道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选取《人民日报》和台湾地区的《联合报》,对其2012—2016年间的三届奥运会(即伦敦奥运会,索契冬奥会和里约奥运会)期间的奥运报道进行比较研究,力图从中探寻出海峡两岸报纸媒体奥运传播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7年前一部奥斯卡影片《百万美元宝贝》,讲述了女子职业拳击手的故事,今天,中国的"百万宝贝"故事即将在伦敦上演。至截稿日,伦敦奥运会女子拳击金牌尚未决出。不管如何,三名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的"百万宝贝"的女子拳击手开始了她们真实的追求梦想和成功的历程。她们将从无人相识迅速通过电视转播和报道被全国认知。她们从哪里来,怎样从籍籍无名到奥运奖牌获得者?《中国新闻周刊》首解密北京时间8月6日晚9点,伦敦奥运女子拳击赛开打。这也是女子拳击首次进入奥运会。首先开始的51公斤级,中国选手任灿灿以12:7战胜俄罗斯选手埃琳娜·萨维里耶娃;75公斤级,李金子也战胜了对手,双双挺进四强。由于奥运会拳击比  相似文献   

14.
导读     
《中国传媒科技》2008,(6):I0010-I0011
《奥运报道技术参考》是面向中国媒体记者和技术人员一份技术参考,着重介绍北京2008奥运会期间可以用于奥运报道的各种先进技术产品、器材、信息服务等。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月22日,距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199天,《钱江晚报》奥运特刊《奥运中国》登场亮相,自此每天8个版的体育新闻板块也更名为《奥运中国》。《奥运中国》在内容上分为5个部分:奥运专题采访、奥运新闻、奥运传奇、奥运民间以及其他体育新闻。奥运传奇和奥运民间这两大部分较有特色,它体现了本报奥运报道的一个思路——报道策划和活动策划并重,两条腿走路,两只手出拳——这也是体现地方媒体特色的错位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16.
外刊     
《新闻三昧》2012,(8):20
奥运与中国制造Oplympic4年一届的奥运会也是一次全世界制造业的竞赛。正如人们所料,"中国制造"在伦敦再次胜出。伦敦奥运会官方纪念品中有超过60%来自中国。但与4年前不同的是,中国经济正在面临复杂挑战。《瞭望东方周刊》对于奥运订单企业的调查显示,转型升级是中国民营企业再发展的唯一出路。同时,需要创造宽松的环境,才能促使民营企业完成"龙门一跃"。  相似文献   

17.
赛前报道的热度之高已经初现端倪:国内媒体纷纷开设"奥运专刊",而今年起施行的《北京奥运会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使得国外记者的采访更加方便,报道量和报道范围不断扩大。其实,自北京赢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后,一些欧美媒体常驻北京的记者站就纷纷开始调整策略,增调得力人员,进一步扩充实力,一些记者站首席记者或站长甚至相继换成专业体育记者。可以说,奥运赛场的竞争尚未开始,媒体大战早已硝烟弥漫。那么,作为从1984年才开始持续关注奥运的中国媒体,  相似文献   

18.
2012年8月22日,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新闻与写作》、《首都传媒研究》杂志编辑部、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全国晚报体育新闻学会主办的"伦敦奥运会媒介传播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这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国内举办的第一个体育新闻传播领域高端、权威、专业的学术研讨会.会议首次发布《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媒体报道研究报告》,并推出一批最新奥运媒介传播理论研究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9.
2008,北京奥运将使世界聚焦中国。目前,新闻媒体的奥运报道在进行怎样的冲刺准备?指定报道这一重大赛事的奥运记者在就位前正在做哪些训练和培养?一个国际性重大报道对个人素质提升和事业发展意味着什么?《奥运2008特刊》已经送到读者手中;《北京青年报》投入500万元,选派二十多名采编人员赴英培训,北京《竞报》专为奥运而生;《广州日报》组建了208人的报道团队,相关采编人员将在报道期间进驻北京;各种奥运报道联盟相继诞生;搜狐网投入700人的专业报道团队、其中300人将从事现场报道……这个名单还要包括记者规模更加庞大的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等。奥运会,中国和世界正有数万名记者为之期待、为之准备。做奥运记者,不仅关乎国家形象、媒体发展,还关乎每个人的梦想。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陈力丹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谈了他对本次奥运报道的总体印象:"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报道,其规模的宏大,面临事项的复杂程度,是我国传媒历史上没有遇到过的。各传媒充分利用地域或人缘的优势,用尽浑身解数,把奥运报道算是做到了各自水准的极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