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青年科技》2004,(10):34-35
--核能的和平利用1966年10月,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1971年8月,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艘 核潜艇下水。1958年6月,在前苏联的帮助下,我国建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位于浙  相似文献   

2.
<正>1970年,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艇上零部件有4.6万个,需要的材料多达1300多种,全部自主研制。核潜艇以核反应堆作为动力装置,水下持续航行时间可以达到60-90天,是大国战略威慑力量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有消息称,俄罗斯战略火箭军将重新启用"巴尔古津"铁路导弹作战系统,并计划于2020年前完成研制,将装配6枚新型洲际弹道导弹。这种列车上装备的弹道导弹发射装置无法被卫星辨认,号称比深海之下的战略核潜艇还要隐蔽。早在1937年,德国就提出将V-2导弹用于铁路列车发射的技术方案,最终因战争结束而"胎死腹中"。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世界上第一套铁路机动导弹系统,但由于导弹列车比井  相似文献   

4.
张春  李志军 《今日科苑》2011,(12):66-67
聂荣臻元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卓越领导人之一。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在我国核潜艇研制工作中作出的杰出贡献。元帅起草的绝密报告新中国建立初期,船舶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要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保卫我国漫长的海岸线,没有先进的舰艇是不可能的。致力于国防工业科研工作的聂荣臻元帅,在得知核潜艇在未来反世界霸权主义斗争中的重要作用后,决心建造中国自己的核潜艇。  相似文献   

5.
反舰导弹是从水面、水下、空中或岸上发射,用以攻击水面舰船的导弹,它具有机动性、命中精度高、突防能力强、爆破威力大等特点,现在已成为海上作战的重要武器。 我国从50年代末开始发展反舰导弹,经历了仿制舰舰导弹,改型设计和自行设计岸舰及空舰导弹,研制第二代反舰导弹等几个阶段。在技术上从亚音速发展到了超音速,从液体发动机发展到固体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从单项制导发展到了综合制导。现在有些反舰导  相似文献   

6.
座落于某海滨城市的海军某试验区.堪称新型海防导弹家族淬火成长的“摇篮”:从新中国的第一枚海防导弹试验发射,到人民海军在新世纪军事变革的浪潮中走向深蓝,每一时期列装海军的战术导弹等新型武器装备,都是经这里严格试验鉴定,最终化蛹成蝶.叱咤万里海天……  相似文献   

7.
聂力 《今日科苑》2007,(3):90-95
一份秘密报告,催生第一代中国核潜艇父亲在全力领导组织“两弹”研制的同时,十分关注我国核潜艇的研制。我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能反应堆开始运转后,1958年6月18日,父亲召集舜初、刘杰、张连奎、万毅、安东等开会,讨论研制核潜艇问题。  相似文献   

8.
人物简介:黄旭华,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隐姓埋名几十年,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9.
潜艇,这个“水下怪兽”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中凭借其神出鬼没的隐蔽特长,强大的突击威力大显身手,取得了赫赫战果。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1954年核反应堆的应用,形态各异的潜艇相继问世。目前,人们普遍把数量众多的潜艇分为三大类:常规潜艇、攻击型核潜艇和弹道导弹核潜艇。日益更新的常规潜艇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一号的下水,一度曾使常规潜艇黯然失色,发展几尽停滞。然而,常规潜艇所独具的特长:艇身小、机动灵活、噪音低及造价低廉,使其渐渐重新为各国海军所垂青(特别是原苏联)。战后  相似文献   

10.
由不久前自杀身亡的美国海军参谋长杰里米·布尔达上将提出的能同时完成水面火力支援、打击和防空任务的海上浮动导弹发射平台“导弹舰”(又称“武器库舰”)的方案一公布,立即引起了各国海军的广泛关注,它确实为即将步入下个世纪的世界海军带来一股革新之风,体现了人们对新概念  相似文献   

11.
2000年底,德、法、意三国联合研制的“独眼巨人”光纤制导导弹,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发射试验,标志着该导弹即将进入最后的定型阶段。德国海军计划2004年用“独眼巨人”装备新型的K-130级导弹护卫舰和小型导弹快艇。采用了多种新技术的“独眼巨人”导弹具有一些  相似文献   

