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语文教学可以通过三种不同视野即知识视野、文化视野和审美视野来审视。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教学应是在审美视野下进行的教学。教师可通过精选早期阅读材料、创设审美条件、改进教学方法,促使早期阅读教学内容、环境、过程审美化,从而促进幼儿阅读与审美能力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审美教育是通过一定方式、途径、培养人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提高人蛉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镊成部分。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是美育的有心人,是自觉的美育实施者,在教学:在教学中使教材作为认知对象的同时,还要将其转化为审美对象。即: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认知的过程同时又是审美的过程,让学生获得知识,又产生审美的愉悦。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坚持“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融合。高中学生应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以及健康丰富的情感,提高道德修养和探究能力,增强民族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4.
审美教育即美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审美教育又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所在。小学音乐教育在于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审美能力,让音乐这门艺术,带给他们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共鸣及心灵的净化,使他们成为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人。就目前音乐审美教育的改革,我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实施《音乐课程标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反映国家对未来人才规格的要求。课程观决定教学观,教学观决定质量观.要使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改革培训模式、更新教学观念是关键;要以观念的开放促进学习个性的发展.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审美、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立体整合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新“课标”的有效实施才能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6.
知识学习的审美属性是指知识学习不纯粹是以认知加工和符号识记来进行的理性活动,亦是需要经过“浪漫观美—超然立美—自由创美”三阶过程,才能完成的感性实践活动。知识对美感基因的蕴藏以及审美对润泽心灵、丰盈情感、拓展想象、自由创造的价值成为知识学习审美属性得以成立并有待深究的必然因素。导向审美学习的审美教学,首先需要教师以跨界式赋值、纵深化诠释、贯通性探赜发现各类学科知识中的美感因子,而后通过设置应目移情的情境化体验、会心畅神的过程化溯演、知行合一的具身化实践等活动,将美感因子转化为学生的美善素养。  相似文献   

7.
课堂语言艺术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选择和使用富有审美价值的语言,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美感的技能技巧。教师运用语言艺术,不仅可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而且也是一种审美训练,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审美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所谓审美教育,就是美育,指的是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评价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国名教育家蔡元培曾经说过:“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没有与美育无关的。”语教学中,由于教材独特的社会性和学性内容,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语教学中通过正确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审美过程,可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学习语知识的同时培养较高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9.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开启人类知识宝库的钥匙有三把,即数学、文学和音乐。”音乐教学绝不仅是教会学生唱几首歌,学会单纯的音乐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即音乐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等。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手段。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音乐必须把美的作为自己的目的来研究,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  相似文献   

10.
网络语言的出现并广泛运用是语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良好契机。网络语言对语言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更新语言观、提高语言审美能力、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牙高志 《广西教育》2013,(22):32-33
物理审美素质的培养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有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笔者认为,高中物理教学不能单纯地传授物理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自觉发现、自觉实践的物理审美习惯和能力,即加强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12.
从艺术本体论角度阐释艺术意境的生成内秘,认为艺术意境的创构是味象、观气、悟道三个层面的互动和逐层升华,具有不断生成的特点;这种生成是一种审美生成,即艺术意境的创构从感知、传达、呈现到鉴赏诸环节始终贯穿着审美体验的不断深入。艺境的创构在审美中生成,在生成中审美。  相似文献   

13.
文学语言客观地承载着两种信息形态,即语义信息和审美信息。文学语言所负荷的审美信息表现为一种多层复合体。有的贴近语义信息,可称为表层审美信息;有的隐匿在语义信息或表层审美信息中,可称为深层审美信息;有的飘浮或笼罩在文学语言外围,可称为外层审美信息。文章对每一层审美信息的审美特征及其形成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认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要高度重视美的熏陶,努力实施美的教育。语文课是最具审美价值的课,它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美的洗礼,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5.
诗歌审美想象有三个特点 ,即在审美想象中审美的间接性大于直接性 ,审美的概括性大于个别性 ,审美所指的明确性大于感受性。诗歌审美想象有两种类型 ,即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对诗歌进行审美想象也是一种能力 ,要形成这种能力 ,就得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面对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世界上许多国家把提高国民素质看成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于是,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将越来越被重视。音乐学科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学科,而是与相关学科紧密相连的。音乐教育注重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因此在音乐新课程实施中确立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强调音乐审美和情感体验,音乐知识的学习变成了为审美体验服务,并渗透在音乐审美体验之中,这也正是区别于以往音乐教育以传授音乐知识为主的不同之处,即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注重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已成为音乐新课程实施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莫素鸾 《教育艺术》2008,(12):47-49
高尚的审美情趣是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高雅的审美情趣要靠有效的美育来培养。语文学科具有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文质兼美,含有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把课堂中的气氛与美育融入一体。做到和谐统一。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我认为一要培养学生对形象的感知能力,做美的发现者;二要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提高识别美丑的能力;三要培养审美想象能力,给审美插上翅膀;四要诱发审美的情感,学会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许健 《文教资料》2013,(28):32-33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三方面能力。即感知关的能力、审关联想和想象能力及审美情感和审美理解能力。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提高这三方面能力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审美及审美的意义出发,先论述什么是"审美",进而论述人之所以需要审美,指出以钢琴学习为途径的音乐的审美功能。由此引出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从幼儿审美教育的核心任务,探讨艺术的性质及艺术鉴赏的作用。具体到钢琴教育在儿童审美教育中的作用,主要分三点展开论述:培养孩子对钢琴音乐语言的审美感知能力、结合钢琴作品培养孩子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把音乐知识贯穿在孩子弹奏的钢琴作品中。最后,提出发挥钢琴教育在儿童审美教育重要功能的两条具体途径:培养兴趣和增强素养。  相似文献   

20.
学生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这与他们的审美能力有很大关系。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他们的情感需要、审美兴趣直接相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即把美育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文质兼美,含有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中要通过美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做到寓教于美、寓教于乐.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有情趣,才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