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亚鹏 《大观周刊》2013,(3):112-112
在我们的生活中,跟语文知识息息相连,怎样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社会性特点,从而实现初中语文的有效教学呢?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初中的语文教学也要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说开来就是两点:  相似文献   

2.
《电子出版》2004,(12):53-54
如今,我们的生活中有两样东西必不可少--水和电。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来看,水提供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从而使人类得以世代繁衍;而电的应用则极大的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使人类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在未来,什么样的要素、什么样的技术、什么样的产品可以给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呢? 我认为将会是数字化的多媒体信息流。在宽带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人类如何使用电脑或其它IT产品,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数字化的媒体信息流,从而能够使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极大丰富? 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新闻工作研讨班的讲话中向全国新闻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殷切的希望:“到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这是党中央新的领导核心在新的历史时期向我们发出的重要号召。为什么说新闻工作者要到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它较之党政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有哪些特殊性?其一,这是我国新闻工作发挥喉舌作用的需要。我国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的政府的和人民  相似文献   

4.
到天山深处──战斗的记者生活之二谈风如果说到新疆去需要勇气和决心,在新疆站住脚并工作下去,则需要信念和毅力。新疆地处亚洲大陆的腹地,南、西、北三面有高山绵亘,东有渤海隔离,内地人往往对它有一种遥远、神秘的感觉,也正因为如此,它具有一种引人的悠力,人们...  相似文献   

5.
从最直白的意义上说,电视受众就是看电视的人,只要在看我们的电视,就是我们的受众,没看我们的电视,就不是我们的受众。但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种产品都必须思考:我的产品是提供给哪一些消费者的,是满足消费者哪一种需要的;换言之,消费者的某种需要主要是由我的产品而非其它产品来满足的。这就是对市场进行细分,找出目标消费者,分析目标消费者,进行目标市场定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生活服务节目同样需要进行一番分析疏理。对目标受众定位的过程,既是对我们生活服务节目在整个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6.
谭超  汪洋 《大观周刊》2011,(32):19-19
善的生活一直是伦理学家们试图去寻求的具有深刻意义的生活方式,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揭示有助于人民更加积极的生活,尤其是在这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明确善的生活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对善的概念分析入手进而结合伦理学的知识对善的生活进行一种理论揭示。  相似文献   

7.
生活似酒     
王涛 《出版参考》2008,(12):1-1
酒作为一种物质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由酒的形态、品味、实质、定性,可以联想到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有人把生活比喻成酒,实在是很形象,也很富有哲理。  相似文献   

8.
《大观周刊》2006,(42):12-13
出行需要导航.GPS定位科技就是最好的导航,它可以帮助你轻松找到银行、购物商城、医院、餐厅、饭店、娱乐场所等生活信息,而无需上网、无需交纳其它任何费用。让我们都来享受GPS带来的科技吧,因为.定位。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谭超  汪洋 《大观周刊》2011,(38):239-239
善的生活一直是伦理学家们试图去寻求的具有深刻意义的生活方式.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揭示有助于人民更加积极的生活。尤其是在这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明确善的生活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对善的概念分析入手进而结合伦理学的知识对善的生活进行一种理论揭示  相似文献   

