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和平 《科教文汇》2009,(15):164-164
英语词汇可以表示语言意义和语用意义,前者是研究词的静态意义,后者研究词的动态意义,即语言使用中的意义或语境意义。词的语境意义主要有依附性、参照性、个体性和目的性等四个特点,是对词的语言意义的补充和发展。运用语用学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的关联理论研究词的语用意义,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技巧和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2.
英语词汇可以表示语言意义和语用意义,前者是研究词的静态意义,后者研究词的动态意义,即语言使用中的意义或语境意义。词的语境意义主要有依附性、参照性、个体性和目的性等四个特点,是对词的语言意义的补充和发展。运用语用学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的关联理论研究词的语用意义,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技巧和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境认知化是正确使用和理解语言的前提,从认知语境的角度探析了语用失误现象,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语用者将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认知化,才能减少或避免交际过程中的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4.
随着语言使用中的认知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语用问题的认知研究是近年来国际语言学界涌现出来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本文首先对认知语用学作了简单的介绍;然后讨论了信息处理的语用模块论,指出语用过程不是模块化过程;最后,对语用理解这一认知语用学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语言交际的认知语境观.  相似文献   

5.
语用学是语言学中出现较晚的一个新兴领域,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正确地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若交际者对语境不能正确地理解,将会出现语用上的失误,从而不能实现交际的目的。本文从语用学理论着手,通过分析语用失误,从而探讨英语教学实际中应如何预防和应对语用错误。以帮助外语学习者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从而减少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用失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张惠 《科教文汇》2010,(22):97-98
多义词是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中框架理论的角度揭示大脑对英语多义词词汇性歧义的理解过程,即大脑如何建构框架并在词的众多框架中激活一个相关框架,从而限定词汇的范围,达到对具体词义的凸显,最后达到正确理解词义的目的;同时印证了框架与语境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曾杨婷 《大众科技》2014,(6):295-296,307
隐喻的出现,主要针对的是对语言内部结构组成进行学习探索。现如今,隐喻研究范畴已经不再局限于语言自身,人们开始站在认知的角度来探讨隐喻的本质。1980年外国语言学家提出一全新的观念,认为隐喻不单单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思维模式。从语用学角度来解读隐喻将能更好地促进交流,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语用作用。文章将从隐喻的本质和特点出发,分析隐喻所具有的会话含义的一般特征,对隐喻的语用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语用学(Pragmatics)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新兴的一门语言学科。它着重研究人们如何使用语言,探讨话语和语境之间的关系。本文,笔者从语用学的角度,结合英语教学实践,就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李宗菊  王珞霞 《科教文汇》2012,(26):127-127,129
语用学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不同交际环境中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语用推理的作用不容忽视,而大学英语的听力理解就是一个推理过程。本文运用语用学基本原则,以具体实例解析合作原则、言语行为、语境等非语言因素如何影响大学英语听力理解。  相似文献   

10.
郭燕 《科教文汇》2009,(3):255-255
如何通过合理有效的途径掌握多义词,对于二语词汇习得者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中认为单词的各个义项之中,有一个更为核心的意义,成为其他词义的原型,其他词义都是在它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出来的或辐射出来的,从而形成了词义的辐射范畴。从这个角度来说,掌握词汇的核心意义是学习多义词的关键所在。本文试从认识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入手,从认知角度解释一词多义现象,介绍相应的认知策略,以及对教学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