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一家教育刊物上看到,有一位学者认为“教育是一门科学”的提法不科学、不成立,应当净化掉,并“要请作者、编者在意啦,不可再以讹传讹了”。看后,有一些不同想法,提出来供大家商榷。 一种提法是否站得住脚,是否经得住推敲,关键在于它的内涵。“教育是一门科学”这个提法,是在怎样  相似文献   

2.
从一家教育刊物上看到,有一位学者认为“教育是一门科学”的提法不科学、不成立,应当净化掉,并“要请作者、编者在意啦,不可再以讹传讹了”。看后,有一些不同想法,提出来供大家商榷。 一种提法是否站得住脚,是否经得住推敲,关键在于它的内涵。“教育是一门科学”这个提法,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它的确切含义又是什么呢?教育工作有其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并不是谁想去做就能做好的,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精神,深入研究和掌握其固有的规律,才能取得成功。这一提法本身就昭示着这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提法在教育界、在社会上颇流行,但是对于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素质教育”,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颇不相同的解释:有的人将“素质”理解为个人先天所具有的禀赋,有的则将素质解释为后天获得的某些品质或才能;有的人将“素质教育”理解为与应试教育相对的、没有考试的教育,有的人则将之理解为全面提高国民的思想品德社会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能力等诸方面素质的基础教育。社会上不少人士,特别是家长,对于这一并不十分准确、科学的提法、各取所需,一般而言,对于科学知识、身体等方面的素质比较重视,而对于其它方面则容易忽视,本文结合作者在教育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现象,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一、如何理解以“过程与方法”为目标“过程与方法”作为教育目标是一种全新提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对此,人们理解不一,困惑颇多,甚至有一些人反对以“过程与方法”为目标的提法,认为“过程与方法”只能属于“走路”“过桥”“乘车”,是“行为”,不是“目的地”和具体目标。由于认识上的不一致,因此在落实三维目标方面必然会出现一些行为上的偏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人们对教育目标的多维性和高层次要求已日渐看重。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三维教育目标是一个统一、完整的目标体系,三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5.
一、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 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学习的有两门知识:一门是教师所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主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另一门是教育工作本身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主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教育工作是这两门科学的有机结合。这两门科学对教师来说是缺一不可的。 也许有人以为,只要有文化知识就可以担任教育工作,不必要学习什么教育理论,诸如心理学、教育学和各科教学法。这是对教育工作缺乏应有的认识,也不懂得心理学、教育学等所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所以才产生这个错误看法的。结果相应地出现了“满堂灌”、  相似文献   

6.
一、如何理解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程与方法作为教育目标是一种全新的提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对此,人们理解不一,困惑颇多。有一些人甚至反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提法,认为过程与方法只能属于“走路”“过桥”“乘车”,是“行为”,不是“目的地”和具体目标。由于认识不一致,因此在落实三维目标方面必然会出现一些行为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7.
一、如何理解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作为教育目标是一种全新的提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对此,人们理解不一,困惑颇多。有一些人甚至反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提法,认为过程与方法只能属于“走路”“过桥”“乘车”,是“行为”,不是“目的地”和具体目标。由于认识不一致,因此在落实三维目标方面必然会出现一些行为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8.
一、如何理解以“过程与方法”为目标 “过程与方法”作为教育目标是一种全新提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对此,人们理解不一,困惑颇多,甚至有一些人反对以“过程与方法”为目标的提法,认为“过程与方法”只能属于“走路”“过桥”“乘车”,是”行为”,不是“目的地”和具体目标。由于认识上的不一致,因此在落实三维目标方面必然会出现一些行为上的偏误。  相似文献   

9.
论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梳理了“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这一提法的由来,分析了导师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首要责任人”的必然性,阐述了对“首要责任人”内涵的理解,并对如何帮助和促进导师发挥“首要责任人”作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教育”以人为本,首先涉及对“人”的认识。换句话说,必须探讨“人是什么”?和“人应是什么?”这一最根本的问题。关于“人是什么?”,马克思有一句名言: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由此可见,这并非抽象的理论问题,而是与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经济结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形式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不同的教育思想或教育模式,实则反映了不同的关于人的观念,进而直指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应该说,这一思路是我们理解与研究教育的基本思路。有一普遍的说法,即“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那么如何理解“应试教…  相似文献   

11.
“挫折教育”与“挫折承受力教育”诘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挫折教育”的提法不科学时下,人们出于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热切关注,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要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有关“挫折教育”的提法不时见诸报端,在教育行政领导人的讲话中也偶有附议引用。本人认为,“挫折教育”的提法不科学。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挫折。所谓挫折,按照《心理学词典》(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出版)的解释,是指“当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有时仅指阻碍个体动机活动的客观情境”。台湾学者张春兴表述为:“所谓挫折,有…  相似文献   

