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敦诚的诗集《四松堂诗钞》和《鹪鹩庵杂诗》均收有一诗,题日《赠曹雪芹》。有关首联“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中“赊”字的训释,历来说法不一。本文试从训诂、文献、音韵等角度出发,通过对敦诚、敦敏有关诗作的解析,考辨“赊”的释义和读音。  相似文献   

2.
在历史上,以酒闻名的文人行列里并没有庾信的名字;并且他受到关注主要在于他的诗赋中深厚的爱国情怀和浓郁的乡关之思,以及其中所达到的巨大的艺术成就。但通过读庾集不难发现,他的“酒诗”还是为数较多(共15首)的。所谓“酒诗”就是题名里有“酒”字同时写作内容以酒为中心的诗歌。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庾信的“酒诗”探讨他与酒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翻开我国古今优秀的文学作品,带“醉”字的名言佳句比比皆是,如词牌中就有《醉太平》、《醉花阴》等。“醉”字为什么会经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其意如何?其妙何在?下面我们不妨来了解赏析一下。 对于“醉”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卒也,卒其度量不至于乱也,一日溃也,从酉从卒。”《辞海》里解释为:一是因喝酒过多或药物等作用以致神志不清或暂时失去知觉。二是用酒浸的。三是耽乐,沉酣。从上面的解释中,我们对“醉”字的含义不难理解。 “醉”字出现在诗文中,往往能起到抒发感情,画龙点睛,令人回味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学中文系各版本教材及参考资料中,对《古诗十九首》之《迢迢牵牛星》中“盈盈一水间”中“盈盈”二字的解释均为:水清浅的样子。这种解释很难服人。《文选》五臣注:“盈盈,端丽貌”应是符合原诗作者意图的注解。“盈盈”二字在古代诗词中均有运用:汉魏时多为仪态美好的意思;唐宋以降,多为充盈以及清澈、晶莹的意思。  相似文献   

5.
被盗的货款     
山粱 《少年月刊》2014,(9):14-15
卡罗尔垂头丧气地走进屋子.给自己倒了杯酒,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朱莉听见丈夫回来,急匆匆走出厨房,关切地问他:“亲爱的,贷到款了吗?” “别提了.”卡罗尔挥挥手,将酒一饮而尽,“银行又拒绝了。现在连酒吧都不愿意给我赊一杯酒了。”  相似文献   

6.
陈志祥 《现代语文》2003,(11):45-45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辑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五册《醉翁亭记》的练习二“本文用25个‘而’字,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递进、修饰、转折等到关系。说说下列语句中‘而’字用法,体会它们各自语气的轻重。”其中第4题材是“溪深而鱼肥”。人教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教师教学用书》的参考答案是“溪深而鱼肥’(‘而’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人教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教师教学用书》将“溪深而鱼肥”中的“而”解释为并列关系的连词的依据,可能是《辞海》。《辞海》“而”字条注⑦“语助词。表示并列关系。欧阳修《醉翁亭记》‘泉香而酒洌…  相似文献   

7.
许嘉璐先生在解释“陈灵公通于夏征舒之家”的“家”时说:“指夏征舒之妻”。这样解释是不正确的,和陈灵公、公孙宁仪行父私通的应是夏征舒的母亲夏姬,而不是他的妻子。这可从“家”字的字义、众多的译和原证之。  相似文献   

8.
一欣赏鲁迅先生的名作《阿Q正传》,一股浓浓的黄酒味扑鼻而来。阿Q仿佛整个就泡在黄酒里———醒来就喝酒,喝醉便躺下,“躺下便打鼾”,醒来再喝酒……看哪,阿Q遭了闲人的打,“以如是等等妙法(精神胜利法)克服怨敌之后,便愉快的跑到酒店里喝几碗酒……愉快的回到土谷祠,放倒头睡着了”。阿Q“投降”假洋鬼子失败了,“心里便涌起了忧愁”,“似乎从来没有经验过这样的无聊”。但我们的阿Q自有其办法的———“他游到夜,赊了两碗酒,喝下肚去,渐渐的高兴起来了……”“有一天,他照例的混到夜深,待酒店到关门,才踱回土谷祠”。又是“照例”,又是…  相似文献   

9.
"举酒属客"之"属"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苏轼《前赤壁赋》的“举酒属客”句中的“属”字,各家注说不一。就各家注说以及苏轼的类似句子进行比较后,据文中意,提出了这里的“属”应作“邀”讲。  相似文献   

10.
近日读古人写湖的诗文。先看李白。他这样写洞庭湖:“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又说:“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两诗写月写秋.但洞庭湖之特色并未道出.将“洞庭”二字换成其他.也未尝不可。李白写瀑布、写长江、写黄河的诗篇都是千古名篇.但写湖不及江河。这不怨李白.因为他没见过最美的湖。  相似文献   

11.
翻译中的直译、硬译,甚至讹译、误译,常常与外语学习中的三种依赖心理有关。太依赖字典,生搬硬套字典上的释义,结果常常不是准确,而是走样;太死扣原文,硬跟着原文句式下去,译文常常是不伦不类的翻译体欧化句,像是外国人写的中文;许多成语、谚语、短语或句式,常有一些较为传统的固定的译法,借用这些现成的译文时也要防止一味的依赖,必须根据语境与上下文在必要时做灵活变通。  相似文献   

12.
“文法论”是中国古代最有价值的写作理论之一。尚“简要”、崇“格局”、重“技法”是它的基本特征。它由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文律论、格局论和技法论。现代写作学“三论”(规律论、模式论和技巧论)是“文法论”的“绵延”.  相似文献   

13.
笔者结合自己十几年来的宣讲、走访和人生感悟,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三观”与做人、做事问题进行了探究,提出了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做好人、做好事的基础和前提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应从强化“三观”教育入手,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因为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重大问题,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 和命运,因此,我们必须以历史的,战略的眼光和高度来认识看待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开拓华语文学的灵性空间“灵性文学”的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灵性文学”这一文学概念,是基于圣经的“人论”神学,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零与超越。“灵性文学”的三个层面就是:1、有灵活人的写作;2、呈现有灵活人的思想与生活;3、启示出住在人里面的灵的属性。灵性文学创作在思想、体验、语言三个方面有其特点:神性光照的思想特质、灵性空间的创作体验、信望爱的文学语言。  相似文献   

16.
在界定高校教学中以学生为本的内涵和分析高校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并阐述加强学习观念先行的论点,并对如何落实到教学全过程做了扼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实现国家现代化既是一历史课题,也是一时代性课题."两步走"与"三步走"发展战略有共同的远大的目标和阶段性发展的构想,却有着不同的探索、和解读.其间的经验和教训,对推进新时期现代化建设具有启迪和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案例教学法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已在现代教育中广为使用。本结合开放教育教学实践,就“案例教学法”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及其作用效果,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穿胸民”自《山海经》跃进人们的视野,其“穿胸”的迷团便成为最具争辩的我国古代文化现象之一。本文认为“穿胸民”因其原始宗教的“穿胸”巫术而得名,现在仍然有许多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20.
什么叫爱情?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不同年代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理解。本文从爱米莉与常人不同的恋爱经历。分析她在某种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