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言论作为一种新闻体裁,在报纸版面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报纸的旗帜。由于言论不同于一般的新闻、通讯等文体,有其自身的特点,即针砭时弊,扶正祛邪,激励精神,明辨是非,鼎新革故。因此,言论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的独特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引导作用。有的言论采用正面说理、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读者认清什么是真善美,  相似文献   

2.
黄晓红 《新闻世界》2004,(11):48-48
谴词造句,语言修饰,是新闻小言论的写作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一篇新闻小言论的语言好不好,不仅关系到它能不能很好地表达评论的内容,达到一定的效果,而且关系到风。新闻小言论,由于它篇幅短的特殊要求,其语言艺术更具有特殊性。一篇成功的新闻小言论不仅要做到有的放矢,事理相融,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还必须有独特的语言风格。简明准确、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富有哲理、耐人寻味,是小言论语言的基本风格。  相似文献   

3.
在报纸刊发的渚多新闻品种中,新闻言论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品格。许多好的言论,不仅从思维上理念上、思想上、认识上为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实施起到深刻的阐释、宣传、引导、释疑、鼓舞、疑聚人心的作用,而且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们读报,在获取大量新闻信息的同时,很愿意品味那些脍炙人口、寓意绵长的大小“豆腐块”,有些精彩的句、段,甚至长久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喜爱新闻宣传的业余通讯员,但由于工作关系,很少有时间跑单位采访,所写新闻作品不多,大部分为言论作品。自1990年以来先后在省、地级报刊上发表言论作品100多篇,其中(要重视抓“尾”}一文,获四川日报“亚太杯”巴蜀小议征文三等奖。总结这些言论作品的写作经验,我就关于如何为报刊写言论,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一、它边的论点来日每篇言论文章,无论大小长短,都有自己的论点。这个论点就是作者在文章里提出的观点和主张。论点是取决于一篇言论文章成败得失的关键。作为业余通讯员要选好论点,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5.
如果我们把新闻比作“花朵”的话,“花朵”配上“绿叶”──与新闻配合同时发表言论,便显得格外动人了。此类文章,可以形象地称之为“绿叶言论”。那么,“绿叶”怎样才能鲜亮起来呢?首先,要掌握两个基本点:第一,言论选题要源于新闻。要紧紧围绕新闻的中心思想做文章,不能游离于新闻之外。第二,言论立意要高于新闻。要起到深化、强化新闻主题的作用,不能就事论事。在掌握两个基本点的前提下,为新闻配发言论,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立足点要*。要站在现实与历史的制高点上来分析新闻所揭示的问题或现象。只有这样,确立的论…  相似文献   

6.
言论是新闻的重要体裁之一.好的言论,往往有其他体裁起不到的作用,故而如今不少电视台也办了评论节目.新闻言论自然要与新闻结合才有威力,若能配合新闻发更能起到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党报要文版群众言论主要是指党报一版相对固定的一个著名专栏言论。像《人民日报》的“今日谈”。《解放军报》的“集思广益”等。它刊发的基本是群众自发来稿,见报频,数量多,影响也比较大。在推进新时期新闻改革中,如何使党报要文版群众言论发挥应有作用,也能够“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关键的是加强其战斗性。第一,为什么要加强党报要文版群众富论的战斗性?党报要文版特点使命的要求。党报的宣传、鼓动。组织的职能要求各版的言论应具有战斗性。但是由于各版所担负的任务、风格的不同,言论战斗性的要求也不尽一致。作为要文版──…  相似文献   

8.
繁荣地市党报的新闻言论,主要任务有二:一是要解决量的问题;二是要解决质的问题。这两个问题都与加强言论队伍建设有关。要增加新闻言论的数量,就要建立一支专职与业余相结合的言论写作队伍;要提高新闻言论的质量,就要努力提高言论队伍的素质。一从目前地市党报的现状来看,新闻言论的薄弱之处,不在于量的不足,而在于质的不高。以安庆日报为例:1990年,安庆日报共发表各种言论411篇,以全年365期报纸计算,平均每期报纸有言论1.16篇。其中由本报编采人员直  相似文献   

9.
李瑞环同志讲:“如果不下功夫提高宣传艺术,不增强新闻对人们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就是一句空话。”这就是说,新闻言论也要在入脑、入耳、入心上下功夫。怎样使新闻言论成为读者喜爱的一种新闻文体?依笔者体会,新闻言论要有“粘”的功能,必须着力于“情”字。新闻言论不同于报告和文件,不能把某个观点强加于人。离开了“情”的新闻言论,就没有存在的地位和价值。新闻言论的力量来自于理,而理又  相似文献   

