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1925年“五卅”运动中,为了加强群众斗争的宣传和指导,中国共产党于6月4日在上海创办了《热血日报》,这是我党创办的第一张日报,由瞿秋白同志主编,日出四开一张:设有《社论》、《本埠要闻》、《国内要闻》、《紧要消息》、《国际要闻》、《舆论之制裁》等栏和副刊《呼声》,具有比较完备的报纸形态。瞿秋白同志为该报写了不少文章,特别是社论大多出自他的手笔。因为他是被敌人注意的人物,所以他写的文章不署真实姓名,而是别名、笔名或不署名。《热血日报》无论是编排形式或文稿内容。都紧密配合了“五卅”运动发展的形势,系统地宣传党领导的“五卅”彻底反帝爱国斗争的方针,同时迅速地把各阶层的动向、人民大众的呼声和各地声援斗争的情况,传达给群众。为运动指明了正确的斗争方向。它发表了大量新闻,报道工商学界群众的  相似文献   

2.
《热血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日报,瞿秋白参与了该报从筹划、创办到主编等一系列工作,为党报的创办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刘怡 《中国档案》2012,(8):72-73
在"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中,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在上海公开出版。这份报纸于1925年6月4日创刊,由瞿秋白任主编。6月27日被反动派查封停刊,共出版24期。《热血日报》虽然存在的时  相似文献   

4.
综合新闻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的一种传统的消息文体。它为《热血日报》所创造。《热血日报》1925年6月4日创刊于“五卅”运动的高潮中。它是迄今为止我们能够看到实物的中共第一种日报,主编是瞿秋白,出版地点在当时的反帝中心——上海闸北,4开4版。它在整个出版过程中,成为党宣传、组织、推动“五卅”这一伟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舆论先锋,中国被压迫民众的喉舌。1925年5月15  相似文献   

5.
瞿秋白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向导》、《新青年》、《先锋》、《布尔塞维克》、《热血日报》、《红色中华》等刊物的创办与编撰,是中国共产党参加理论宣传工作最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他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是值得我们研究,探讨和学习的。一瞿秋白办刊的理论与思想主要集中在《“新青年”之新宣传》(1923年5月发表)、《“热血日报”发刊词》(1925年6月4日)、《谈谈工厂小报和群众报纸》(1932年3月1日)《关于“红色中华”报的意见》(1933年8月)等文章中。其内容大致有以下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佳季 《新闻实践》2007,(7):10-11
今年1月5日,嘉兴日报社同时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杂文报》上刊出《探索新形势下媒体新闻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嘉兴日报招聘新闻评论部主任、评论记者》的启事。2月10日,该报面向全国招聘了5名评论记者;3月5日,该报在头版推出“嘉兴时评”专栏,周一至周五每天一篇;在二版推出评论专版,每周五期。该报率先探索建立评  相似文献   

7.
1925年6月4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热血日报》在上海问世。它是迄今为止我们能够看到实物的中共第一种日报。它诞生在五卅运动的高潮中,成为党宣传、组织、推动这一伟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舆论先锋、中国被压迫民众的喉舌。  相似文献   

8.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设在上海租界的几家中文大报慑于当局的淫威,态度十分暖昧。为了及时揭露帝国主义的暴行,鼓舞工人群众的斗志,中共中央决定创办一份日报。经瞿秋白等人的紧张筹备,同年6月4日,《热血日报》在沪问世。《热血日报》由瞿秋白主编,沈泽民、何公超和郑超微等参加编辑工作,社址在上海北浙江路底华兴路56号。瞿秋白在发刊词中庄严宣告:“现在全上海市民的热血,已被外人的枪弹烧得沸腾到顶点了……现世界强者占有冷的铁,而我们弱者只有热的血,然而我们心中果然有热的血,不愁将来手中没有冷的铁,热的血一旦得…  相似文献   

9.
小资料     
我堂创办的最早的报刊 《新青年》;《新青年》是我党最早的中央机关报。自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新青年》就成为该小组的机关刊物。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度成为党的机关报。主编为陈独秀。 《向导》:我党公开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是《向导》周刊。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主编为蔡和森。 《热血日报》。我党最早创办的日报是《热血日报》,1925年6月4日在上海创刊,是我党创办的第一张日报。主编为瞿秋白。 《妇女声》:我党最早创办的妇女刊物是《妇女志》。1921年12月13日创刊于上海。该刊是中国共…  相似文献   

10.
在吉林省白山市,崛起了一家民营企业———白山市老乡亲食品厂。这个厂生产的“老乡亲”牌粘玉米走俏省会长春市,并且还很快打入了深圳市场,受到用户青睐。因此,我先采写了消息《“老乡亲”粘玉米走俏省城》,发表于2002年12月30日《长白山日报》头版头条;接着我又采写了人物通讯《“再就业状元”吴春艳》,发表在2003年1月9日《长白山日报》头版;后来,我又抓住机会拍了一张新闻照片,发表于2003年1月17日《长白山日报》头版;不长时间,我又精心撰写了一篇评论《从“老乡亲”所想到的》,发表于2003年2月6日《长白山日报》头版。上述四种体裁的新…  相似文献   

