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问》八十一篇在《永乐大典》中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共十八卷,首见于《汉书·艺文志》著录,成书于战国末期至西汉前期,为多位医家编撰而成,“黄帝”乃其托名。全书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其中《素问》现通行本为九卷八十一篇[1]。明代所编类书《永乐大典》按《素问》篇名重字依韵收入各字下。如《四气调神大论  相似文献   

2.
关于<吕氏春秋>的成书,除了战国"百家争鸣"的结果和吕不韦当政后发挥门人宾客作用所为外,还有深层次的原因.作为先秦"杂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作,<吕氏春秋>出于战国诸子之手及其所体现出来的兼容并蓄的学术风格是无可非议的.由此处着眼分析,秦为富国强兵而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为<吕氏春秋>的成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战国士人价值观的转变也为<吕氏春秋>的成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黄常是先秦战国诸子百家的重要话题.结合《汉书·艺文志》所载与黄帝有关的著述以及先秦传世文献及相关出土文献来看,黄帝在先秦诸子笔下的形象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而从诸子在古史传说基础上对黄帝的加工、改造及依托的内容可以看出,各家各派之中,阴阳家、道家黄老派、教术和方技家的黄帝理论最为丰富和系统.  相似文献   

4.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荀子>有一脉相承的联系.在对于"情"以及"情"与"乐"关系的认识层面上,关于<诗>与礼的论述中以及关于<诗>的艺术特征上,它们的"<诗>论"都具有一致性.<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荀子>"<诗>论"的相似性、<荀子>与毛鲁韩三家<诗经>传授联系以及<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毛诗序>的相似性,则非常有力地印证并丰富了孔子--七十子--一七十子后学--苟孟--汉儒这一条先秦儒学经籍传授以及思想延续的主线.  相似文献   

5.
元明以来,《燕丹子》的成书时代问题一直众说纷纭,出现了六种不同意见,即:战国说,秦代说,秦汉之间说,两汉说,宋齐说,隋代说。本文在总结、概述和评议古今诸说的基础上,根据西汉初年流传的荆轲刺秦传说材料,对《燕丹子》的成书时代予以考论,认为《燕丹子》成书于秦汉之际,在内容上则为《史记.刺客列传》所本。  相似文献   

6.
《礼记·乐记》非作于西汉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对<礼记·乐记>的作者及成书问题争论较多,目前有一种说法是<乐记>成于西汉,各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汉书·艺文志>所记河间献王曾作<乐记>、桓谭引<乐记>有窦公见文帝事及应劭<风俗通>引<乐记>有武帝时丘仲制笛事.根据<汉纪>所录刘向语,<礼记·乐记>当是古文书,撰作年代应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焚书之前.  相似文献   

7.
<尔雅>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词典,最终成书时问不晚于西汉.因此,它所收录的词汇和解释可以作为我们了解西汉以前人们生产和生活状况的重要资料.其中<释器>部分主要是诠释古人所用器具的,尤其能够表现出古代社会生产力的状况.文章结合考古和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研究,从而对<尔雅·释器>所记录的古人农耕、辅鱼、打猎的生产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对辞典的功用有更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李广燕 《文教资料》2008,(31):64-65
<宋史>成书于元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宋史·河渠志>是继<史记·河渠书>和<汉书·沟洫志>之后,恢复了<河渠志>专篇,从而纠正了<后汉书>等史书不列有关水利专篇的缺陷,然此书虽署名脱脱等撰,实乃出于众人之手,且系用两年多的时间仓促成书,讹误颇多.本文拟就其中部分文字进行校勘,讨论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9.
班固作<汉书>,汉初部分多袭<史记>,因此<史记>与<汉书>重合的部分,成为研究<史记>版本、校勘、史实出入的好材料,并可能由此窥见<史记>原貌.本文仅就<史><汉>异文略作考辨.不当之处,尚祈指正.  相似文献   

10.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小说家著录作品15部,大体可以分为5类,即“说”“子”“术”“事”“言”。“说”类小说为《汉书·艺文志》著录小说之正格,其篇目数量也最多。而“子”类小说也是《汉书·艺文志》著录小说之主体,其作品数量占《汉志》著录的1/3。其中著录的《青史子》《师旷》《务成子》《宋子》《天乙》5部“子”类小说,也是研究汉代“子”类小说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