12.
如何正确地从理论上认识素质教育,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如何在实践中实施素质教育,这是近几年来我国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笔者想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一)什么是素质教育?目前理论界有不同看法。如有的人把它看成是一种教育思想,有的把它看成是一种教育模式,也有人把它看成是一种教育体系,还有人不主张提出这个概念,认为这个概念提法不科学。笔者认为,要弄清楚什么是“素质教育”这一概念,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素质”。对素质这一概念,最早的解释是指人的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包括神经系统、脑的特性及…  相似文献   

13.
群言     
求知精神是可嘉的,传播知识的人是高尚的,培育知识分子的地方是洁净的,所以,文凭不应该贬值。  ──在对文凭含金量下降表示不满的同时,是否更应该质问一下是什么原因让文凭贬值的。  “教育产业化”的概念容易使人误解,有些人把教育产业化理解成“教育企业化”、“教育市场化”,这就意味着要多赚钱,这是违反教育规律的。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副院长曹亚不赞成“教育产业化”的提法。  要下决心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向家长收取择校费、赞助费的做法,决不能把应该是政府承担的责任转嫁到家长头上。  ──教育专家吕型伟、…  相似文献   

14.
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这门课程,学员如果不能把社会发展的知识,特别是十九世纪末至今的重大事件和教育理论中的基本知识结合起来去理解和记忆,则正如一位中学教师所说:“这门课程,理论内容多,观点相似的多,整天混淆,加上年纪又大,实在记不住啊 !”因此,学习这门课要用教育的功能 (本体功能、发展功能 )作为“先行组织者”,将已有的历史知识与教育理论内容联系起来,才能加深理解和记忆。   这门课程是按照历史发展线索和教育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相适应的线索编写的。学习时必需抓住以下两个要点:   一、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5.
“教有法,无定法”几乎成了语文教学的一条原则。这一提法固然能反映语文教学的丰富性,但反映不了语文教学的科学性,更表述不了语文教学的规律性。一经解剖,就不难发现,这种提法的最大缺陷就是否定了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如果承认教学方法也是一门科学的话,那么它必然是语文教学途径的本质反映,也必定有规律可寻,正如写字“永字八法”那样,有一个基本程式,基本步骤,基本要领。教学的程式不等于教学的程式化。一种事物之所以区别于其它事物,就在于有其个性;一门科学之所以被人们所公认能独立  相似文献   

16.
一、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几种提法目前,对高教的运行机制,有多种提法,我们先对以下问题加以讨论。 (一)“国家指导学校、市场引导办学。”这种提法不确切,特别是“市场引导办学”,往往使人误解。这种提法实质上把商品经济中企业的运行机制,“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照搬到高校里来。高校不同于企业,高等教育也不能和商品经济等同。高校教育过程和高校“产品”与商品生产过程和物质商品相比,具有其特殊性。因此,把经济改革的模式套用于教育改革当然是不妥的。作为人才市场、劳务市场主体的企业、事业以及个体经济,他们往往热衷于“商品”的直接经济利益,但高等学校的教育效益,是不能局限于直接经济利益的。教育固然要有经济效益,但还应有政治、道德以及社会文化的效益。  相似文献   

17.
我们总在追问:教育是什么?我们的教育学也一再告诉我们:“教育学是一门科学。”但当我们在不懈地构建教育学的“科学”大厦时,社会中的教育按其自身规律飞速地发展着;现实中的人生并没有因教育学的“科学”与否而改变轨迹,教育始终是离生命最近的一项人类事业。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使人越来越拥有了过去人们不曾拥有的“财富”——闲暇。它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以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为职责的教育便有了新的使命:闲暇教育。  相似文献   

18.
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热门话题几经争论。林林总总的观点,提出的角度各异,而内容上大致可归结为三大类:一类皈依传统的提法,即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一类标新立异,界定为关于人的活动的学说;第三类则是前两类的兼容并蓄,合二为一。毛泽东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应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领域中的推广和运用。这一提法与前面所提第一类提法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强调的侧面不同。本文旨在展示此提法的特点,以下拟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慎提“早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着所谓的“早恋”问题。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现象在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当中大有扩大的趋势。如何去认识与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过去传统的“早恋”这一提法,过于偏激,而应为更为符合实际情况的“来往过密”这一提法所替代。事实上,这种提法更易为学生所接受,从而有益于学生的教育。   首先,“来往过密”的提法主要是针对学生对“早恋”中的“恋”字非常反感而提出的。由于老师对学生之间的“过密”交往,在认识上可能有些偏激,而将其定性为“早恋”。因此老师在…  相似文献   

20.
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句话,虽然和过去教育方针的提法相同,都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但由于是在今天新的厉史条件下提出的,其内涵就相当丰富、精深。这里“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我们理解可以有三个层次:一是从整个教育来说,要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成为有机组成部分,使教育与经济相互促进,同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二是从一所学校来说,要坚持教学与生产、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红与专相结合、育人与创收相结合,把劳动教育贯穿在“德育智育体育”中,促进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