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朱妍莉 《科教文汇》2009,(23):129-129
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教师精批细改,学生却不感兴趣。笔者试图营造互动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修改,培养学生“自能改文,不待教师改”的能力,提高作文批改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孙清 《科教文汇》2012,(17):101-101,195
在作文教学中,自改作文是学生提高作文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认识,同时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借鉴别人文章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批改能力。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是学生怕写,老师怕改,师生陷入尴尬境地,那么,怎样才能让师生走出山穷水尽,再现柳暗花明呢?笔者站在作文批改的角度,从教师指导自改、学生自改自评、生生互改互评、师生共改共评四个方面做出了深入的思考,以求达到让学生从作茧自缚到破茧而出,直至化蛹为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作者自己真实思想的表达,修改文章,实际上是修改思想。学生的作文老师改,免不了是一种越俎代庖的做法,是老师代替学生去想,代替学生去表达,不一定对学生有多少切实的帮助,也无法培养学生自批自改作文的能力。所以作为教师必须彻底解放思想,端正作文教学观念,勇于创新,变教师为主的批改形式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批改形式,让学生真正成为批改作文的主人。这对学生主体性的确立,对学生主动接受作文并提高写作能力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是:学生怕写,老师怕改,师生陷入尴尬境地,那么,怎样才能让师生走出山穷水尽,再现柳暗花明呢?笔者站在作文批改的角度,从教师指导自改、学生自改自评、生生互改互评、师生共改共评四个方面做出了深入的思考,以求达到让学生从作茧自缚到破茧而出直至化蛹为蝶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何瑶 《内江科技》2004,25(3):27-27
新一轮“课改”的春风吹向神州大地,千百万教育工作者立足教坛,耕耘探索,求实创新,为推动“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积极作出自已的贡献。“让作文批改活起来”,这是我在课改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一点体会。叶圣陶在谈到教学体会时曾说过: “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的学生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一个体会:徒劳无功”。的确,作文是改出来的,但不是  相似文献   

7.
佘福琼 《科教文汇》2008,(17):70-70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改作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手,既能提高作文素质,锻炼自改作文的能力,又可养成做事认真负责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杨灵巧 《科教文汇》2008,(14):58-58
文章针对传统作文批改中存在着的尴尬局面,提出建构一种学生互批互改的动态作文批改方式,并列出具体实施办法,旨在拓宽作文批改的领域,使作文批改成为一方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9.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改作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手,既能提高作文素质,锻炼自改作文的能力,又可养成做事认真负责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传统作文批改中存在着的尴尬局面,提出建构一种学生互批互改的动态作文批改方式,并列出具体实施办法,旨在拓宽作文批改的领域,使作文批改成为一方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传统作文批改中存在着的尴尬局面,提出建构一种学生互批互改的动态作文批改方式,并列出具体实施办法,旨在拓宽作文批改的领域,使作文批改成为一方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老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这样,学生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不仅得不到作文修改与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作为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通过以读促改、以批促改、上好讲评课,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和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13.
刘雪丰 《科教文汇》2009,(23):130-130
本文意在合作学习的理论指导下,探讨学生作文评改的新途径。本着切实提高学生能力的宗旨,本人总结了“互评武作文评改”模式在实际操作中的几个注意事项,以期通过教师的努力,真正确立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变“教师评改”为“学生自主评改”。使学生在多边交往中,培养创新能力,挖掘潜能,张扬个性,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传统作文批改方式的弊端制约着作文教学的成效,亟待探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修改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模式,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求将"活动式"教学引进到作文批改中,指导的环节由教师承担,而把"改"的权利交给学生,这才能达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师一直比较钟情于"精批细改"这一传统作文批改方法,往往事倍功半。为了减轻老师的负担,充分调动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积极性,可适当地运用学生自改和互批的方法,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尤其是作文修改,因为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依,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传统的“学生作,教师改”的作文批改模式,套路深,模式老,老师的批改重在指出习作中的缺点与不足,老师批改纠错的初衷,是想把错误摆在桌面上,以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但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批改方法,不但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反道在学生写作兴趣上泼了一盆冷水,学生作文上交之后,对自己的习作能不能得到老师赏识总是怀揣期待。当这种期待的火花,一次次被冷水浇灭之后,学生便不再期待老师的评价,写作的热情也慢慢消退。老师费时费力,学生不买账,写作批改成了令师生头疼的一件事。正所谓“作文一笔糊涂账,改与不改一个样”。写作如学习一样就是要我学,要我写,缺少了写作的主动性,缺少了写作的自觉性。如何通过作文批改,重新点燃学生写作的火苗,燃起学生写作的兴趣之火,让学生爱上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是语文教师在作文评价教学实践中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老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这样,学生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不仅得不到作文修改与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作为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通过以读促改以批促改、上好讲评课,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和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18.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重视作前指导,也重视作后教师的批改,但却忽视了学生自改和学生互改的指导。要想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重视引导学生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学生作文训练完成后,教师认真批改并写上评语。作文评语成了教师与学生乃至与家长沟通的一种较常用的文字交流形式。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评价一篇作文时,必须以人文关爱为出发点,主动去发现文章中的闪光点,真诚而不吝啬地激励学生,并满怀爱心地注视他们的成长,在承认每个学生价值的前提下,通过尊重、关心、激励唤醒学生智慧潜能,让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功并能让学生的个性之花得以绽放。  相似文献   

20.
金静 《科教文汇》2008,(15):77-77
重视学生作文的自我修改,在教学中通过自评自改和互评互改的方法,是落实教学大纲,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