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展开对资产阶級新聞观点的批判,是一个長期的艰苦的任务。因为资产阶級新聞观点存在于我們新闻工作者的队伍中,并不是自今年开始的,只不过以往并不突出罢了。直到今年春天大鳴大放期间,右派分子向党的新聞事業發起了猖狂进攻的时候,本来潜伏在一部分新聞工作者思想里的資产阶級新聞观点,也同时大量暴露出来。右派分子否認馬列主义的新聞原理,否定社会主义新聞事業的方針和成就,企图推翻党对新聞事業的领导,企圖用资产阶级新聞观点代替無产阶级新聞观点。一些本来拥护党的新聞工作路线的同志,一时对馬列主义新聞学的基本原理,也产生了怀疑。新聞工作是否需要党的領导?新闻报道是否必须从政治出發?应该怎样看待新聞自由以及我国是否有新聞自由?在这样一些带根本性的問题上,發生了动搖。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一片“鸣”“放”声中,新聞界的“爭鳴”也开始了。在中华全国新聞工作者协会研究部、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的新聞系、北京大学新聞学專業联合主办的“新聞工作座談会”上,人们可以听到从全国新聞工作者的队伍中發出来的“爭鳴”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一) 新聞是客观事实的报道。人民新聞学以客观、真实、公正、全面的科学的态度进行新聞报道,在人民群众中建立了高度的威信。我們的新聞报道是有成績的。但是,在我們报道工作中,还有很多脫离群众、脫离实际的缺点。新聞报道中只講成绩、不講缺点,只講胜利、不講困难等片面性的缺点是很严重的;新聞报道中的現象罗列、夸張、不真实的情况也不是个別的。  相似文献   

4.
如果說,在1957年反右派斗爭以前。关于新聞有沒有、要不要有指导性的問題,在新聞工作者中間还有很多爭論的話,那么,現在这个問題可以說已經解决了,不成問題了。現在,在我們新聞工作者当中,大概誰都同意新聞应当有指导性。但是,究竟什么是新聞的指导性呢,人們的理解却不尽相同。由于对新聞指导性的理解不同,記者在采写中确定主题、挑选  相似文献   

5.
苏联新聞工作者协会是我国最年輕的創作团体之一,目前,协会的筹备工作已經結束,正在准备召开第一届全苏新聞工作者代表大会。各州、边区、自治州和各加盟共和国都已經召开了新聞工作者代表会議和代表大会。如何能更好地动員和組織苏联新聞工作者大軍的力量,进一步提高报紙、杂志、出版、广播和电視的质量,完成苏共中央第二十一次代表大会所通过的各項决議和任务,这是各地方新聞工作者代表会議和代表大会上討論的最主要的和最基本的問題。  相似文献   

6.
新闻必须完全真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聞必須真实,对这一点,我們新聞工作者是誰都承认的。但是在实践中,有时候还做得不是那样令人满意。例如在一部分通訊員和个別記者的来稿中,特別是写人物的通訊、特写中,就仍然可以发現情节上失实和分寸上夸大的現象。而有的同志竟认为这是可以允許的。这就向我們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新聞真实性的标准是什么?能不能在事实的基础上对細节有某些“合理的想像”?怎样理解在通訊、特写中运用文艺技巧和文学語言?新聞报道中的典型能不能比实际事物写得更高,更理想? 下面就这些問題談談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亲爱的中国朋友們: 你們知道现在外国人到你們国家来的数目越来越多了。最近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新闻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員会給一批新聞工作者到你們国家来的机会。我們这个組織大約拥有来自全世界的六万名新聞工作者。国际新聞工作者协会的宗旨是非常明确的。我們希望所有国家和各种舆論的同行們以及对自己国家的人民有着同样責任的新聞工作者能够更好地互相了解,在業务上互相帮助,从而能够更好地为讀  相似文献   

8.
3月14日到16日,在北京举行了国国新聞工作者代表会議。在这次会議上,成立了中华全国新聞工作者协会。这个組織將繼续中国新闻工作者联誼会的工作而扩大它的活动范围。代表会議听取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联誼会会長邓拓关于联誼会的工作报告和1957年中华全国新聞工作者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在进行着的社会主义建設,要求新聞記者运用簡短有力的新聞形式,报道各种工作經驗,以便把一些先进生产者、工作者和先进單位的创造,变成全民的財富,推动我们的建設事業前进。我們每天从新华社的电訊中,从各个报紙的版面上,都可以看到記者从各个建設战线上發出的报道先进經驗的新聞通訊。报道先进經驗,这几乎是我国每一个新聞記者必备的本領。但是,学会进行这項报道却并不是容易的。我們曾有很多报道先进經驗的新聞通訊,写得枯燥冗長,堆滿了技术名詞,內行不爱看,外行看不懂。这就容易减少人們接受这些先进經驗的兴趣,降低了推广这些先进經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     
各地改善記者工作条件自从各地新聞工作者举行座谈会呼吁要求改善记者的工作条件以后,已经为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机关作出决定,采取措施,以便利记者采訪。中共上海市委5月7日发出通知,請各單位允許解放日报、新聞日报、文化报、劳动报、新民报(晚  相似文献   