10.
从新闻学角度说,办报除了新闻,言论也很重要,上海各报对言论都较重视,因为言论是报纸的旗帜、声音。但是比较上海三大报又发现,除了新民晚报外,解放日报、文汇报的言论一般都是该报人自己撰写的,有时也组织专人撰写,但很少用群众自发来稿。其实,目前各报的专版、专刊都可设言论栏目,比如体育新闻版、社会新闻版、文娱新闻版,甚至国际新闻版等,都可以设言论栏目,因为读者与报人看完每天新闻后,总会有些言犹未尽的想法,如果是必说、应说的金言玉语,通过言论或编后的形式发表一下,有何不可呢?而现在据我所知,群众的自发言论来稿也不少,但编辑很…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热点引导过程中,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体裁受到普遍重视,而新闻摄影、言论写作往往被忽视。近年来,新闻摄影的前景看好,在专业人士的呼吁下,其新闻现场感强、富有视觉冲击力、美化版面等功能已被人们充分认识和运用,在报纸一版上发表大幅新闻照片屡见不鲜,文章配发照片用得更多。与新闻摄影相比,言论的命运似乎还不济,一是呼吁的人不多,人们对它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是搞言论写作的人不多,缺乏质量较高的言论作品,因此,一些大报的一二版上常常不见言论作品的影子。至于企业报,这个问题要更突出一些。要对言论写作引…  相似文献   

12.
报纸言论的“副刊化”倾向───对新闻言论时效性的认识谢明报纸也称新闻纸,顾名思义,是以刊载新闻为主,其他内容如言论、副刊等,都应与新闻有密切联系,是从属于新闻的派生物。新闻的时效性是现代新闻理论体系的支柱概念之一,也是当代新闻同业竞争的焦点。新闻五要...  相似文献   

13.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关键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党性原则来统揽我们的新闻工作,指导我们的新闻实践,尽快走出地方电视台新闻宣传的几大误区。(一)变“妖魔化”为“真实化”:正确处理好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关系当前新闻从业人员中存在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觉得新闻宣传不多进行批评报道就难以提高收视率,在他们心目中,记者就是要敢于主持正义、对一切丑恶的事物嫉恶如仇,给予无情鞭挞;要敢于为民请命,为百姓申冤,当“现代包青天”;而自己的报道和言论是否带来负面效应则并不在意,认为即使有负面效应也是难免的。具体…  相似文献   

14.
新闻言论写作贵在新,具体来说大体有四个方面:提出的问题要新鲜,选取的角度要新奇,表述的语言要新颖,拟定的题目要新巧。提出的问题要新鲜。新闻评论是感应的神经,即使是著名言论也要求议论“人人心中都有,人人笔下皆无”的问题,也就是要敢开第一“腔”。作者必须抓住新近出现的、带有普遍性、别人还没有议论的问题进行评说。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作者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理论,多看、多转、多思考。我在多看方面采取坚持每天“三个半小时”的做法,即早上听半小时广播电台新闻、中午读半小时报刊、晚上看半小时《新闻联播》,…  相似文献   

15.
当报纸编辑,一要会编新闻,二要会写言论,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在现实的工作中,特别是地市报,真正能动手写言论(社论、评论员、杂感、随笔、小品文等)的人不多。即使刊发的言论作品,大多数“句句是原理”,读音不屑一顾,更谈不上感染人、影响人、教育人。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国企业报有数千家之多,其中有公开刊号的也有几百家。横观林林总总的企业报,不管哪家报纸都有言论专栏,有的报纸每版都有言论专栏,不能说企业报社对言论不重视。但是,言论弱化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是:一、有阵地,但位置不显。在版面安排上,重新闻轻言论,言论专栏常被挤占,有时半月才出现一次,有时甚至一个月都不露面。二、有数量,但缺乏深度和力度。不少言论观点不新,炒剩饭;针对性不强,无的放矢;没有指导性和可行性,大话、空话、套话连篇;没有战斗性,隔靴挠痒。使言论在读者眼中成为嚼之无味、弃之可惜的“…  相似文献   

17.
通讯员园地     
写新闻讲究一个“新闻由头”。写言论稿也讲究一个“言论由头”。言论由头的寻找,笔者认为,一从新闻报道中去寻找。当然,并不是报刊上的每条新闻都可以写出言论的,要寻找那些有一定代表性,能够以小见大,切中利弊的新闻,以此为由头,生发开来,谈自己的见解和启示,使用权之“生”出新意。  相似文献   

18.
新闻言论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歌颂新人新事、批评错误思想、打击歪风邪气、弘扬新风正气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采写小言论,首先要了解它的特性表现,其次要把握它的写作要求,再次要掌握它的选题原则。  相似文献   

19.
新闻言论对一张报纸来说非常重要,这早已是办报人的共识。但是,再重要再正确的文章,如果读者不喜欢,或者读的人很少,那么,言论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就受到了影响。当前,读者中是个什么现象呢?我们曾做过了解,报纸所发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等重要新闻言论,能认真去读的读者尚不到1/5。能读新闻言论的读者,多是一些领导干部和写材料、搞宣传、做政治思想工作的同志,而大多数读者对新闻言论表示冷谈和不甚关心。这就向我们办报人提出一  相似文献   

20.
新闻言论对一张报纸来说非常重要,这早已是办报人的共识。但是,再重要再正确的文章,如果读者不喜欢,或者读的人很少,那么,言论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就受到了影响。当前,读者中是个什么现象呢?我们曾做过了解,报纸所发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等重要新闻言论,能认真去读的读者尚不到1/5。能读新闻言论的读者,多是一些领导干部和写材料、搞宣传、做政治思想工作的同志,而大多数读者对新闻言论表示冷谈和不甚关心。这就向我们办报人提出一个问题;怎样使新闻言论具有较强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较强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