12.
张海 《今日科苑》2007,(5):92-93
在新中国导弹发展史中, 1966年仿制成功并定型生产的我国第一批海防导弹“上游一号”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这种犀利的舰对舰导弹对有效遏制敌对势力对我国海域的封锁起到了极大的威慑作用。1958年谈判引进,1960年因国民经济调整而暂缓上马,1963年重新上马研制,直到1966年最终仿制定型成功,海防导弹的研制工作克服了重重困难。因为保密的原因,直到现在,很多当年导弹研制的过程仍鲜为人知。前不久,当年全程参与新中国第一枚海防导弹研制工作的南昌洪都集团退休工程师彭历生老人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揭开了新中国第一枚海防导弹诞生与试射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3.
陈宇 《知识窗》2008,(5):42-43
兵家必争之地——北极频繁的军事行动 2006年9月,一艘俄罗斯战略核潜艇在北冰洋成功发射了一枚洲际导弹。去年7月9日,俄罗斯又宣布,将拨款90多亿卢布在距离北冰洋不远的勘察加半岛新建最现代化的核潜艇基地。  相似文献   

14.
2009年2月中旬,在太空卫星相撞之后,英国报纸又爆出了英法两国战略核潜艇在水下相撞的新闻,并在随后得到了官方的确认,很快在全球引起了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15.
《科协论坛》2014,(2):F0002-F0002
<正>黄旭华,男,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曾任我国核动力潜艇总设计师,中国核潜艇总体研究设计所所长,湖北省科协荣誉委员,长期致力于中国核潜艇的研究和开发,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提出了两型核潜艇主要设备配套项目的总体方案,主持多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的研究,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被评为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相似文献   

16.
美军声称他们的“高频主动极光研究项目(HAARP)”是想修复地球臭氧层和改善核潜艇的通信能力,但很多科学怀疑,这是美军正在秘密研制的气象武器,它能使导弹和卫星失效、制造飓风控制你的思维,甚至毁灭地球。  相似文献   

17.
今年美国航天界出现了两次大的竞争,一是三家大公司竞争新一代航天飞机X—33的承包权,结果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中标;二是两大集团争夺新一代导弹预警卫星的研制任务。美国的新一代导弹预警卫星,现在受到了举世瞩目的关注,因为它对21世纪的战争将产生较大影响。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导弹预警卫星把伊拉克的所有导弹发射尽收眼底,及时把有关数  相似文献   

18.
生茶 《科技新时代》2004,(11):105-105
“俄亥俄”级核潜艇是美国第四代战略导弹核潜艇,也是迄今为止各国海军中最先进的战略核潜艇,是与前苏联争夺核优势的“撒手锏”。因为它优异的综合性能和所携载的威力巨大的弹道导弹,所以被称为“当代潜艇之王”。该级潜艇的首艇“俄亥俄号”于1974年开工建造,1981年11月正式服役,总共建造了18艘。  相似文献   

19.
正有媒体报道称,俄罗斯打算向中国出售新型机载反舰导弹。有西方媒体进而猜测,该导弹极有可能是最新型的X-59MK2巡航导弹。X-59MK2是一款全新的隐身防区外导弹,是在X-59系列导弹基础上研制的,用于配备T-50隐身战机全新的隐身结构X-59是俄罗斯研制的一款经典的防区外发射导弹,有电视制导和雷达制导型。自诞生以来,该导弹进行过多次改进,射程不断增大,导引头不断升级,制导方式也在不断完善。不过,其整体气动外形、布局、制导方式并无根本性改变。直到2015年,莫斯科航展推出最新改进  相似文献   

20.
<正>检索最近一个月的军事新闻,你会发现,"核潜艇"这三个字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俄海军总司令表示俄已开始研制第五代核潜艇,英国将投资3亿英镑建造下一代核潜艇,美国海军审查"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新模块可带28枚战斧,中国核潜艇在印度洋战备巡航2个月……这个"杀手"很冷血世界上自美国1954年研制出第一艘"鹦鹉螺号"核潜艇开始,核潜艇便成为各国军备争相追逐的对象。在所有军用舰艇中,核潜艇是最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