11.
张全  王冬敏 《新闻实践》2012,(11):38-40
乐清日报自2011年3月改版后,专门开办了评论版,每周三期。设有“乐清观察”、“经济走笔”、“众议”、“巷议”、“140字”、“画语”、“政论”等栏目。到今年8月底止。刊出评论版240多期,发表评论文章近1700篇,其中由本报记者、编辑和特约评论员撰写的本地评论310多篇。在国内县市报中属评论版刊出频率较高、系统性较强的报纸。乐清日报评论版的闪光点,在于对本土评论的操作。因此在读者群中建立了较高的公信力,也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我国近代报刊的开拓者——王韬,一八七四年一月五日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自任主编。该报每天都载有一篇政论文章,大多出自王韬的手笔。在十年时间里,他以“弢园老民”、“天南遁叟”、“遁窟废民”等笔名,发表了数百篇评  相似文献   

13.
《新闻知识》第三期《论党报进行道德评价的特征》一文中,提到“我们党从创办第一张党报——《热血日报》以来,……”《热血日报》是不是我党创办的第一张党报这一史实,值得商榷。据《新闻学简明词典》记载:《热血日报》是我党出版的第一个日报。但党的第一个日报≠第一张党报。《新闻学简明词典》提供的资料表明:“《向导》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周刊”《中国新闻事业简史》第四章第一节第二目中谈到“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后,决定出版党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向导》是党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1922年9月13日创刊于上海”。两报从创刊时间上,《向导》要早于《热血日报》近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日报 ,一般公认是 1 92 5年“五卅”运动中办的《热血日报》。可是 ,1 92 3年 6月 ,中共“三大”会上 ,总书记陈独秀代表中共中央作的报告中 ,却写有以下一段话 :“杭州会议以后 ,我们间断地出版了日报。这种间断的情况是罢工造成的。报纸只出了 2 8期 ,每期平均印 50 0 0至 60 0 0份。然而在初期我们的日报遭到了批评 ,现在它才得到了同情”。“三大”政治报告中所提“日报” ,显然比《热血日报》早出版两年 ,但是这份“日报”的报名报告中没有写明。为此 ,长期以来 ,党史工作者、新闻史学者对这一问题长期探索、存…  相似文献   

15.
著名记者郭玲春曾谈到她对新闻写作的自我要求——“我要写得与别人不一样”。同样,“你写的评论写得同大家不一样,你的评论就是最好的评论”——新闻界前辈这样认为。这里所说的不一样,就是说要有新意。新闻要新,评论更要新。1999年8月,我撰写的评论《踢好“后三脚”》,在铜山日报综合新闻版头条发表后,同年8月24日的经济日报、第10期《党的生活》杂志等报刊也先后刊出。这篇评论先后5次获奖,其中一等奖两次(获徐州市好新闻一等奖,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国内工作部等四单位联合举办的征文一等奖)、二等奖3次,是当…  相似文献   

16.
1993年10月16日的《陕西日报》二版头条位置发表了我的一篇文章《张明利的“名片攻势”》,读者反映比较好。10月27日,《陕西日报·经济特刊》又发表了我写的评论《学点市场心理学》。这两篇文章应该说  相似文献   

17.
去年,孝感日报把着力撰写有地方特色的新闻评论作为主攻方向。元月,设计和撰写了一组《学习贯彻八中全会决定系列谈》共8篇评论员文章,以其新颖的形式、求实的内容和总揽全局的气势,赢得专家和读者的好评。5月,四版《畅言集》专栏推出“改革杂谈”系列评论共7篇,就企业干部、工资、劳动人事三项制度的改革和转换经营机制问题进行科学分析,阐述对三项制度改革的正确理解,实现了既开拓改革思路给人启示,又消  相似文献   

18.
写稿如用药     
本人是学医出身,当金华日报通讯员九年来,深感写稿用药之同理。 1991年6月24日我在《金华日报》“科技”版发表了一篇稿子《神奇的苦丁茶》,以武义县某村项××一家人长期饮服苦丁茶后身体健康为  相似文献   

19.
去年,孝感日报把着力撰写有地方特色的新闻评论作为主攻方向。元月,设计和撰写了一组《学习贯彻八中全会决定系列谈》共8篇评论员文章,以其新颖的形式、求实的内容和总揽全局的气势,赢得专家和读者的好评。 5月,四版《畅言集》专栏推出“改革杂谈”系列评论共7篇,就企业干部、工资、劳动人事三项制度的改革和转换经营机制问题进行科学分析,阐述对三项制度改革的正确理解,实现了既开拓改革思路给人启示,又消  相似文献   

20.
1909年4月22日(宣统元年三月初三),在上海潭子湾中兴面粉厂附近,发生了一起两名印度工头强奸乡女刘翠英事件.各报恐为租界工部局所忌,虽也有报导,但语焉不详.于右任等革命党人在1907年5月间创办的《神州日报》对这一暴行却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并连续发表措辞激烈的评论,予以抨击.英租界当局因此恼怒,多次向《神州日报》提出警告,无理要求该报必须取消所发表的有关评论并登报道歉.《神州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