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打破分割促进融合——对历史学学科建设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历史学研究取得的发展和进步有目共睹 :研究视野进一步拓展 ,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发掘、整理了很多新资料 ,新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 ;积极开展中外史学交流 ;史学人才健康成长 ;等等。但是 ,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问题。这些问题 ,有的是早已存在的 ,有的是新产生的。其中 ,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学科分割对历史学发展的制约。学科分割既反映在历史学学科内部 ,也反映在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上从历史学内部来说 ,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学科名录 ,历史学下面包括 8个二级学科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考古学 ,中国古…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对新时期中共历史学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为新时期中共历史学的发展重新确立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丰富了中共历史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拓展了中共历史研究的领域和视角.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历史学,代表党中央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成立发了贺信,在广大史学工作者中引起很大的反响。本文就贺信内容,从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的角度,阐述了历史学的社会责任;认为,求真是历史学的基本要求,致用是历史学的最终归宿,历史学在社会科学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新时期需要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4.
爱蒂安·弗朗索瓦(Etienne Francois),法国人,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法国研究中心历史学教授,德法合编历史教科书项目咨询委员会专家。1974年在法国巴黎十大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1986年在斯特拉斯堡大学晋升为历史学教授。先后在法国纳坦二大、巴黎一大、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和洪堡大学法国中心任教。  相似文献   

5.
顾颉刚关于孟姜女故事的研究,介于民俗学与历史学之间。他以民俗学的模式从事历史学的研究,又以历史学家的身份营建民俗学科。由孟姜女故事等引出的“古史层累造成说”,与其视为历史学的规律,不如视为民俗学的规律;与其称之为“层累造成”,不如称之为“层累阐释”,方始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对大连市历史学相关文献产出的计量分析,应用文献信息可视化技术绘制大连市历史学研究文献的科学知识图谱。从计量结果来看,大连市历史学文献产出的分布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00年以来出现急剧增长的态势。历史学文献的高产单位主要是以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大学等为代表的高等院校。历史学研究的知识图谱展现了大连市历史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主要包括地方史、人物史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柳州师专学报》2016,(2):94-96
田野调查作为民族学、人类学的一种标志性的研究方法,对于历史学研究、历史学本科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田野调查的基本内涵及其在历史学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田野调查在历史学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的认识,中外学者观点各异。这些看法可以最终划分为两类,即历史学学科属性的科学说与非科学说。自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唯物史观以来,历史学的研究就开始在科学的轨道上不断进步。但是,决不能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革命的、批判的、发展的;同时也不能误解和歪曲这个理论。加大对于唯物史观研究的力度、深度和广度,正是对历史学学科性质“非科学说”的有力回应。  相似文献   

9.
刘固盛教授     
刘固盛,1967年7月生,湖南涟源人,历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6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博士学位;2000年9月进入西北大学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中国思想史研究,合作  相似文献   

10.
理解观是年鉴派第一代史家马克·布洛赫史学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理解观不仅包括对宏观社会生活的"理解",也包含有对微观的历史学研究实践的"理解"。将其与同时代的法国批判历史哲学家的理解观比较之后可以发现,布洛赫理解观的出发点是基于他对历史学功用的思考,其落脚点则是为了用以指导具体的历史学研究实践。更为重要的是,在当代史学发生新变动的背景下,这一理解观并未中断并得以延续和加强。  相似文献   

11.
<正>客家文化既是一种地域文化,又是一种族群文化。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意味着客家研究需要多学科知识诸如历史学、人类学、艺术学、语言学、建筑学、经济学、生态学等的整合与补充。历史学与人类学对客家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而言,人类学对于客家研究的意义更没有受到重视,实际上,客家的族群属  相似文献   

12.
伏尔泰的史学启蒙开启理性史学与理论治史的觉悟,导正了史学发展的方向,引领走进理性正道。伏尔泰的《风俗论》是包括东西方各国,乃至非洲美洲涵摄在内的真正世界史。伏尔泰《风俗论》重视人类精神方面的研究,开了历史研究的新蹊径新风尚。《风俗论》对史学时弊进行解剖分析:王公贵族、达官政客充当学者,历史书充满阶级偏见是弊端之一;宗教迷信使人失去理性,历史学沉迷于圣徒圣事是弊端之二;史德缺失,随心所欲臆造历史是弊端之三;历史学重视对精神文化的研究,提高了历史学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3.
现有的历史学的八个二级学科其畸轻畸重的问题明显。其中,纯粹的中国史有五个,加上其它二级学科中中国史的份额,总计占了六个。而纯粹的世界史只有一个,加上其它二级学科中所含世界史的份额总计也只有两个。但世界史研究的地区(陆地)面积是中国史所研究的地区面积的15倍,世界史研究的人口是中国史所研究的人口的四倍,世界史研究的海洋面积是中国史所研究的海洋面积的120倍。解决的办法是:设中国历史学、外国历史学、考古—博物馆学三个一级学科,这是最好的方案;或历史学下面只设四个二级学科: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考古博物馆学。  相似文献   

14.
教育史作为教育学和历史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其研究范式与教育学和历史学的研究范式之间既存在密切的联系,同时又有不同的特点。本文依据中外教育史学者对教育史与历史学关系的观点。以及我们对西方教育史与历史学研究范式各自演变历史的考察,着重探讨教育史研究范式与历史学研究范式之间的共同特点,目的在于为我国教育史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反思。  相似文献   

15.
怎样有效而科学地将文献史料与考古资料相结合呢?在两者之间,能否找到一个合理的结点?本文通过一些研究,试图加以探索。一、考古学与史学在我国,考古学作为一门科学,被划为历史学的二级学科;在欧洲,考古学基本归属于历史学;在美洲,考古学  相似文献   

16.
在历史认识论方面,波普尔解答了历史学的性质;提出了历史学的任务——解释和描述;指出了历史学的选择性和历史认识的相对性;阐述了历史的客观性和历史意义。波普尔的历史认识论内涵丰富,有不少有益的见解,也存在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历史学与政治学在对国际关系研究的对象与目标、假设条件与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在对象与目标上,有特殊规律还是一般规律、叙述性解释还是理论性解释等的差异;在假设条件上,有时空条件还是分析标准的差异。在研究国际关系时历史学与政治学都有很多东西值得对方借鉴。  相似文献   

18.
人类学在两个方面影响了历史学:研究领域和微观视角。其中微观视角给历史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但同时也带来了碎片化的问题。本文分别从人类学和历史学两个方面考察历史人类学如何将微观视角和宏观视野结合起来,人类学中的政治经济学派和历史学中的全球微观史都试图通过全球视野来理解地方史,以克服碎片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健胜,男,1975年8月生,青海省贵南县人。1997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旅游文化学院,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相似文献   

20.
历史学的学科性质,是艺术,还是科学?在20世纪初期,中国史学家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李大钊很早就开始关注与思考这一史学理论中最基本而且很重要的理论问题。在近代中国,李大钊是对于历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论述较早,也较为成熟的史学家。李大钊关于历史学特有性质的论述,是他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否认历史学不具有科学性的一些人,往往是从否认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立论的。李大钊关于历史学性质的论述也是对这一不正确的认识的积极回应。李大钊坚定地指出:"史学之当为一种科学,在今日已无疑义。"李大钊在坚持历史学的学科性质是科学的同时,也承认在具体的历史研究过程中存在艺术性的工作。历史学研究含有艺术性的工作和历史学是艺术是两回事。历史研究中所体现的这种艺术性是工作层面的事情,并不等同于学科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