10.
生活励志类     
《全国新书目》2010,(9):11-11
曲黎敏说:“人们需要的不是只会卖药的医生而是需要生活的指导者和同情者,所以,养生关乎肉体和心灵两个层面是一种主动管理生活的态度是对人类行为的必要调适是完整的生活的艺术。”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0月底至11月初,我在美国观摩了总统和议员大选。尽管我一直研究选举,也多次去过美国,但这次美国之行与我们平日在书本上学的民主不同,它使我多少触摸到了一些民主,更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民主。民主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民主不仅是一种理想,更是老百姓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交流而产生的语言形式,它是对传统语言的一种僭越,具有自主性、宣泄性、隐喻性、开放性等特征。以微博为代表的微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的生活日益碎片化。生活碎片化加剧了网络语言的无序化,从而形成了无序化与规范化的冲撞、对峙与博弈。对此,需要我们采取一些消融策略,就如何摒弃零和博弈,追求共存共荣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体验营销这个新概念的迅速蹿红,如何赶上客户体验经济时代的快车,从客户体验去挖掘利润,成为企业营销老总考虑的重中之重。它体现的更多的不仅仅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从下面的一些案例中我们可以管窥中国式渠道新模式——生活馆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侨乡契约文书是近代侨乡社会民众在日常社会经济生活中遗留下的文献档案。我们通过对侨乡契约文书充分合理的解读,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近代侨乡社会所经历的社会变迁,从而加强对侨乡文化的研究与诠释。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20,(3):17-25
"新闻专业主义"这一话语体系被引入中国是出于"以专业促独立"的美好愿望,但在具体实践中不仅未能实践初衷,还表现为一种悖论式存在,即"新闻专业主义"情系大众却蔑视大众,根于生活却背离生活。究其原因为思想上的精英意识导致"去大众化"的表现,新闻内涵的窄化则产生"去日常化"的后果,被本文称之为"戴脚镣的孤独领跑者"。"新闻专业主义"不是我们寻求的终点,而应当视为提供了一种对话性的场域,一种自由精神不断生成的实验与实践,我们需要回归到更日常的生活中去找寻最适合现行制度的一套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6.
怎样使社会新闻更好地体现思想性、指导性,在传播社会新闻的过程中,使我们的新闻媒介真正成为受众的参谋、顾问、良师、益友?我认为,深入生活,研究生活是采编工作的一个前提。一强调研究生活,是因为有关社会生活的新闻报道在整个新闻传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实际情况看。人们用于生活过程的时间比从事生产活动的时间多得多。在现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如何建立合理、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消费结构,引导人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使社会既具备能反映出人类需要的丰富性的物质文明的特征,又具备能体现出人类需要的高尚性的精神文明的特征,这已成了舆论部门亟待重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当一个新闻工作者,在观察周围一切时,也不乏用审美的眼光进行审视,自觉不自觉地去探寻其中包含的审美价值。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记者采写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美的探寻过程。美是什么?美在哪里?这个在历史上争论了几千年的问题,直到19世纪末,才由俄国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了一个唯物主义的命题——“美是生活”。我们探寻美,就是要到生活中去探寻美、去探寻生活的主体——人的美。作为社会主义新闻记者,就是要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活实践中去探寻美,去探寻这一生活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的美。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处处留心皆有美。美,  相似文献   

18.
面对生活     
来到世上,不管你肯不肯,你必须面对生活。岁月匆匆如小溪流淌,冬去春来,每一个季节我们也不曾错过。一个个鲜活的日子每天都从我们的指尖溜走,一片片闪亮的阳光每天都在我们肩头栖落,这就需要我们认认真真地打量它,然后,把光阴挽一个个小结,让它在我们的记忆中悄悄地停泊。面对生活就是面对人世间的繁杂,就是面对痛苦和欢乐;面对生活就是面对清风与暴雨,就是面对耕耘与收获。生活之旅并不都是宽阔的马路和笔直的大街,有崎岖也有坎坷,有低谷也有沼泽。无论遇到什么,我们都该用信念升起风帆,用坚强替代怯懦。只要向前走,前方…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满足人们学习生活中个性化需求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一种全新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及个人数字图书馆开始应运而生,通过这样一种网络时代的私人藏书馆,人们可以轻松、高效、简便及科学地管理和使用个人所需要的数字化信息内容,为未来长期的参考信息储备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待于人们去努力去开发和运用。  相似文献   

20.
侨乡契约文书是近代侨乡社会民众在日常社会经济生活中遗留下的文献档案.我们通过对侨乡契约文书充分合理的解读,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近代侨乡社会所经历的社会变迁,从而加强对侨乡文化的研究与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