11.
报紙上的一条新聞,需要搜集很多的新聞材料;特别是其中某些事实有一点捉摸不定和矛盾的时候,更需要更多的材料來对証。这是件比較困难的事情,但也是比較有趣的事情。为了練習这种新聞报道方法,記者在担任采寫一条新聞时,可能在一些小的偶然事件方面去尋找許多証人,这种証人他們是很难去找到,同时他們也不願意去找。大量的訪問和衡量証据甚至对于一种小的报紙新聞也是必需的。記者必須仔細地去尋找綫索就像偵探追踪罪犯那样,并且必須决定怎样寫那种真相还沒有肯定的新聞。  相似文献   

12.
学艺札記     
不要迷信“新聞老前辈”在談到新聞工作者的学习問題的时候,一位做过新聞工作的前輩提出:“你們把我們这些人都当做‘新聞老前輩’,我却要向你們提議,千万不要迷信‘新聞老前輩’。”他说:“前輩的意見,要尊重,但是不要迷信。因为我們这些人的意見,有的正确,有的不一定对,有的則可能是荒唐的。  相似文献   

13.
新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华社于今年一、二月間举办了新聞講座,囑我讲美国新聞工作經驗,主要目的是供社内記者編輯了解西方新聞学的經驗,同时作批判的吸收。为适合通訊社的需要,講的内容限于新聞和特写,講题共十五个。“新聞業务”编辑室要我将講座内容整理出来分期發表,供我国新聞工作者参考,欢迎討論指正。  相似文献   

14.
有一种比較普遍的看法:新聞摄影就是事件真实的报道,不是艺术創作;新聞摄影可以要一点艺术性,好的新聞图片也可以当成艺术图片来欣賞,但要求新聞摄影都达到艺术摄影的水平,正像要求报紙消息成为文学作品一样,不但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按照这种看法,似乎真实性是新聞摄影的唯一标准,而美不美,艺术不艺术,則是可有可无的。新聞摄影和艺术的关系真是像这样么?  相似文献   

15.
几年来,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有机会常常去拜訪謝觉哉同志,請謝老写文章,向他請教各种問題。說起来。謝老还是我們新聞工作者的老前辈,在大革命以前就曾經办过《湖南通俗报》,大革命时期又办《湖南民报》《上海报》,大革命失敗以后,在洪湖苏区还办过《工农日报》等,至今对新聞工作仍有很深的感情。我作为一个新聞工作者,每次去拜訪謝老,謝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新聞?     
最近我给北大新聞專業的同学們講了几次課,下面是經过压縮后的第一講的内容——作者要当一个新聞記者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甚至要弄明白什么叫新聞也極不容易。要采写什么样的新聞都能胜任,要能独立完成采訪任务,而且要报道得好,要能辨别什么場合該写新聞,什么地方应加背景材料,什么样的新闻署名,什么时候又該写通訊,这就需要一个作新闻記者的人經常深入鑽研和积累經驗。大夫从来不是一开始行医就診治难症或者动大手术的。一定要打算花上几年功夫来获取一般知識,提高政治水平,培养新聞写作能力和新聞嗅觉。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历史? 历史工作者和新聞工作者的关系是很密切的。新聞工作者的任务是把新近发生的国內外的重大事件正确地传达给人民。要真实地反映情况,不能浮夸。新聞报道除了准确以外,还要力求簡练、鮮明、生动。假如一个記者的报道写得很囉嗦,很枯燥,使人看不下去,尽管反映的情况是真实的,那也不符合現代报紙的要求和讀者的要求。因此,报道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18.
张际春在全国教育和文化、卫生、体育、新聞方面社会主义建設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上致閉幕詞,全文如下:各位代表,各位同志: 全国教育和文化、卫生、体育、新聞方面社会主义建設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現在就要胜利閉幕了。我們的大会是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直接領导和关怀  相似文献   

19.
地方报紙除了刊登地方新聞以外,还要登載国內外新聞。对于后者我們統称为时事。时事稿件数量多,編輯常常感到处理困难,这个消息也想登,那个消息也想登,而时事版的篇幅又有限。怎样在有限的版面上,把时事稿件編好,这是地方报紙时事編輯很关心的一个問題。 許多时事新聞,原稿往往在千字以上,如果都原文照登,版面上就会只有几条新聞,而大部分稿件沒有見报的机会。新聞过长,工人、农民一般是有意見  相似文献   

20.
全国教育和文化、卫生、体育、新聞方面社会主义建設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向中共中央和毛主席致敬电,全文如下:敬爱的党中央、敬爱的毛主席: 我們出席全国教育和文化、卫生、体育、新聞方面社会主义建設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在当前国內外大好形势下会集在伟大祖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